李 翔
大理學院附屬醫院,云南大理 671000
進展期胃癌,一般是指當胃部的腫瘤癌癥細胞擴散并且侵潤到患者胃部內壁或外壁的肌肉組織層或者漿膜組織層,這時,不管患者的腫瘤大小是多少,是否出現了轉移情況,在臨床上都被稱為進展期胃癌。一般將進展期胃癌分為四種類型,包括有:表淺型、腫塊型、潰瘍型以及侵潤型。當患者表現出不同類型的胃癌時,其胃部受到腫瘤的侵害程度也就不同[1]。本次分析的目的在于,分析進展期的胃癌在手術治療時對時機的選擇以及手術后的化療觀察效果。隨機選取從2010—2011年來該院接受進展期胃癌治療的患者中選出58例,對這些患者采取手術治療的方式,在手術過后再采取化療的方式輔助治療。在治療結束后對這些患者的手術效果、時機選擇以及化療的效果情況進行整理調查。結果表明在進行治療胃癌的手術時,時機的選擇對整個手術的很重要,只要正確掌握手術的時間以及方式,就可以有效地增加患者恢復的幾率,減小患者的痛苦,為患者的健康負責。
分析對象隨機從2010—2011年來該院接受進展期胃癌治療的患者中選出58例,其中男性患者有39例,女性患者有19例,平均年齡為47.82歲。患者出現腫瘤的位置包括有:胃竇部、胃體以及賁門胃底部三類。除此之外,患者的身高、體重、病情輕重、病程長短等方面的情況均沒有較大的差距,具有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要根據患者不同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手術方法,包括胃癌根治術以及胃癌擴大根治術。先對患者采取全身的麻醉方式,待麻藥生效后,選取患者腹部的正中央位置切口,打開患者的腹腔,檢查患者胃癌是否在體內出現轉移,對胃部附近的其它臟器進行檢查,包括:胰臟、肝臟、膽囊、脾臟以及各類腸道等。如遇到轉移情況則要對其進行及時的處理;如果沒有發現轉移的情況,在再根據患者胃部腫瘤的大小、擴散范圍以及腫瘤與周圍組織的基礎,采取切除處理。將胃部的右部血管切斷,十二指腸連接處切斷,賁門處切斷,將整個胃臟切除移除,在重新將消化道組建起來,將相關部位進行縫合,然后將患者的腹腔關閉,對外部切口進行縫合。
化療采取的是全程化療的方式,在患者接受化療前,要先為患者服用托烷司瓊止吐劑,在首日為患者滴注5-氟尿嘧啶400 mg/m2,這個治療藥持續兩周的時間,2 h/d。在2周過后就要為患者采用即草酸鉑85 mg/m2混合5%的葡萄糖溶液250 mL,進行滴注,2 h/d[2]。
手術治療采用的是術后隨訪的方式,在手術結束后五年對患者進行調查,調查患者的恢復情況以及病情的復發情況,并將患者的相關數據進行整理。而化療結果也采用隨訪調查的方式得出患者的療效情況,并將這些數據與以往沒有采取全程化療的患者的病例進行對比,將所對比的結果進行整理。最后,將兩類數據進行匯總,制成表格。
統計分析: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處理,計量資料采用百分數來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內比較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在經過數據的整理后,將所得的結果進行匯總,并將其制成如下表1,表2。

表1 患者不同部位手術效果對比表[n(%)]

表2 不同手術時機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表[n(%)]
在經過了手術治療后五年的隨訪中,調查顯示,恢復良好的患者有31例,癥狀減輕的患者有22例,而出現復發的有5例。而化療后一年的檢查情況看來,復發率小于25%,比以往沒有全程化療的患者復發率下降了30%左右,效果較為明顯。而且從上述的表格中可以看出,患者胃部不同部位出現腫瘤對于手術的結果影像不大,對患者的恢復率并沒有造成太大的干預。同時,在為患者選擇手術時機時可以看出,前期就進行手術的效果明顯要比后期好。
綜上所述,在對進展期胃癌實施手術時,發現得越早,治療得越早越,對于患者病情的恢復越有利,就可以最大程度的延長患者的生命。同時,在手術后可以利用全程化療的方式來輔助治療,其也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胃癌的復發率,減小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減輕患者的治療負擔[3]。
[1]王琦三,王海江,王靜東,等.進展期胃癌新輔助化療后再手術的臨床療效[J].中國癌癥雜志,2009,18(6):463-465.
[2]李棟梁.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方案的臨床對比分析[J].當代醫學,2010,16(30):52-53.
[3]張國偉,宋麗杰.進展期胃癌化療現狀與進展[J].臨床藥物治療雜志,2009,7(5):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