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麗,費素定,徐金梅
(寧波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浙江 寧波 315104)
有效的人際溝通是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1],要求護士不僅要有扎實的醫(yī)學護理理論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能,更要有較高的人文素養(yǎng)和人際溝通能力。目前,護生實習過程中對護患溝通認知欠缺,將豐富的人文知識及醫(yī)學知識相互融合、滲透、整合的能力有限,溝通技能不足[2-3]。護患溝通障礙可使護生的臨床實習積極性降低,沮喪、自信心受損,不利于護生臨床學習任務的順利完成[4]。護生溝通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動態(tài)的延續(xù)過程,如何提高護生對急重癥患者的溝通能力是護理教育者所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調查顯示,學校的基礎訓練是影響護生溝通能力的重要因素[5]。我們依據(jù)高仿真的情景模擬以及反思教學理論,總結出“護理情景模擬與反思”教學法,將其貫穿于急重癥護理課程教學過程中,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以本院2010級高職護理專業(yè)200名護生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個組,一班和二班共100人為實驗組,三班和四班共100人為對照組。年齡(20±1)歲,均為女性,入學條件、教學環(huán)境、師資、實習地點等均無顯著性差異。實驗班采用“護理情景模擬與反思”教學法,對照班沿用傳統(tǒng)的實驗教學方法。
1.2.1 確定急重癥護理學實訓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大綱 選擇創(chuàng)傷救護、院內CPR、有創(chuàng)血流動力學監(jiān)測、大手術后ICU患者監(jiān)護等內容,組織教師探討“護理情景模擬與反思”教學模式,確定授課模式(理論講授+情景模擬+討論+反思報告)及學時分配。
1.2.2 情景模擬(利用真人或者ECS模型)將護生分為若干組,每組4~5人,自己根據(jù)病例進行情景模擬練習,同時讓護生互換角色進行體驗。將護理操作中與患者及醫(yī)務工作者之間溝通的具體話語、動作、表情及方式等進行記錄,典型事例給予錄像。如:外傷救護場景中,一例腸外露伴前臂出血患者,護士為其默默地進行止血包扎,患者痛得一直“哎喲、哎喲”;面對這樣的場景,當護士告訴患者“先生請您先按一下這個傷口,我來給你包扎”時,患者說:“我都快不行了,哪能按得住?。靠炀让。 庇龅竭@樣的情況又該如何處理?
1.2.3 討論及書寫反思報告 帶教教師選出有代表性的溝通問題,小組根據(jù)情景模擬進行討論。先由護生自行糾正,指導教師給予引導和鼓勵;然后教師進行分析指導,找出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最佳的溝通方式建議。針對上述救護情景護生應討論如下問題:如果我在場救護,該如何與患者溝通?經(jīng)過討論和教師指導后認為,一要表明自己的身份,消除患者的疑慮,取得患者的配合,如告訴患者“我是醫(yī)務人員,請把小腿彎曲起來,這樣可以避免腸管繼續(xù)外露”;二要向患者解釋傷口在出血必須進行止血,腸外露要進行局部包扎保護;三要緩解患者緊張情緒,告訴患者“救護車馬上就來,傷口也處理好了,放松心情有利于急救”。對上述同樣的場景,最后要求每名護生根據(jù)自己的體驗和感受寫出反思報告。
1.2.4 反思及反饋 根據(jù)護生的反思報告,告訴護生學會用恰當?shù)恼Z言和行為進行溝通,將溝通的意識貫穿于各種操作當中。靈活運用學到的急救護理知識,設計各種不同的溝通場景來鍛煉自己的溝通能力,在將來的護理實踐中遇到類似的場景可以使用類似的解決方法。
向實驗組發(fā)放100份自制問卷,調查護理情景模擬與反思教學法的溝通效果。實驗組和對照組共發(fā)放200份自制量表調查護生的溝通能力,溝通自我評價量表是參照護理教育學者沈寧、楊芳宇[6]等研制的,用來評價護生的臨床溝通行為表現(xiàn)。共28個項目,包括建立和諧關系、傾聽、確認患者問題、共同參與、傳遞有效信息以及驗證感受。每個項目采用Likert5級評分法:l為很差,2為較差,3為一般,4為較好,5為很好。量表的內部一致性系數(shù)為0.926。本次問卷和量表的有效回收率均為100%,采用SPSS17.0軟件對結果進行t檢驗并作一般統(tǒng)計描述。

表1 護理情景模擬與反思教學法溝通效果[n(%),人]
表2 實驗組和對照組教學前后溝通能力比較(±s,分)

表2 實驗組和對照組教學前后溝通能力比較(±s,分)
注:*兩組教學后比較,t=4.147,P<0.01;△實驗組教學前后比較,t=2.158,P<0.05
Likert評分組別 人數(shù) 教學前 教學后實驗組 100 82.50±7.75 86.20±7.19*△對照組 100 81.96±6.31 84.70±6.47
該教學方法集實踐性、直觀性、啟示性于一體,寓教于情、寓教于景、寓教于樂,并將人文關懷滲入到真實的急重癥護理情景當中去。相比于傳統(tǒng)教學方法,情景模擬與反思教學法極大地激發(fā)了護生學習的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角色互換使他們從心底里體會到患者對溝通的渴望,提高了護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討論反思,使護生充分認識到有效的人際溝通對急重癥患者護理的重要性。92%的護生非常喜歡這種教學方法,并且希望教師增加相應的情景模擬課程,可以得到更多的溝通能力鍛煉。
許多護生體會到與急重癥患者真正達到有效溝通并不容易,在面對急重癥患者時會產(chǎn)生緊張感和緊迫感,多數(shù)護生一言不發(fā)。護理情景模擬與反思教學法使護生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當中,將自己已有的護患溝通知識和技能與現(xiàn)有的情景聯(lián)系起來,主動建立護士角色,逐漸克服緊張心理并且得到語言交流和溝通技巧的鍛煉;在討論、分析時側重討論護生的儀表、儀態(tài)的表現(xiàn)、非語言技巧的應用以及綜合應用急重癥護理知識的能力、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靈活應變的能力等;每個人反思自己溝通中存在的心理、知識和技巧問題。80%以上護生認為反思之后通過進一步學習和進一步的情景模擬訓練,應急狀態(tài)下的溝通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其與急重癥患者的非語言溝通能力等都有了很大提高。
反思是促進教師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方法[7]。授課教師就是學生的榜樣,教師必須具有精湛的教學及護理業(yè)務水平、豐富的人文知識、嫻熟的溝通技能。教師在情景模擬過程當中應針對護生出現(xiàn)的溝通問題有意識、有目的地加以引導和指導。如某護生給患者實施心電監(jiān)護時,操作完畢轉身就走。教師就要提出“如果我是患者,那么我的生命體征是否正常?下一步的治療措施是什么?”護生會進一步嘗試給患者講明病情、注意事項以及后續(xù)治療,讓患者放心接受治療。除此之外,在情景模擬之后要保證護生有足夠的反思討論時間,教師要盡量創(chuàng)造一種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鼓勵護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對護生的反思報告要及時反饋,對于遇到的困惑要給予指導,對于好的方面要多加鼓勵。只有不斷地總結反思及再實踐,溝通交流的過程才能夠盡善盡美。同時,對于護生的進步要充分肯定,激發(fā)護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有效地培養(yǎng)護生對急重癥患者的溝通能力。
急重癥患者病情復雜危重、瞬息萬變,患者往往因緊張、焦慮、恐懼而加劇病情,或因消極、厭世、激怒情緒而影響治療措施的實施,更需要護士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在校護生的培養(yǎng)是護理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護理情景模擬與反思教學法把護生情景模擬中的溝通細節(jié)記錄下來,通過討論反思引導護生如何對急重癥患者進行有效護患溝通,我們認為這種教學方法讓護生積極學習專業(yè)知識,促使其理論聯(lián)系實際,掌握一些溝通方法和技巧,有效提高溝通能力,對未來的急重癥護理實習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1]李小妹.護理學導論[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
[2]張艷艷.對在校護生進行臨床溝通能力培養(yǎng)的做法與體會[J].當代護理,2007(3):103-104.
[3]劉紹芳,張春梅,陳海燕.急診科實習護生護患溝通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J].護理學報,2010,17(22):23-25.
[4]唐薇,胡丹.實習護生護患溝通障礙的分析及對策[J].護理研究,2009,23(10):2805-2806.
[5]賈啟艾.提高護生人際溝通素養(yǎng)的策略[J].護理研究,2007,17(11):1290.
[6]楊芳宇.護生臨床溝通能力測量表的初步研制[D].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7]石國鳳,高國群,劉瓊,等.反思教學法在《基礎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與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20):1878-1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