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忠堂
摘 要:在一個班級中,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水平不盡相同,這就給教師教學帶來許多不便的地方。教學中,多數教師重視優生,忽視中等生,歧視學困生,這就會導致學生養成一些不良的學習習慣,其實這樣不僅不利于提高班級整體的水平,反而還會起到消極的作用。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學生學習成績,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甚至是影響其一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關鍵詞:質疑;習慣;檢查
一、大膽質疑、發問的習慣
面對學生平時不敢問、不善于問的缺陷,教師要對他們多一點鼓勵,少一點批評,要想方設法引導他們,幫助他們循序漸進。這類學生大多數屬于學習中等水平者,他們在學習上依賴思想嚴重,沒有獨立思考、勇于創新的意識和主張,遇到問題便等老師的答案。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應首先設法調動學習的積極性,然后再想方轉變他們的觀念,可采取以下方法:(1)多與學生溝通,交談時態度和藹,了解他們的學習狀況和心理狀況。(2)給他們足夠的時間來調整自己,不要急于求成。(3)創造和諧的學習環境,可以在學生中營造互幫互助的良好氛圍,讓他們先在小集體中鍛煉膽量,逐漸達到目標。(4)及時表揚、肯定。這樣可以提高他們的自信,增強勇氣,從而使他們敢問、敢說、敢辯。
二、背誦的習慣
我們不贊成死記硬背,但背誦在學生積累知識方面也是不容忽視的。背誦不只是機械的死板記憶,還可以根據不同的要求有理解記憶和熟悉等,把學過的必須掌握的公式、數據通過自己喜歡的方式存儲起來,以備使用。
三、仔細審題、解答的習慣
讀題時要不添字、漏字,逐字逐句地讀,能夠在關鍵處反復讀、想。數學題中往往會因為一字之差而改變題意,如果學生不仔細去讀、理解,很容易導致簡單的題解答出現錯誤。另外,還可以教給學生勾畫重點的習慣。
四、檢查的習慣
檢查也是學習的一個重要的環節。教師要根據不同的學生,不同的題型,教給他們不同的檢查的方法,讓他們認識到檢查的重要性,讓他們重視檢查,自覺地把檢查當成是一種學習任務來認真完成。
五、善于總結的習慣
學習是一項挑戰,成功有經驗,失敗也是有原因的。學生在學習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教師在鼓勵和表揚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引導他們總結經驗,再創佳績;學生失敗時,教師也不能一味地批評,更要教會他們或幫助他們查找原因,總結教訓,從頭再來。要讓學生明白這樣一個道理:“犯錯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重復地犯同樣的錯誤。”
參考文獻:
徐軍萍.愛是班主任工作的靈魂[J].教育革新,2012(6).
(作者單位 陜西省略陽縣樂素河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