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思悟
國家《體育與健康》課標研制組汪曉贊博士指出:“正確的評價可以培養人才、造就人才,錯誤的評價則可能扼殺人才、埋沒人才。”由此可見,評價體系的改革在新課程改革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而自評是小學生進行自我感知和認識的重要途徑,因此,在小學體育課程中,充分培養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能很好地促進學生的自我發展。那么,我們該如何在體育課程中培養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呢?這是體育教師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
一、以“師評”為“引”,樹“自評”之“標”
體育課堂教學評價大致可以包含教師評價、小組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同伴互評等方式,其目的就是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與表現以及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判斷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水平、個性、興趣愛好的平臺,鼓勵和提高學生的進步與發展,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自我認識、自我教育、自我創新、自我發展的能力。而教師評價無疑是學生自評的一個“藥引”,是學生評價取向的標桿,因此,教師應該注意對學生每一個評價的科學性、正確性、藝術性、鼓勵性。
二、以“小組互評”為“鏡”,學會從別人的眼中發現自己
俗話說:“別人的眼是最好的鏡。”自己的臉花,只有別人看得最清楚。因此,學生的小組內互評,能很好地起到評價的啟示作用。學生自評并不是與師評、互評、小組評相孤立的。學生自我評價是課堂教學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自我評價主要從課堂教學實踐中讓學生自己了解自己的運動技能、學習態度、情意表現與合作精神等方面的程度和學習水平,評價自己的成功和不足之處,為今后更好地學習奠定基礎。
三、以評價檔案為“輔”,鋪學生成長之“路”
建立學生成長檔案,已經不是新鮮事,但還很少有人單獨為學生的體育評價建立一個評價檔案。其實,這一方法完全可以推廣到很多方面。所以,如果能建立一個過程性的評價檔案,不但可以在平時成績的訓練中激勵學生,還能為學生的成長提供一個可靠的軌跡,對學生的自我認識能起到很好地推動作用。主要是轉變體育的教學觀念,強調評價的反饋和激勵功能,系統地收集課程設計、課程組織實施的信息,依據一定的標準和方法進行價值判斷的活動。
“評價是撬動學生發展的無形杠桿”,而自評是這個無形杠桿中最重要的一環。培養學生正確良好的自評習慣和自評能力,能讓學生自我了解成功和不足,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水平、個性、興趣的平臺。而培養學生自評能力的途徑與方法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還需要我們在以后的教學中一起共同研究探索。
(作者單位 重慶市渝北區第三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