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付來
摘 要:創新教育就是以培養人們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只要有一點新觀念、新設計、新意圖、新做法、新方法,就可以稱得上創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創新精神是每個教師都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
關鍵詞:創新教育;能力;思維;精神
一、營造新型師生關系,培養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的培養,源于平時的教學過程,而課堂教學中的師生關系,在其中又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課堂上要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師生關系。優化教學過程,摒棄課堂上僅以老師講、學生聽的“填鴨式”教學。教師“一講到底”似乎最省力,結果阻礙了學生聰明才智的發展,扼殺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我們必須構建一種有助于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培養的師生關系及課堂環境,在課堂上創造一種尊重學生的觀點、形成鼓勵學生提問、概括、假設和陳述的課堂氛圍;高度評價和鼓勵學生的積極參與,建立學生之間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關系,這樣師生間的討論才可能互相詰難答疑,互相啟發補充,依靠師生的智慧迸發出創造的火花。
二、創造條件,培養創造性思維
給學生創造條件,充分發揮智力因素的作用。諸如注意、觀察、記憶、思考、想象等。有人比喻說,在智力結構中,觀察力是窗戶、記憶力是倉庫、思維力是心臟、想象力是翅膀。教師要為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創造條件、創設環境,給予學生觀察的環境,給予學生思考的余地,給予學生發問的機會,給予學生表達的場所,從而接受各種各樣的信息,學生才能發現新問題,形成新思維,從而有所發現、有所創造。如在二百多年前,法國有位名叫利奈克斯的青年,看到公園里一群孩子在做游戲,一個孩子在蹺蹺板的一頭用釘子敲打,另一端的孩子把耳朵貼在蹺蹺板的一頭傾聽,他深受啟發,從而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聽診器。
三、加強基礎知識教學,促進創新能力的發展
基礎知識是創新能力的基礎和前提,創新是基礎知識的升華。教師要引導學生把物理學中的基本概念、公式、原理、定律等靈活地學懂、學深、學透,并且還強調通過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思維活動,深刻理解,牢固掌握,從而促進創新能力的發展。任何忽略基礎知識的創造和創新皆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所以,教學中一定要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的教學。教學中知識的傳授和智能的培養是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的關系。
四、利用實驗,培養創新精神
物理實驗為培養創新精神提供了最佳環境,尤其是開發一些生活實際的應用型實驗,可使學生親身感受到物理實驗的實用價值,能強烈激發學生的創造動機。例如:在學習了“大氣壓”一節后,我引導學生利用燒瓶、導管、橡皮塞、水槽、輸液管和注射器等器材,自制成了噴泉實驗,學生看到自制的噴泉源源不斷地噴涌時,高興得拍起手來,效果就非常好。這樣的設計既具有直觀性又具有啟發性,既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記憶,又培養了學生的精神,真可謂一舉數得。
在物理課堂教學中進行創新教育,培養創新人才是一項持續而艱巨的工作,有待于我們廣大物理教師在理論和實踐中探索和研究,只要我們努力探索,勇于革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一定能不斷走向成功。
(作者單位 河南省鄢陵縣馬坊鄉第一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