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華英
(韶關市技師學院 農牧系,廣東 韶關512023)
為了追求高產奶量,現在的奶牛飼養喂給很多的精料飼,卻相應缺少了應有的青粗飼料.這樣的喂養方法,雖然能使奶牛維持較高的產奶量水平,但也會引起奶牛產生許多消化系統代謝疾病,使壽命大大縮短,許多高產奶牛被迫過早淘汰或死亡,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高產奶牛每天所食的青粗飼料不足時,就會改變奶牛的消化系統環境,降低胃液中的pH值.這樣的消化系統環境還會促使很多的革蘭氏陰性細菌死掉,細菌腐爛后會分解產生內毒素,奶牛機體吸收后可引起血液中的內毒素增加許多,進而出現內毒素血癥.內毒素血癥嚴重的奶牛,就會很快死去.研究證明,健康牛臨床血漿中,內毒素的含量都不高[1-2].靜脈注入微量內毒素可使奶牛發生典型的蹄葉炎、皮下注射微量組織胺可引起奶牛血漿內毒素增高并導致蹄葉炎等,說明奶牛的許多疾病都與內毒素有關.奶牛群中較為常見的疾病如蹄底潰瘍、消化不良、皺胃變位、乳房炎、子宮炎等,雖然各自發生原因不盡相同,但都同奶牛瘤胃異常發酵產生的內毒素密切相關[3].本試驗檢測并比較了高產奶牛和低產奶牛血漿內毒素的含量,為進一步制定合理飼喂奶牛的措施提供參考.
在同一奶牛場經產奶牛中,按年齡、胎次相同或相似的原則,隨機挑選臨床健康、無疾病的北京黑白花奶牛10頭,按產奶量高低不同,分為高產組和低產組.
鱟試驗,劑型:凍干品;規格:0.1 mL/支;靈敏度:0.25 Eu/mL;批號:20030306,廣東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海洋生物制品廠生產.
內毒素,劑型:凍干品;規格:10 Eu/mL;批號:20021206,廣東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海洋生物制品廠生產.細菌內毒素檢查用水,規格:10×10 mL/盒;批號:2003-3,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生產.
DHP-9802型恒溫箱,上海益恒科技有限公司生產;LD5-10型離心機,北京醫用離心機廠生產.
在上午9時左右,分別從對照組和試驗組中的每頭奶牛進行頸靜脈采血10 mL,獲得肝素抗凝血.取抗凝血8 mL,于2 000 r/min離心10 min,制取血漿.然后,用微量鱟試驗法[4]測定兩組奶牛血漿內毒素含量.
由表1可見,高產組血漿內毒素水平明顯高于低產組.經統計學分析表明,高產組血漿內毒素(0.78±0.40)極顯著高于低產組血漿內毒素(0.053±0.021)(P<0.01);說明高產奶牛更易發生內毒素血癥,并誘發其他疾病.

表1 高產奶牛與低產奶牛血漿內毒素含量差異比較
內毒素屬于一種多糖-類脂-多肽復合物,由革蘭式陰性細菌在其生命活動過程中而產生,與微生物細胞有密切聯系.這種脂-多肽復合物,是在細菌細胞死亡、自溶或人為地破壞其細胞后而產生.為了得到更多的牛奶產量,現在的奶牛養殖業往往給奶牛喂食大量的精飼料,減少了應有的青粗飼料,這樣就會引起奶牛瘤胃酸過多而中毒(主要是慢性酸性中毒),進而引起革蘭式陰性細菌大量死亡崩解,并在死爛細菌細胞中產生很多內毒素,使奶牛瘤胃液和血液中的內毒素含量升高.當內毒素進入奶牛血液達較多時,有可能引起發熱、顆粒細胞增多、血管舒縮機能紊亂,繼而出現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微循環障礙、組織缺氧,還會誘發各種疾病的發生,嚴重的奶牛甚至引起休克死亡[2,5].
高產奶牛因為精料采食過大,常引起瘤胃異常發酵,產生大量內毒素,引起瘤胃液和血液中內毒素含量升高.本試驗在對10頭健康牛血液內毒素含量的測定結果表明,高產奶量牛血液內毒素水平明顯高于低產奶量牛.其中高產組血漿內毒素為0.78±0.40 EU/mL,比低產組(0.053±0.021 EU/mL)高了0.727(0.78-0.053)EU/mL,兩者比較,差異極顯著(P<0.01).瘤胃液和血液中內毒素含量升高后,可誘發消化不良、皺胃變位、乳房炎、子宮炎、蹄底潰瘍等疾病,而這些疾病正是當前奶牛生產中常見的疾病,使許多高產奶牛被迫過早淘汰或死亡,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至今還沒有抗內毒素的特效藥物[6].如何使高產奶牛既保持高產奶量,又不因過食精料而引起瘤胃異常發酵,是當前奶牛生產中急需解決的難題.有人嘗試用“瘤胃緩沖劑”[7]和酵母及其培養物[8]添加到奶牛日糧中,發現可使奶牛血漿內毒素含量下降.筆者認為,調控瘤胃發酵,刺激瘤胃纖維分解菌、乳酸利用菌等有益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和生長,可以有效降低乳酸在瘤胃內蓄積,使瘤胃pH值穩定在正常水平,這是預防高產奶牛內毒素產生過多的關鍵,也是急需研究解決的重大課題.
[1] 齊長明,王清蘭,鐘友剛.二磷酸組織胺對奶牛血漿內毒素含量的影響[J].中國獸醫雜志,2000,26(2):11-13.
[2] 羅安智,齊長明,陳華林,等.酵母培養物益康“XP”對奶牛血漿內毒素含量及 DHI指標影響的研究[J].中國奶牛,2005(2):12-14.
[3] 齊長明,陳家璞.常見奶牛踢病的防治[J].中國獸醫雜志,1999,25(7):18-19.
[4] 田泉生.一種快速的細菌學檢驗新技術——鱟試驗的應用[J].中國獸醫雜志,1996,12(6):46-49.
[5] 王書恩,靳廣義,惠參君.應用鱟試驗檢測黃牛過食精料病內毒素血癥的實驗研究[J].中國獸醫雜志,1988,14(2):24-26.
[6] 張志根.外科疾患與內毒素血癥研究近況[J].浙江醫科大學學報,1994,23(1):45-48.
[7] 陸天水,陳杰,湯艾菲,等.利用瘤胃緩沖劑調控奶牛血漿組胺內毒素水平與提高產奶性能的研究[J].中國奶牛,1992(6):45-48.
[8] 王麗娟,孫滿吉.飼料酵母及其培養物的作用機制研究進展[J].中國飼料,2000(18):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