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維霞 敖小紅
【摘要】城鎮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經之路,現代物流作為當今經濟發展的助推器,作為社會生產生活有序運作的保障,在城鎮化建設中同樣起著重要的作用,城鎮化建設必須依托有效的物流體系運作。【關鍵詞】城鎮化;物流;昆明文章編號:ISSN1006—656X(2013)06?-00029-01一、昆明城鎮化現狀城鎮化是指農村人口不斷向城鎮轉移,二、三產業不斷向城鎮聚集的過程也是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伴隨著昆明市的經濟發展及對城鎮化建設的不斷推進,昆明市城鎮化水平得到提升,十一五期間全市城鎮化率達到64%,昆明市十二五規劃中提出,要加快推進城鎮化建設,到2015年,全市城鎮化率達到70%以上。(一)總體經濟概況經濟發展水平與城鎮化發展息息相關,強大的經濟實力是城鎮化建設的有力后盾,產業結構等經濟因素影響著人口結構、人口分布、城鎮化體系的建設,另外,合理的城鎮化可以推動經濟的發展。所以經濟指標成為衡量城鎮化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2011年昆明市實現生產總值2509.58億元,居全國省會城市17位,人均生產總值為38831元,與沿海城市相比差距較大。2007年至2011年間生產總值呈現逐年增長的發展情況,年均增長率為15.2%,略低于國家年均增長率15.5%。因此,作為云南省省會城市的昆明市總體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從發達國家(地區)的產業經濟史可以發現產業結構的演進有明顯的規律可循,是一個從低級向高級遞進的過程。隨著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提高,第一產業比重逐漸縮小;第二產業比重在工業化初期趨于上升,工業化任務完成后,則趨向穩定,到經濟走入工業化后,則呈現緩慢下降的趨勢;第三產業比重逐漸增加,最終超過第一、二產業成為規模最大的產業。2011年,昆明市三次產業占生產總值比重分別為5.3%、46.3%、48.4%,產業結構需要進一步合理化。(二)城鎮化水平概況昆明市2011年常住人口為648.64萬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309人,其中城鎮人口為428.10萬人,城鎮化率為65.9%,2010年城鎮化率為64.0%,略有增長。縱觀各國城市化發展史,城鎮化發展過程具有一定的規律,從人口數據來看,昆明市城鎮化步入基本實現階段。2011年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扣除價格因素,比去年實際增長11.0%,城鎮居民人居消費性支出為14106元,農村居民人均收入6985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3.3%,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差距較大,不利于城鎮化水平的推進。二、城鎮化建設中物流的重要性城鎮化并不是簡單的將農村人口轉移到城市,它涉及人口、地理、經濟、社會等多個方面的問題,必須統籌規劃和實施,才能確保城鎮化進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現代物流作為當今經濟發展的助推器,作為社會生產生活有序運作的保障,在城鎮化建設中同樣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城鎮化建設必須依托有效的物流體系進行。近年來,隨著物流在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生產中的作用日益凸顯,政府、企業非常重視物流業,昆明市制定了《 昆明市“ 十二五” 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明確了“ 十二五” 期間,把昆明打造成為國際物流供應鏈體系的重要節點,建設成為國際陸港作為現代物流業發展的總體目標。2012年云南省社會物流總額達1.3萬億元,其中昆明市貢獻巨大,隨著橋頭堡規劃的實施和推進,打造區域物流產業中心的步伐在加快,物流業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黃金發展期。另一方面昆明市物流業劣勢明顯,表現為基礎設備設施落后,物流行業整體實力較弱,缺乏具有現代物流特征的有競爭力的大企業,行業整體處于初級運作模式,缺少專業物流人才。所以,昆明市物流業亟待合理有效的建設和整體升級。在這一過程中,針對城市物流的建設要考慮并配合昆明市城鎮化的發展需求。三、城鎮化建設必須依托有效的物流體系伴隨著城鎮化的推進,城鎮成為現代物流的匯聚地。無論是城鎮建設初期還是后續的使用和完善,都離不開物流體系的有效運作。(一)建立適合城鎮化發展要求的物流規劃城鎮化的發展需要有效合理的規劃、實施和管理,物流體系的規劃要與城鎮化發展相匹配,城鎮物流建設規劃必須與城鎮的經濟發展相適應,必須與城鎮的產業結構和布局相匹配,在充分利用現有的交通網絡和設施設備的基礎上構建物流基礎設施,構建以物流線路和物流節點構成的物流網絡,同時要考慮到城鎮未來發展的可能性,在對物流量科學預測的基礎上,對物流體系的建設留有相應的可擴展性和可升級性,以充分適應城鎮未來發展的需要,保障高效運作的物流滿足生產生活的節奏,而不是讓“堵”住的物流制約城鎮化的進程。(二)建立城鎮化建設重點相適應的物流體系城鎮化的發展可以分為多種類型,不同類型的城鎮化建設要有相適應的物流體系與之相輔相成。(1)省會中心城市帶動型。城鎮的概念將大、中、小型城市和小城鎮都涵蓋在其中,一般來說,城市是商品集散和加工的中心,而且物流設施和基礎建設齊全,流通人力資本高,消費集中而且需求量大,交通與信息發達,城市與周圍地區存在不對稱性,在這種非對稱結構中城市扮演著“中心地”或“增長極”的作用。通常在以省會中心城市帶動發展的城鎮化,主要以空間地理優勢及交通的便利優勢,成為依托省會中心城市經濟各方面的發展帶動城鎮化發展。針對這一類的城鎮化發展必須以商貿物流為主體。(2)產業帶動型。云南被稱為“有色金屬王國”,而昆明大氣環境、水環境、土壤環境、山體環境、生物環境五大環境條件優越,磷、鹽等礦產資源豐富,磷礦蘊藏量約46億噸,昆陽磷礦為全國三大磷礦之一,鹽礦約138億噸,居全國內陸鹽礦第2位。依托豐富的資源形成產業并發展城鎮化是一種主要的類型,例如,昆明市將把西山區建設成為重點發展現代物流、磷化工、光機電一體化產業的地區;安寧市著力推進草鋪工業園區、大桃花鐵路物流園區,重點發展石化、鋼鐵、磷鹽深加工等產業。針對這一類的城鎮化發展必須以工業物流、產業物流為主體。(3)大企業帶動型。昆明不乏一些大型企業,如昆明煙草、昆明船舶、昆鋼等,這類的大企業往往會帶動城鎮化的發展,要配備為企業量身定制的個性化物流服務為發展主體。(三)體現信息化、以人為本的要求信息化成為當代科技革命的使然,城鎮化發展中涵蓋信息化的建設,信息化本身就是現代物流的特征之一,因此在推進城鎮化建設的物流體系建設過程中可以綜合考量兩者的需要,共同建設信息體系。另外,城鎮化過程的核心是農民市民化的過程,在轉化過程中,思想觀念、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發生新的變化,這就要求物流體系的建設必須體現以人為本的要求,發展綠色、低污染和高服務品質的物流。參考文獻:[1] 夏緒梅.陜西產業結構演變分析[J].統計與信息論壇,2004,(5).[2] 陳才.區域經濟地理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3] 中國昆明網:昆明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 http://www.km.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