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發文要求信托公司“至少每半年排查一次”,首次排查結果7月5日前上報
上海市各信托公司將對旗下信托項目進行全面風險排查
記者12日獲悉,上海銀監局本周下發了一份《關于2013年進一步加強信托公司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轄區內各信托公司建立信托項目定期風險排查制度,并要求在7月5日之前將首次排查結果報告上海銀監局。
“此次《通知》出臺主要是因為前不久銀監會剛剛召開了非銀金融機構監管工作會議,因此需要做出相應監管安排。”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上述知情人士又說,由于近兩年信托產品發展可以用飛速發展來形容,而近期部分房地產信托產品又爆發風險,因此監管層對于風險格外重視,所以就迅速地發了《通知》,要求各公司認真排查風險。
記者注意到,雖然此次《通知》中不少都是既有規定,但由于此前部分機構并未真正執行,所以像“各公司要配備合規總監”等條文還是引起了業內關注。此外,像“至少每半年排查一次風險”等如此細致的表述則是第一次,足見監管層對風險的關注。
“建風控長效機制”
據一位信托業人士透露,此次上海銀監會發布的《通知》第一條為要求各信托公司建立信托項目風險管理長效機制。
其中比較新的一個點是:監管層要求信托公司建立信托項目定期風險排查制度,并對該制度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規定:“至少每半年對所有信托項目進行一次排查,內容包括:項目總體風險狀況、實際運行情況、主要風控措施、交易對手風險狀況、第一還款來源、抵質押物狀況、項目風險判斷等”。
一些信托業人士表示,雖然各個公司對旗下信托項目都有定期的風險管理檢查,但從監管層角度,在時間、內容等方面如此詳細的規定還是第一次。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上海銀監局不僅要求各信托公司在7月5日前將首次排查結果報告上海銀監局,還要求各公司將風險排查結果報告公司董事會。一位業內專家分析,將風險排查結果報告公司董事會,是監管層考慮到信托項目風險管理不能僅僅局限于管理層,強調了信托公司董事會在信托風險管理方面的職能和責任。
除了定期風險排查,《通知》還要求信托公司建立信托業務風險持續監測制度,并建立年內到期清算信托計劃的臺賬,在到期三個月之前安排清算事宜。信托公司應根據檢測情況于每月后5個工作日內將己暴露風險項目處置情況表報送上海銀監局。
據上海一位信托人士介紹,“目前就是按照這種流程來的。信托項目到期三個月之前,一般就進入清算程序。若出現風險狀況,我們會定期將處置情況上報監管層?!?/p>
此外,上海銀監局還要求信托公司建立針對各類信托項目的風險處置程序、人員安排、補救措施等風險處置預案,明確專業化的風險處置人員、職責分工、報告線路;信托公司對于發生風險的項目應遵循權責對等、責任明確、逐級追究的原則,對項目負責人、合規風控人員和分管高管等責任人員進行問責,并將問責情況及時報告上海銀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