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陽市地稅局雁峰分局副局長張湘東被人稱為“神童”。身為“80后”的他,14歲參加工作,30歲前便歷任了衡陽市地稅局幾個分局的副局長。他出生在局長之家,父親、岳父都在地稅系統當過局長。
“官二代”一般有這么個特點:上一輩有人當官;他自己也當官了。關鍵的一點是,他當官當得太年輕了、太不正常了。有記者想采訪張湘東,衡陽市地稅局一名相關負責人發來信息告誡,稱“由于張湘東愛人無法調入長沙造成兩地分居且在長沙又無法安排職務,無奈調回到衡陽任原職。這本已讓他父子倆在長沙和衡陽顏面掃盡,尊嚴盡喪。請不要再在人家傷口上灑鹽了。他是耒陽人脾氣暴躁,我一再告誡他不可做出格之事。望老弟三思”。
這一段話,耐人尋味,發人深省。它告訴我們,“官二代”的尊嚴在哪里,人家在乎的究竟是什么。不像“窮二代”那樣,找不到工作就人生受挫了,就失去尊嚴了,擱“官二代”那兒,根本不是個事兒。找工作容易,拿個一官半職一路超常規升遷也容易,但是到省會城市安排個領導職務遇到難處了,這才顏面盡失、尊嚴盡喪了。衡陽市地稅局雁峰分局一位知情人透露:“地稅系統就好像他家的廁所一樣,來去自由,他想調走就調走,想調回來就調回來!”張湘東調入長沙工作后,因其妻子劉某無法調入長沙,而張湘東又未被安排領導職務,所以調職幾個月后又重新調回原單位任原職。這樣來去自如的瀟灑勁,怎么能說是傷口啊。
當世襲成為慣例甚至基因時,當官場成為自家的后院時,當不能“安排”領導職務成為傷口時,我們可以理解,“官二代”的脾氣難免會暴躁起來,難免會做些出格的事,他的存在就已經是一種出格,再出點格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反正會有人護著,實在護不住了,先把官辭了去舔一下傷口,“官二代”的傷口,痊愈起來應該也蠻快的吧?
(摘自《錢江晚報》 本文作者:董碧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