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 放
編者按:現代物流是現代服務的主要內容之一,具有跨部門、多行業、專業領域覆蓋面廣的特點。提高物流系統中供應鏈各環節的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引起了國內外、業內外各方人士的普遍關注。本文撰稿人劉放先生,多年從事商業流通科技研究,是國家級重大基礎研究課題“物流配送標準體系及關鍵標準研究”項目負責人之一。本文是作者根據該項目研究成果濃縮而成。本刊從2013年第2期開始分數次在《前沿導向》欄目連載,本文是連載之六。
具有現代化物流系統機制的發達市場經濟國家和地區實施的物流配送、補貨流程則是供應商和銷售商建立伙伴關系,銷售商運用條碼技術和信息管理系統實時記錄自己的庫存和銷售信息數據,并通過EDI報文實時傳遞給供應商,供應商根據銷售商的庫存信息和銷售數據及時決定向銷售商的補貨數量,主動補貨。這就可以降低整個供應鏈的物流成本,保證了市場供求關系的平衡,在提高供應鏈效率的同時降低了市場供應的波動性。
我國供應商和銷售商補貨和物流現代化,是以一套供應鏈各企業有一套切實可行的信息化的流程規范為前提的。規范的主要內容包括:配送補貨系統的實施流程,含項目實施前的評估,貿易伙伴和產品品類的選擇,實施目標的建立、項目團隊的組成、評價指標的建立、新的作業流程建立、產品和位置數據庫建立、預測和定單生成模型建立、EDI報文應用、項目運行的評價指標等。
通過式配送是現代物流配送的一種新的配送系統,是指配送中心對于接收到的貨物不儲存,而是馬上配送給銷售商。通過消除放置、儲存和取貨作業,極大降低分銷成本。
通過式配送的特點是交貨周期很短,是使商品入庫和送貨同步進行,要求入庫和出庫的各活動高度統一,以小批量的頻繁交貨取代供應商不經常的大批量交貨,主要為減少,甚至消除銷售商配送中心的庫存,提高物流效率。
通過式配送能極大地提高物流配送效率,但如果各物流節點上的數據庫和信息平臺不完善,會嚴重影響通過式配送系統的實施,因此,必須制訂、完善并統一執行配送補貨流程實施規范及其相關系統。(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