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晶 哈爾濱石油化工實業有限公司
會計核算中心是以集中資金作為管理的基礎,以統一核算作為管理手段,以加強財政資金收支管理作為目標的一種創新型財政制度管理模式。這種模式的創立對于國家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對于國家的財政資金理財能力,對于企業提高會計工作效率,對于規范絕大多數企業的會計行為,對于加強國家對于企業會計監督,對于國家廉政建設等許多方面而言都是功不可沒的。會計核算中心的監督作用也有效地刺激了企業的內部會計監督作用。很多企業在此基礎上加強了企業的內控、內審等管理制度,賦予了會計以傳統會計之上的更多的管理職能。使會計不僅起到事后核算、事后報表等最原始的功能,而且起到了事前預算、事中審批、事中即時管理、事后核算等越來越多的管理職能。會計的這些職能的發揮也對社會生產力起到了極好的促進作用。對于行政事業單位全面推行會計集中核算制度,可以說是我國財政、會計管理體制上的重大的突破,一方面加強的財政資金管理、使用效率,一方面也加強對企業的外部監控與內部監督。既是財政支出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又符合國家的財政改革的基本方略。也為各級企事業單位廉潔、公開、務實、高效的經濟業務處理能力與管理事務的處理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會計集中核算在我國已經有推行了十幾年的歷史,不再算是一項新生事物了,但是會計集中核算制度在我國財政改革中所取得的成效還是十分顯著的。尤其是在會計監督方面取得的成績更是有目共睹。在會計集中核算體系的實踐過程中,服務管理與監督是會計集中核算的生命線,會計工作人員應在會計實踐工作中對會計工作質量與會計的服務企業的效率方面再下一翻功夫。會計集中核算在我國目前的應用過程中還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核算與財產物資管理相脫節
會計的集中核算與財產物資管理的非集中管理脫節,致使各企業單位出現了新的腐敗現象,即領導者隨意處置財產物資。由于會計核算走向集中化,但是各企業業單位的財產物資等的處置權任遺留在各企事業單位,這就造成了財產物資的處置與會計核算的完全剝離,這也就產生了集中核算與非集中管理的問題。這種情況就給由于會計集中核算而無法貪腐的領導者們一個空子可鉆,他們的貪腐的黑手就會向企事業單位的財產物資靠近。
2.無法滿足現代化科學發展需求
傳統的核算體系和物資管理措施逐步無法滿足現階段社會發展要求,造成了嚴重的脫節現象產生。在現階段的集中核算體系中,將記賬、算賬和報賬等工作都進行了幾種處理,而對相應的實物、資產和合同等概念在經濟事項的反應中卻未曾集中處理,這就造成了會計管理制度無法合理的實現,使得在管理之中存在著嚴重的缺陷與隱患,市場會出現沒有數量和單價的計量措施和方式。
3.核算人員少、工作量大
為了避免企業單位出現腐敗現象,企業財務核算開始走向集中化。通過建立會計集中核算中心來嚴格控制與精確核算企業單位具體的財政支出與收入情況,這項制度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確實對企業單位人員貪污等腐敗現象起到了良好的控制欲杜絕作用,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核算體系在具體的應用中還是避免不了一些負面問題的出現。在地區建立會計集中核算中心以后,該地區范圍內所有的企業單位的財務核算情況都是由其地區政府的財政部門同意開設賬戶進行集中核算、集中處理企業單位各項資金的周轉與支付工作,企業內部也不再配備單純的會計人員,而只配備報賬員,當企業需要資金周轉時,該報賬員便自行到核算中心進行報賬。這樣的運作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便加大了核算中心工作人員工作量、使得其工作任務變得極為繁重,而且,由于核算中心所配備的工作人員的數量有限,當前來報賬的企業單位數量過多時,就有可能出現少量的工作人員在完成大量的工作時忙中出錯,給企業單位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
1.轉變會計職能、統一執行標準會計核算中心最能全方位、第一時間地實施會計監督,只要在控制的過程中實現一套系統化的控制標準,就能夠在工作的過程中形成一套系統化的控制模式
2.上下聯動,構筑會計監督體系會計核算中心要經常同財政部門各科室及其他財經紀律監督部門要經常溝通,使得財務工作中出現的種種問題能夠得到迅速傳遞,并及時的解決,為企業決策者提供準確的會計信息。
在會計核算中心內部控制中會計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和自身素質有著重要意義。在工作的過程中首先要強化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能夠及時的宣傳黨的教育和監督工作,以此在工作中實現會計工作人員的監督意識和監督控制力度。其次在工作中的各方面具體操作業務平臺上,針對工作中存在的難操作性、政治性較強的工作流程對知識更新有著重要的難點和難題。
會計集中核算積極效應和現實意義是肯定的,在會計監督工作中有著重要的意義。隨著實踐的不斷發展,要不斷研究探索,創出新的工作思路,以便在工作之中取得較大的工作成果和效益。在工作中從實際出發,針對其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提出合理有效的解決措施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