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燕 雞西礦區社保局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下,財會信息的真實性成為了我們關注的焦點。目前,在市場經濟的壓力下,有許多企業通過對財務信息的虛假填報,來減輕企業對政府稅收方面的負擔。
會計信息的虛假報告是指財務會計報告中所反映的數據、情況和實際的經濟情況不一致,而且這些不一致現象主要是因為企業或個人在會計填報中故意違反相關的規則制度造成的。其主要的表現形式為:會計核算資料失真、資產計價失真、往來款項失真、收入失真、成本失真、經營成果失真,最終都會體現在會計報告的失真上。
1.政府對企業和政府的業績考核不完善。目前,我國在對企業和政府業績的考核時,主要以財務指標為中心。而這種財務指標的評價方式,則是在前期的或同行的基礎之上進行考核,通過考核的結果與實際情況相對比,來看企業和政府業績上是否有所進步。但是,這樣的方式有著致命的弊端。大多數企業管理人員只重視眼前的利益,而不去準求長遠的發展,誘導財務人員在企業的財會信息中作出虛假的報告,以這樣的行為來損失長遠的利益來換取優秀的業績或者稅務的減免。就是這種業績考核的不完善,導致企業在社會發展中失去了誠信度。
2.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是我國會計信息失真現象泛濫的根本原因。如今“一股獨大”的局面已經成為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普遍現象,這樣的公司管理的不完善,使其企業有管理人一手操控,造成股東大會、監事會、董事會只成為企業運營的擺設,起不到實際作用。當前,我國許多上市公司都是由國有企業改制而來,股權的高度集中已成為企業中無法阻止的現象。面對這樣的“一股獨權”,無論在宏觀經運行下,還是微觀調控的操作中,政府都無法獲取真正的財會信息,使企業在獨權的管理下越發的無力。這樣的管理模式,讓上市公司在社會中的地位越發的不穩,最終導致財會信息虛假。
3.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執行不得力。在企業崗位上人員搭配不當,已成為了普遍現象,有許多員工對自己的職責不明確,對企業內部的控制無法執行。甚至有的企業沒有建立內部控制或者建立了但沒有實際運用。這樣企業內部不完善也嚴重使其運營效率達不到應用的標準。
4.有的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水平不高是會計信息失真的人為因素。在這個人際關系橫行的經濟體制下,甚至有些財務人員專業水平有限,以自身的經驗來對企業運營和判斷。甚至有的會計人員易受權勢和大局的印影響,在他人或金錢的誘導下,做出錯誤的判斷,從而使企業的財會信息不真實。
5.監督體系的不健全以及監督機制的不完善。我國監督機構體系的不健全以及監督機制的不完善也是造成會計信息作假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國,目前還沒有建立形成一個專門的監督機構對會計工作內容進行監督與檢查,只是存在著相關的但起不了實際作用的監督部門對會計工作有著一定程度上的監督管理,但這些監督部門由于其主體工作并不是專門負責對會計的監管,所以形成不了有效的監督體系,再加上會計行業中不正當的業務競爭,我國監督機制的不完善等,都是造成會計信息作假的重要因素。
1.建立適應我國市場經濟的公司治理結構。通過健全的管理與控制,正確的引導和激勵,減少會計信息失真發生的可能,提升會計信息質量。解決“一股獨大”的股權結構問題,構造多元化的公司股權結構,加強董事會的決策與監事會的監督職能,建立和完善企業監控機制。
2.加強財會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加快財務會計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是保證財務信息真實的重要手段之一。對一個企業來說,財會工作人員掌握著企業內部所有關于財政方面的檔案資料,其工作崗位所處的位置是企業單位管理的核心,對企業的發展以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設起著重要作用。如果財會人員缺乏一定的職業道德建設,在工作過程中缺少財會專業知識,不能堅持原則辦事,或者為了自身經濟利益而與不法之徒勾結,故意制造虛假的財會信息,對企業財務進行貪污等,這些現象的發生都會導致企業的發展嚴重受阻。因此,加強財會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是每個企業必須要做的工作。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要求財會人員樹立崇高的職業道德時,同時也要注意其專業知識與業務素質的培養與提高,在要求其對會計信息進行真實記錄時,也要注意培養其的節儉意識,提高財會工作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與業務鉆研能力,注意高素質的、全方位的對其進行培養。
3.加大對違反會計法規的處罰力度。另外,加大懲罰力度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財會信息的真實。通過對違反會計法規的人員進行處罰,加大其懲罰力度,做到違法必究、執法必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處罰金額的額度,對于違規情節異常嚴重的人員,還可考慮讓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用法律手段懲戒違法人員,使會計人員產生懼怕心理,從而不敢對財務信息進行造假。
4.加強外部監督。財會信息的監督工作主要由證券監督管理部門以及外部審計和社會審計在進行監督與管理,監督管理部門在對進行監督管理時,各管理部門首先要與其建立良好的信息溝通系統,結合各種審計工作對其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與全面性進行監督;其次,證券管理部門要嚴格執法,對違規的企業與公司進行嚴肅處理,決不包藏與姑息;最后,要適當加強社會審計機構的監督與管理工作,合理的利用外部監督力量對企業的財會信息工作進行監督與管理,從而保證財會信息的真實性。
在當今社會,財務的虛假性已經成為我們共同關注的話題。加強經濟建設是必然的,但是我們不能用非法的手段來獲取利益,也不能用“拆東墻補西墻”的方式來貪圖眼前的發展而放棄長遠的利益,這不只是關心到企業的信譽,還關系國家的名譽。目前,加強對財會信息虛假防治是必然的,但是這只是一個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只有讓企業內部結構更加完善,讓企業內部從一人管理的形式轉換成多人合作,這樣才能真正的杜絕此類現象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