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權 李文龍
(武漢體育學院研究生院 湖北武漢 430079)
奧運會籃球比賽中世界最高水平的籃球聯賽,也是體現出各個洲的籃球水平的發展特點及格局。中國隊在引進主教練鄧華德,使得中國隊改變了風格和打法,并在鄧華德執教的第一年拿到了亞運會冠軍,隨后又奪2011年亞錦賽冠軍,在形式一片大好的情況下,卻在第30屆倫敦奧運會上慘敗,平均每場輸25分,讓人心痛之余我們也要發現問題并及時的解決問題,本文試圖在核心后衛——組織后衛的得分能力與區域,進行統計分析,并找出存在的差距,為中國隊組織后衛的訓練及比賽提供有效的參考價值。
從表1中顯示,中國隊組織后衛與國外隊組織后衛在身高方面不存在明顯的差異,這說明中國隊男籃組織后衛已經達到了成為優秀組織后衛的基本條件之一;在體重方面,中國隊組織后衛比國外隊重3kg,在身體對抗方面不落下風,從身高和體重的指標來看,說明中國隊組織后衛已經從之前的弱勢達到了世界級的優秀水平,我國著名籃球教練員錢澄海在20世紀90年代初就曾指出籃球運動員的身高體重與所取得的成績成正比?,F代籃球的激烈程度越來越強,身體的強對抗性,要求球員必須有強壯的體魄,才能在激烈的籃球身體對抗中處于不敗之地,如果身高、體重在比賽中處于劣勢的話,無論是在進攻還是防守或者搶籃板球等方面都會是自己處于不利的局面。在年齡方面,中國隊劉煒大國外組織后衛3歲左右,有著豐富的比賽經驗,但從比賽中可以看出,由于年齡的偏大,在體能的儲備上明顯不足,上場時間受到了限制,在場上的控制比賽的節奏不如以前,技術的運用以及熟練程度,都隨之下降,失誤增多。從效力的俱樂部來看,國外隊球員大多數來自美國職業籃球聯盟或來自于歐洲籃球聯盟的勁旅球隊,在最高水平籃球聯賽不斷磨練下,技術、戰術、心理、身體素質等各方面都會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雖然中國男子籃球聯賽的水平在亞洲算是最高級別的,但與美國職業男子籃球聯賽的差距甚遠。
籃球比賽是一項以比賽雙方最終得分的多少來決定比賽勝負的競技運動,籃球場上一切進攻技術和防守技術的運用都是為了獲取投籃得分和限制對手投籃得分,一場籃球比賽的勝負,球隊的得分能力起著重要的作用,后衛在比賽中進攻能力是由得分能力這個重要指標來衡量。就是說一個球員的進攻能力的強弱直接對應的是該球員在比賽中相應的得分。
從表2的統計數據顯示,在后衛得分這一指標中,中國隊組織后衛球員員場均得分為6.2分,國外隊后衛隊員場均得分為13.2分,中國隊組織后衛場均少于國外隊組織后衛7分,根據統計學T檢驗相伴概率P<0.05,兩者存在顯著性差異;影響得分的直接因素主要體現在投籃次數和投籃命中率上,在總投籃次數、投中次數及總投籃命中率上,兩者無顯著性差異,中國隊組織后衛總投籃次數上遠遠少于國外隊組織后衛,由此說明中國隊組織后衛得分欲望和得分意識不強,在進攻端只是負責組織進攻、將球推進到前場,而不注重個人的主動進攻以及強對抗后的出手投籃;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在2分投籃的命中率方面,p>0.05,兩者無顯著性差異,但中國隊組織后衛場均47.5%,國外隊組織后衛場均30.6%,說明中國隊組織后衛在2分球的投籃時機的掌控以及投籃的準確度要好于國外組織后衛,但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在無人防守的機會時投籃,保持著較高的命中率。

表1 中外男籃組織后衛基本情況比較表

表2 中外男籃后衛球員投籃、罰球的比較表
在3分投籃次數方面,中國隊場均投籃0.2次,國外隊場均投籃6.0次,根據統計學T檢驗P<0.05,兩者存在顯著性差異;在場均3分投中次數、3分投籃命中率方面,P<0.01,兩者存在高度顯著性差異,數據結合錄像可以看出,由于我國內線王治郅、易建聯等內線有一定的身高和技術上的優勢,在戰術安排上制定戰術主要是以內線為核心,以內線進攻為主,中國隊組織后衛往往都是將球推進到前場,出現3分投籃機會時,不會主動進攻,出手猶豫,大多時候等內線球員到前場落位后,則將球傳入內線,由內線開始進攻,組織后衛主動進攻意識薄弱,大多數是傳完球后則在一旁觀望或等待,沒有無球移動則很難獲得一些外線的出手機會,即使內線傳球出來,在防守球員的防守下耶不敢果斷出手,浪費最佳出手的時機;而國外隊組織后衛,活動范圍廣,跑動積極,能夠在合適的時機果斷出手,接球急停投籃、運球急停投籃的技術扎實,在體能下降的情況下還能保持投籃技術動作不變形,出手穩定。中國隊組織后衛與國外隊組織后衛存在差距。
在罰球方面上,中國隊組織后衛場均罰球次數、罰中次數和罰球命中率均高于國外隊組織后衛,結合錄像觀察分析得出,中國隊在進攻時,雖然主動身體對抗的意識不強,但在制造犯規的時機及制造對手犯規的技巧要好于國外隊組織后衛。在罰球的心理上,中國隊組織表現穩定。根據國際籃聯秘書長斯坦克維奇先生的計算,“一次導致罰球的犯規價值等于得1.2分和1/5個隊員被罰出場”。因此,中國隊后衛隊員不僅要注重本身突破和個人攻擊能力外,還應靈活利用競賽規則,積極思考,積累大賽經驗,以適應現代激烈籃球比賽的要求。中國隊在制造犯規方面要好于國外組織后衛。
(1)中國隊組織后衛在總投籃次數、投中次數、投籃命中率方面均低于國外隊組織后衛。
(2)中國隊組織后衛在2分投籃次數低于國外組織后衛,但中國隊在2分投中次數和2分投籃命中率方面高于國外隊組織后衛。
(3)中國隊在3分球投籃次數、3分球投中次數和三分球命中率均低于國外隊組織后衛。
(4)中國隊在制造犯規的能力要好于國外隊組織后衛。
[1]單曙光.對籃球比賽技術統計分析系統的構建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8,23(2):123-127.
[2]張玲.29屆奧運會中外男籃組織后衛進攻能力的對比分析[J].福建體育科技,2009,28(4):40-42.
[3]李偉,王瑞強,楊躍飛,等.第27屆奧運會男子籃球比賽中國與國外隊優秀組織后衛組織進攻能力比較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2,38(12):30-32.
[4]馬志軍.CBA與NBA核心組織后衛進攻能力的比較研究[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2006,5(2):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