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敏
2012年年初以來,阜新蒙古族自治縣(以下簡稱阜蒙縣)縣委把有目標、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農村基層黨組織示范建設和農民黨員骨干力量建設作為強組織、增活力的著力點,按照突出重點、分級培養、全面推進的原則,集中抓好農村黨建工作“十百千”工程,通過抓點帶面,形成示范和骨干帶動效應,全縣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整體水平得到明顯提升。
明確目標,三級聯動抓實施。阜蒙縣從發揮好示范引導推進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骨干帶動推進農民黨員隊伍建設的“雙推進”作用出發,圍繞“一年抓培養,兩年抓鞏固,三年見成效”的總要求,采取縣、鄉、村三級聯動方式,組織實施了農村黨建工作“十百千”工程。“十”,即由縣委組織部按照建設“領導班子好、黨員隊伍好、工作機制好、發展業績好、群眾反映好”的“五個好”村黨組織的目標要求,重點培養10個農村黨建工作示范村,同時要求每個鄉鎮黨委培養1個本鄉鎮的黨建工作示范村;“百”,即由35個鄉鎮黨委按照全縣培養100名在推進“一鄉一業”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的農村合作組織和產業發展黨員領頭人的目標要求,每個鄉鎮重點培養3名黨員(包括列入發展計劃的入黨積極分子)領頭人;“千”,即由382個村黨支部(總支部)按照全縣培養1000名農民黨員帶頭致富和帶領群眾致富骨干的目標要求,每個村重點培養2~3名農民黨員(包括列入發展計劃的入黨積極分子)“雙帶”骨干。做到通過實施“十百千”工程,實現“四個強化”:一是強化農村黨建工作示范村的示范推動作用,對村黨組織實施晉位升級目標管理;二是強化在農村合作組織和產業鏈上建立黨組織工作;三是強化在農村合作組織和產業發展黨員領頭人及農民黨員“雙帶”骨干培養對象中發展黨員工作;四是強化在農村合作組織和產業發展黨員領頭人及農民黨員“雙帶”骨干培養對象中培養村級后備干部工作。
強化組織,多措并舉抓培養。一是實行定點定人培養。縣委組織部從全縣工作基礎好、業績突出的村黨組織中選定全縣農村黨建工作示范村培養對象,各鄉鎮黨委從思想政治素質好、帶領群眾致富意識強、具有一定合作規模和產業基礎的黨員中選定農村合作組織和產業發展領頭人培養對象,村黨組織從講政治、有文化、具有一定致富項目的農民黨員中選出農民黨員“雙帶”骨干培養對象,所有培養對象均報縣委組織部備案,實名管理。二是實行計劃培訓培養。全縣制定對培養對象的分級培養計劃,通過縣委組織部和鄉鎮黨委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做到對10個農村黨建工作示范村黨組織書記、100名農村合作組織和產業發展領頭人及1000名農民黨員“雙帶”骨干輪訓一遍。三是協調幫扶培養。通過開展“城鄉結對互聯共建”,安排縣直單位包鄉(鎮)帶村,與10個農村黨建工作示范村結對,縣直涉農部門與農村合作組織和產業領頭人結對,鄉鎮涉農站所技術人員與農民黨員“雙帶”骨干結對,進行有針對性的幫扶。四是實行跟蹤服務培養。縣、鄉鎮對“十百千”工程培養對象,做到黨建工作示范村、領頭人隊伍和“雙帶”骨干基本狀況清,幫扶措施清,提供好具體服務。
加強領導,集中力量抓推進。一是逐級落實責任。落實縣級領導包鄉鎮和縣直單位聯系對口村工作責任,落實縣委組織部牽頭抓總工作職責和鄉鎮黨委、村黨組織具體實施責任,做到齊抓共管。把農村黨建工作“十百千”工程開展情況納入縣委年度基層黨建工作“百分考核”和鄉鎮黨委書記抓黨建工作專項述職的重要內容,確保創建目標、進度要求、保證措施落到實處。二是強化督導落實。對“十百千”工程做到有布置、有檢查,及時掌握示范創建工作進展和動態;每年組織一次鄉鎮黨委抓“十百千”工程進展情況匯報,確保把工作抓實;組織督導組進行督促檢查,定期通報工作情況,每年底進行一次階段總結。三是抓好典型引路。及時總結在實施農村黨建工作“十百千”工程中涌現的典型,加強宣傳,并通過現場會、經驗交流會推廣經驗做法。四是實行動態管理。對示范村和黨員示范戶分別制定考評細則,對考評驗收不合格、不能起到示范帶動作用的及時進行調整。
實施“十百千”工程以來,10個黨建工作示范村示范作用凸顯,全縣村級黨組織形成了先進上水平、中間有提高、后進得轉化的態勢。農村合作組織和產業發展黨員領頭人引領作用突出,全縣共創辦種植、養殖、產品及半成品加工示范基地57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