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建龍
(天津市濱海新區審計局 企業審計處,天津 300457)
企業自主創新是從新產品概念產生到新產品市場化的全部過程,其目的就是為企業獲取持久的創新收益。是否獲取持久的創新收益是判斷企業自主創新成功與否的主要標準,一個擁有專利與知識產權的企業,未必就是自主創新成功的企業,只有在創新成果能夠為企業帶來持久的創新收益的情況下,企業的自主創新才是有效的。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自主創新關乎企業的健康發展,關乎企業的生死存亡。企業自主創新的推動因素很多,技術、市場、競爭等都可能推動企業實施自主創新戰略,推動因素不同,企業自主創新的發展路徑不同,創新的運營模式也不同。
一個企業,如果技術力量雄厚,就會在技術的推動下實施自主創新。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技術的發展足以能夠創造市場需求,自主創新運營的關鍵要放在市場上,即千方百計創造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使創新產品真正融入到現實的市場中。
值得提出的是,技術部門不僅要從技術層面考慮創新,還要考慮技術創新的軟化方面,即要考慮生產需要與市場需求,要與生產部門和市場部門勤加溝通。與生產部門溝通,主要考慮創新產品生產的經濟性與便捷性,創新產品不但要方便生產,還要盡量降低生產成本。與市場部門溝通,主要考慮創新產品與市場需求的符合程度,要使創新產品成為市場歡迎的產品。通過溝通,達到技術與生產和市場緊密結合的目的,確保創新的有效性,從而形成企業真正的自主創新能力。基于此,技術推動下企業自主創新運營模式如圖1所示:

從圖1可以看出,企業要想獲得持久的創新收益,僅僅將技術資源轉化為產品是不夠的,關鍵是將技術資產轉化的企業的增值性資本,只有這樣,才能支撐企業獲得持久的創新收益。
一個企業要生存發展,離不開市場,市場環境瞬息萬變,市場需求復雜多樣,洞悉市場的能力是一個成功企業必備的素質。市場往往會成為一個企業自主創新的推動因素,這種情況下,企業已經發現市場需求,自主創新的關鍵要放在技術上,即千方百計獲得創新產品所需的技術,將市場需要的產品生產出來。
市場推動下,企業的快速反應能力決定者企業自主創新的成敗,現實中,快速反應能力來源于企業快速的技術整合能力,來源于快速的學習能力,來源于將外部技術快速內部化的能力,只有將這些能力迅速釋放出來,才能及時創造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否則,市場需求可能隨時消失(假設其他相關企業沒有行動),創新可能失敗。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型員工在企業的比例不斷上升,人力資本已成為企業主要的創新資本,企業面臨的挑戰是人才流動的不斷加劇,要想獲得持久的創新收益,企業就要設法鎖定人力資本,避免人才流失。因而,市場推動下企業自主創新運營模式如圖2所示:

一個企業,既洞悉市場需求,又擁有滿足市場需求的技術,在雙重動因的推動下,企業往往進行自主創新。這種創新是純技術推動與純市場推動的結合,是可以較為快速地實現創新收益的一種創新模式。在技術與市場聯合作用下,企業創新運營就是要同時做好市場需求分析與自有技術革新,使兩者同時發展,共同促進企業創新收益的實現。因而,技術與市場聯合作用下自主創新運營模式如圖3所示:

面對競爭者的刺激,企業會做出一系列反應,在這一系列反應中,跟蹤與模仿是一種最強烈的意圖,在這種意圖的驅使下,企業必然要通過自主創新擠占競爭者的市場。競爭模式下,企業要想鎖定創新收益,就要從兩個方面加強創新運營。一方面,企業要關注競爭對手的技術情況,設法了解、掌握競爭對手的技術,在此基礎上,結合企業實際,整合技術資源,生產出相關新產品;另一方面,通過新產品的反向工程獲得企業的創新產權,即要對現有市場進行細分,對現有產品進行分析與分解,尋找大市場中的縫隙市場,為新產品尋求市場空間,擇機以低成本進入,搶占新的市場。基于此,競爭行為下企業自主創新的運營模式如圖4所示: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經濟結構的調整,經濟發展的質量越來越高。在這種大背景下,可持續發展無疑是對經濟發展的一個較高要求。企業是經濟發展的組成單元,可持續發展無疑也是對企業提出的要求,企業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就要堅持持續競爭戰略導向下的自主創新。持續競爭戰略導向下的自主創新綜合考慮了技術、市場、競爭等多項推動自主創新的因素,是一種系統的創新。結合不同驅動因素下的自主創新,持續競爭戰略導向下的自主創新運營模式如圖5所示:

從圖5可以看出,圍繞戰略目標,進行需求分析是企業自主創新的起點;獲取新技術,整合技術資源是企業自主創新的條件;獲取創新產權,取得創新收益是企業自主創新可持續性的保證。
綜上所述,以上五種創新都考慮了企業的實際,做到了取長補短,充分發揮了企業的比較優勢,通過不同的創新模式推動了企業的發展。然而,各種模式又存在不足,純技術推動的自主創新使企業過度關注市場,忽視持續創新能力的培養;純市場推動的技術創新需要企業具備快速滿足市場的能力,在這一過程中企業稍有不慎會導致重大損失;技術與市場聯合作用下的自主創新使企業容易滿足現狀,較少考慮后續創新能力;競爭行為下的自主創新使企業自主性差,往往會處于被動的地位;持續競爭戰略導向下的自主創新綜合考慮了企業的內部條件與外部條件,是一種系統的創新,是企業自主創新的取向。
[1]John Freeman,Jerome S.Engel.,Modelsof innovation:start?ups and mature corporations[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No.50,Vol.1,Fall2007:94-119
[2]約瑟夫·熊彼特著,何畏等譯.《經濟發展理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
[3]R.Rothwell.,Successful Industrial Innovation:Critical Fac?tors for the 1990s[A].Extended version of 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cience Policy Research Unit’s 25th Anniversary Conference,3-4 July 1991
[4]Stalk,G.and Hout,T.,Competing against Time:How Time-based Competition Is Reshaping Ctobal Markets,The Free Press,New York,NY,1990.
[5]Clayton M.Christensen.,The Innovator’s Dilemma when New Technologies Cause Great Firms to Fail[M].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Boston,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