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王亮
別人跑步,他散步。
A股連“熊”5年,券商同質化帶來的“后遺癥”開始顯現。為挽頹勢,2012年,券商們“砸鍋賣鐵”玩創新,即便是中信證券(600030.SH)這樣的券商龍頭是投下血本。但山西證券(002500.SZ)卻在另辟蹊徑——只鐘情于收購期貨公司。
“外界根本沒有看透山西證券的發展戰略。”面對投資者的質疑,山西證券董事長張廣慧接受《英才》記者專訪時,頗為無奈。
不過,另類的山西證券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卻吸引了不少投資者的眼球。2012年12月上證指數大漲14.76%,券商板塊則上演“2012末日”狂歡,漲幅高達32.03%。山西證券以34%的漲幅站在了平均線以上,最高漲幅更是達到41.84%,券商“龍頭”的中信證券漲幅則為29.83%。
僅從資本市場的表現來看,似乎區域型券商山西證券更被投資者看好。在與《英才》記者交談中,同時任山西證券大股東山西國信投資集團公司總經理的張廣慧也多次提及“山西國信投資集團要將山西證券打造成為山西的中信證券。”
在券商裁員潮、創新潮的大背景下,作為區域性上市券商,山西證券到底如何實現突圍?
兩家期貨公司所擁有的營業部,才是山西證券垂涎的“大餐”。
凈利潤(2011年)僅1.93億元的山西證券,為何敢把11.37億元拍在了收購格林期貨上?
業內普遍認為券商唯有“坐實”創新業務才能東山再起,可山西證券卻在大手筆布局期貨公司。
2011年4月山西證券花費1030萬元收購重慶美校所持7.69%大華期貨公司股權,由此山西證券全資擁有大華期貨,四個月后山西證券再對大華期貨增資1.7億元;2012年10月20日,山西證券公告擬向河南安融地產、鄭州熱力公司、上海捷勝公司及北京璽萌公司非公開發行1.18億股,并支付1.68億元現金,合計11.37億元購買上述公司持有的格林期貨全部股權。
從兩家公司財報上來看,短期內山西證券很難“回本”。
公開資料顯示:2011年大華期貨擁有15家營業部,凈資產2.77億元,當年營業收入5770.21萬元,同比增加16.9%,凈利潤為-726.08萬元;格林期貨擁有營業部17家,2011年營業收入1.84億元,同比增加14.29%,凈利潤為4399萬元。
山西證券巨額“砸錢”期貨公司,似乎讓外界看不出邏輯。
“醉翁之意不在酒”,雖然格林期貨(23名)與大華期貨(68名)合并后,山西證券的期貨業務躋身前20位沒有什么問題,但這在山西證券眼里只能算是“前菜”,兩家期貨公司所擁有的營業部,才是其垂涎已久的“大餐”。
“山西證券未來將把所有的營業部都打造成財富管理中心,營業部將不再只是單一的交易通道。”張廣慧還對《英才》記者算了一筆賬,現在大華期貨15家營業部、格林期貨17家營業部、山西證券67家營業部,這意味著山西證券未來將至少有99家財富管理中心,而且近乎半數在山西省外。
11.37 億元
2012年10月20日,山西證券公告擬向河南安融地產、鄭州熱力公司、上海捷勝公司及北京璽萌公司非公開發行1.18億股,并支付1.68億元現金,合計11.37億元購買上述公司持有的格林期貨全部股權。
一位業內人士對《英才》記者分析,打造財富管理中心主要依靠兩點:一個是渠道夠高效,一個是客戶夠質量。渠道主要看營業部交易規模以及分布情況;客戶主要看客戶所托管市值,客戶托管證券多少,將體現客戶質量。
三家營業部分布圖合并后,可以清晰的看出山西證券發展重點為東南重點沿海省市,同時,張廣慧目光也投入到了國際市場,“格林期貨在香港有一個期貨分公司,合并以后山西證券以香港為跳板,為我們進軍國際市場提供了空間。”
外界普遍認為,其99家營業部離裁員潮并不遠。
“不創新則亡”是當下券商圈里的不二話題。不過,一面募資搞創新,一面裁員節流,券商的心態也頗有些五味雜陳。
“創新對券商來說如‘引擎’,風控則是‘剎車’,引擎發動過快,剎車系統跟不上,帶給券商的就有可能是災難。唯有引擎和剎車相互制約、相互協助,找到契合自身發展的創新業務才有助于券商長久發展。”山西證券副總裁孟有軍向《英才》記者做了這樣一個比喻。
其實,不難理解券商對于創新的這種微妙心態。近一年來,券商人事“地震”愈發頻發,經紀業務部門成為裁員“重災區”。山西證券收購格林期貨后,外界普遍認為,其99家營業部離裁員潮并不遠。
但在張廣慧看來,券商的裁員潮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業務結構正在發生著變化。
現在,山西證券以美林證券為標桿,正在尋求營業部的轉型——由原來的單一通道市場變成一個綜合的財富總體市場。“這需要員工了解理財業務、三板四板等業務,現在山西證券人才顯然儲備不足。另外,許多縣城沒有一個營業部,這都是有待開發的廣闊市場。”
不過,在外界看來,打造財富管理遠不如“落子”股權交易中心見效來得快。國海證券(000750.SZ)等區域型券商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已經初戰告捷,而山西證券卻始終沒有動靜。
“前幾年代辦股權轉讓中心是不賺錢的,券商鮮有關注,但現在柜臺交易業務未必不賺錢。”張廣慧亦向《英才》記者證實,作為大股東山西國信投資集團正在牽頭組建股權交易中心,助力山西證券提升在當地市場的影響力。
41.84 %
漲幅
2012年12月上證指數大漲14.76%,券商板塊則上演“2012末日”狂歡,漲幅高達32.03%。山西證券以34%的漲幅站在了平均線以上,最高漲幅更是達到4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