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燕
(四川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研室 四川廣元 628017)
武術是以技擊為主要內容,以套路和搏斗為運動形式,注重內外兼修的體育項目。武術教學是高等院校體育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在增強學生身心健康、道德品質等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受到西方體育及傳統體育課教學的影響,高職院校在武術教學過程中出現了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比如,過分強調體育教師的作用;武術教學內容套路化嚴重;注重技術教學而忽視學生的情感、態度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這些問題影響著高職院校武術進一步改革。對此,本文分析了高職院校武術教學的現狀及存在問題,提出一系列改進的對策,以期改變武術教學的現狀。
(1)武術教學師資情況。目前,高職院校武術教師所占本校體育教師人數情況比例基本呈良好態勢,在教師資源上基本能滿足上課的需求。但個別高職院校對武術教學采取無所謂態度,課程設置上安排武術課程內容較少,且個別高職院校武術教師比例人數甚少。同時,在從事武術教學的教師中,非武術專業水平的教師占相當大的比例,這就使得課堂的教學效果大打折扣。(2)學生自身條件。就目前來看,高職院校學生在步入大學之前只有少數學生曾經學習過武術,而絕大多數學生沒有真正地學過武術。可見,高職院校學生習武基礎總體水平較低,因此有必要在課程內容的安排上進行合理的規劃,否則不利于武術教學。在學生興趣愛好方面,大部分學生認為學習武術枯燥,缺乏樂趣,從而使學生產生厭學的心理。(3)武術教學場地器材方面。目前高職院校在場地器材設施的配置上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問題,缺乏專門用于武術教學的體育館,還有部分高職院校在器材配置不足,器材配置的短缺會直接影響到教學內容的安排,影響到武術教學效果。
課堂教學視為決定學校教育之成敗的關鍵,高職院校武術課堂是武術教學的基石。(1)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方法要講究個性化和多樣化,在教學過程當中影響教學效果主要的還是教師對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合理運用與調控。然而,目前許多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在武術課堂教學教師主要還是采用講解示范、分組練習與指導,而很少采用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并不滿意這些傳統的教學手段,不喜歡單一呆板的教學方法,從而導致武術課堂枯燥乏味。(2)在武術教學評價方面。教學評價主要是對學生學習效果和教師教學工作過程的評價。而學生的學習評價就是對學習效果和過程的評價。然而,目前武術教學評價過程中,體育教師主要還是以學生運動技能考核為主,而比較忽視學生進步性和過程性評價。這種評價遠遠不在適應未來高職院校體育教育的新要求。
教學內容是學校組織全部教學活動的依據,是反映一定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要求。教學內容制約于教學指導思想和學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文化基礎知識水平,因而教學內容是科學知識體系、社會需要向學校所提教育學要求的體現。體育教學內容一般包括身體練習、體育知識、練習方法、體育的思想等。它們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教學計劃、教材、大綱等教學文件進行合理的選擇,并在課堂教學中予以落實。(1)在武術教學內容的選擇上,目前高職院校在武術教學內容的選擇上首要考慮自身的專業特長及器材、場地設施情況,而很少考慮到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興趣愛好等。這使得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已造成教與學相脫節,學生選擇喜歡的教學內容與教師選擇的教學內容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差距。(2)在武術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安排上,目前更多的武術教師在進行武術教學中主要會考慮教學進度及教學內容的可行性,而很少會考慮到學生的基礎,很少會關注學的情況,從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教師在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當前武術教學中卻存在著一些問題。(1)體育教師混雜授課的現象突出。教師專業化是教師職業發展的重要趨勢,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保證。教師如果缺乏職業訓練就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目前,高職院校在職武術教師中仍有大多數是非專業武術教師,這部分教師根本沒有系統地學習過武術。因此,如何勝任現有的工作崗位,讓學生信服,便值得懷疑的。(2)在職武術教師有轉項的意向存在。武術項目動作多,線路復雜,對基本功要求較高,大多數武術教師認為武術教學比其他項目難教,他們甚至希望轉項或改行。
目前高職院校的武術教學更多地是講究武術內容教學,而很少關注武術的文化傳授。造成這種原因主要有兩大方面:(1)場地器材設備等物質環境條件。比如跆拳道很注重文化禮儀建設,并以其特有的道館、道服等。因此,在高職院校的武術課堂教學中,應該解決好武術環境文化建設,如場地器材等。然而目前,高職院校在武術教學中仍在場館、器材等方面存在著不足,仍是在田徑場地解決上課的問題,且器材在數量上也不能得到應有的保障,更不要說地毯、服裝等問題了。(2)武術在教學中的民族傳統性體現不足。許多現有的武術教師對武術自身的了解不足,沒有系統的課程介紹武術知識,仍是以實踐教學為主,忽視了專門的武術理論課,體現不出武術教學所應體現的武術文化魅力。
(1)教師的教學理念轉變不夠。受前蘇聯的學校體育的影響,武術教學突出運動技術教學,而忽視學生的需求。武術教學沒有從學生的實際條件和客觀需要出發,武術教學越來越脫離學生的需要,學生對武術的興趣在逐漸下降。目前很多教師為了教而教,教師的教學理念轉變不夠,很少關心學生的切實感受,導致學生為了應付考試而學。(2)學生在課堂上缺乏主體地位。在目前武術教學中,主要突出了教師的主導作用,而忽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這種在教師主導下的灌輸式的教學模式給學生帶來了負面的影響,使學生失去了對武術學習的熱情。(3)教學內容安排不當。目前多數高職院校的武術選修課內容一直延用國家規定的初級套路,教學內容上出現簡單化和單一化。初次之外,武術教學方法創新性不足。很多教師仍采用示范——模仿——練習——鞏固一一掌握的過程,導致學生只有被動地接受這種被動教學方式,從而造成學生以期望獲得學分為主的消極思想。長此以往,自然就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利于武術在高職院校的發展。
教學設計是教師對課堂教學行為和學生學習行為所做出的精心安排,它是一種目標導向的系列活動。(1)課程設置。目前,高職院校學生多數都從未接觸過,加之學生身體柔韌性較差,這對于學習動作有較高難度,這極易使其產生身心疲勞和畏難情緒,從而導致厭倦心理的產生。而目前多數高職院校武術教學仍是沿用專業化項目的特點來進行教學,從“基本功且所授動作是體育院校的課程內容,這遠遠脫離了高職院校的職業特點。(2)武術教學內容。目前,武術教學多數是以長拳、太極拳項目為主,而缺乏時代感的武術內容,從而導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下降,影響武術教學的效果。
(1)開設武術基礎課。針對目前高職學生的職業特點和對武術的了解情況,可以開設一些基礎課程,使學生能有機會接觸武術。(2)可以建立武術選項課制度。為了促進高職院校武術課堂的穩定發展,針對不同的學習個體,有必要加強武術選項課制度建設,以達到分層次教學的目的,使學生基本上處于同一層次進行學習。
教學方法的選擇要根據教學內容來合理運用教學方法,教學方法運用必須考慮學生實際,靈活運用。教師要以師生間平等互動為前提,創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考慮學生的武術基礎,在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靈活多樣地運用教學方法。
(1)加強宣傳。武術項目繁多,內容極其豐富,通過介紹和宣傳,有助于學生對武術的了解和認識。宣傳可采用櫥窗展示、講座、組織武術表演及成立武協或武術俱樂部等形式。(2)促進武術課堂文化建設。針對目前高職院校武術教學的現狀,有必要解決武術教學應有的器材問題,建立應有的武術教學環境,提高高職院校武術課堂環境。
教師的專業水平直接影響到教學的質量。由于武術的特點,對教師的要求較高。因此,有必要加強在武術教師的專業技能及教育教學方法的培訓工作,這樣才將會更有利于教學。通過培訓和繼續教育工作,使武術教師要以學生本位為主,轉變自身教育觀念,確立終身體育思想。
建立科學的武術課堂評價體系,是教學成功的奧秘。(1)合理設置多元化評價內容,改變單一評價方法。(2)要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3)加強考評制度的合理性,加強考評指標的多維性和差異性,使教學評價更具人性化。通過合理的評價體系,來保障和促進高職院校的武術課堂教學改革。
[1]喻德橋.2l世紀傳統武術的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2005,6.
[2]崔振宇.體育教育觀念的轉變對高職院校武術教學的影響[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30.
[3]葛彤.淺析現階段我國高職院校武術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應對方法[J].科技創新導報,2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