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娜
(鄭州市管城回族區第二中學 河南鄭州 450061)
中學體育教學是一項心理和生理的綜合活動,通過學生的身體練習進行教學,有嚴密的紀律性。在中學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加強對學生素質教育的挖掘和整理,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素質教育,有效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體育競技水平以及思想道德水平,從而保證教學質量,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個人發展。
素質教育是指將提高和發展人的素質和潛能作為最終目標的教育。從根本上來說是提高整個民族的國民素質,為實現其教育方針而制定的教育目標,注重社會及受教育者的長遠發展,并且教育要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基礎下實現整體素質的提高。素質教育以受教育者的全方面發展及個人潛能的挖掘為目的,這種教育思想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同時進行教育改革,有效改善傳統教育所暴露的教學問題。素質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學生自我學習和發展的能力,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體育教學除了要面向全體學生體現教育的全面性之外,還要充分展現體育教學的美育作用,讓學生在體育學習的過程中感受體育的美,從而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在體育活動和鍛煉中加強對學生的體育特長和體育意識的培養,使學生在體育課堂中得到學習的延伸。
在素質教育教學中,教師不能繼續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將知識灌輸給學生,而要將知識的學習方法和規律交給學生,讓他們在實踐中不斷認識和發展自我,從而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
素質教育要求在教育實踐中有效地將客觀存在的知識融入到社會發展和教育教學當中,要讓學生切實在學習中掌握知識和本領。
教師是學校課堂教學的操作者,因此素質教育的落實關鍵取決于教師自身的職業與專業素質,只有具備較高素質的教師才可以對學生進行高素質的培養和發展。
2.1.1 要具備一定的職業素養
作為體育教師不僅要進行知識傳授,同時也要在學生面前做好榜樣。教師應該熱愛自己的工作,用自身的實際行動來帶動每一個學生,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充分調動學生在學習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1.2 要樹立科學的教學理念
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要加強對自身教育教學觀念的鍛煉和創新,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的發展,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自身的全面發展。所以,教師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落實素質教育。
2.1.3 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素養
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所以應該熟練掌握學科的專業理論知識、技術和技能。此外,還要對體育教育教學的相關知識有一定的了解,根據學生生理和心理的實際情況進行實際教學,從而更好地把握體育的教學規律,保證教學質量。
解決當前學校教育中出現的問題,讓素質教育得到落實,就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所以,作為教師要有效激發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具有學習的動力,從而積極參加課堂學習和鍛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體育學習中得到進步和發展。
當前的中學生獨立性很強,并且有很廣的接觸面。所以,如果教師不了解或者忽略學生學習的需要,很容易讓學生在體育學習中感到乏味和枯燥,從而失去學習的興趣。只有當學生遇到感興趣的事物時,他們才會積極學習研究,注意力高度集中,是一種快樂的學習體驗。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性別及性格等特點,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增加體育學習的趣味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體育教學變得豐富多彩,努力為學生提供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快樂地進行體育學習。
2.2.1 語言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語言是一門藝術,是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橋梁。因此,教學語言的運用會直接影響對體育的學習興趣。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語言不能過于直白,這樣會使教學變得單調乏味,應使用生動的語言將枯燥的體育知識變得有趣味性,打破課堂的沉悶氣氛,讓學生在輕松、愉悅中學習體育。
2.2.2 游戲教學
體育活動大多是集體性活動,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小組練習,以游戲的方式來學習。以游戲活動的形式進行教學可以很好地把體育的知識技能融入到有趣的游戲中,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投入體育課堂中。這樣,在大家的參與、配合及競爭中,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體育激情,較好地進行體育鍛煉和學習。
2.2.3 音樂或舞蹈教學
為了讓學生可以更好地進行自主學習和鍛煉,教師可以在體育活動中配以歡快的音樂,讓學生在音樂中得到放松,緩解學生文化課程學習的疲勞和壓力,同時也能有效消除體育鍛煉帶來的心理壓力,在歡快的氛圍下完成體育活動的運動量,這樣可以增加體育學習和運動的趣味性,讓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其中。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已無法適應現在學生的學習要求,教師要對教學方法靈活運用,并結合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教學創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學生自身的成功體驗來激發學習的興趣。例如,當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由于某個動作的學習遇到困難,學習的積極性就會受當下失落情緒的影響,從而失去學習的興趣。此外,教師還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予他們適當的表揚和鼓勵,增加他們的自信心。教師的表揚是對學生學習表現的肯定,會激勵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體育學習中來,促進了學生的健康發展。
傳統意義上的教育強調學生要尊師重道,學生必須要無條件服從教師,是一種被動的學習,從而使學生與教師之間缺少溝通,師生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疏遠,甚至對立起來。而素質教育則要求重新建立師生關系,在平等、和諧的基礎上有效開展師生間的互動,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由知識的傳播者慢慢變為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真正的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的共同交往和發展的過程。教師與學生是一種民主、平等的地位,因此當教師與學生進行交流時,不能以高高在上的姿態出現,而要把學生當作朋友,從而逐漸拉近彼此間的距離,并注意傾聽學生的想法和意見。特別是對于家庭比較困難的學生,教師要多給予他們生活和學習上的關心與幫助,并且讓同學之間互相幫助。教師對學生的關愛比單純地傳授知識要重要得多,因此只有教師得到了學生的尊重及認可,學生才會對教師所教的學科課程感興趣,大大提高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掌握更多的知識,提高了課堂的教學質量。
素質教育不同于傳統意義的教育,包括文化技能、科學知識、身心素質、道德品質等很多方面?,F代社會是競爭激烈的社會,因此現代社會所需要的人才不僅需要具備健康強壯的身體,更要具備較高的心理素質。中學階段是中學生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因此只有加強學生自身心理的素質教育才能為他們今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要求。與此同時,教師要從教學的實際出發,有效了解和掌握學生心理的特征和體育教學內容,再根據學生的綜合實際情況制定有效的教學計劃和目標,把智育、美育和德育有效地結合起來,加強對學生的素質教育,最終促進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如何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有效地實施素質教育對教師來說是一項重大的考驗。教師要加強對素質教育的正確認識,緊跟教育改革的發展步伐,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越來越多的素質全面發展的人才。因此,體育教學的開展要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的身心素質得到培養和發展,讓素質教育在每位同學身上得到體現??傊?教師應該始終以素質教育作為教學目標,在體育教學中積極主動采取多種方式進行教學,使學生能夠有效掌握體育知識和技能,在體育學習中得到鍛煉,從而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
[1]劉雨仁.淺談中學體育教學中的素質教育[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9(7).
[2]常智啟.中學體育教學中推行素質教育的探討[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10(14).
[3]劉建國.對中學體育實施素質教育的思考[J].新課程學習(社會綜合),2009(6).
[4]馬軒.淺談現階段我國的中學體育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11).
[5]陳勇.新時期下中專學校體育教學模式的發展[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12).
[6]張路軍.淺談素質教育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實施[J].新課程(教研),2011(4).
[7]魏淑華.中學體育教學中如何貫徹素質教育[J].教育藝術,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