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仰偉
(福建經貿學校 福建泉州 362000)
新一輪的體育課程的改革中,我們更注重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而不是一味的只教而不管質量如何。但是,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體育教師就要根據新課程新的基本理念,教重老師的教的同時還要注重學生的學習,學生如何學習才是最重要的,不管學到了什么,而是在全學習的情況下的學習才是有效的。所以我們要從探討學生的學習方法進一步探討學生的學習方式。每個學生的學習方法不同,運用學習方式的手段不同,所以,每個學生有自己的個性特點不同,他們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方式又有所不同,我們為了保證對學生的學習方式的有效性,就要進一步對他們進行體育學習指導,讓學生建立新的體育學習方式,改變那些傳統的體育學習方法的不科學的地方,加以改進與變革,要做到這一點,我們要探索體育學習方式的含義和如何對學生進行體育學習指導。
學習方式也叫學習風格,每個學生的學習方式不同,也可以說每個學生的學習風格都不盡相同。我們知道,學生在學習時具有一定的偏愛,他們對某項技術有一定的偏愛,對一不同的學習方法也有運用的偏愛,所以,因不同的偏愛而極難了不同偏愛的學習方式。學習方式應該看成是兩個部分組織,一是學習策略;二是學習傾向,兩者相加構成了學習方式。其中,學習策略比學習方法更科學,學生為了達成學習目標或者為了完成學習任務需要一個過程或者步驟才可以;而學習傾向是主觀的,帶有一定的學習情緒、是一種學習的態度,還包括學習動機、學習內容等多方面。像有些學生進行體育學習的是因為他喜歡體育帶來的樂趣,也有的學生喜歡體育學習是因為喜歡與同學一起合作并享受竟爭的過程,還有些學生努力學習是為獲取教師的表揚等等,這些都表現都是學習傾向。
體育課程的基本理念與以前有了很大的變化,那就是它的進步性,新的體育課程理念更強調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就是主體性的發揮,所以我們要讓學生主動的學習,而不是被動的學習,不是在教師的強制下學習,要求改變傳統的學生只是一味地被動式的授受性學習,改變機械訓練的傳統學習方式,而是提倡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索學習,注重與同伴的合作學習,有創造性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體能到學習的快樂。還培養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能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搜集和處理信息,以簡捷的學習方式獲取新知識的,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因此,我們新課程改革下的體育學習出現了如“主動、探究、合作”為主要特征的新的學習方式。在這里我們強調的是“主動、探究、合作”是新學習方式的三個特征,而不能簡單的認為它們就是三種學習方式。我們知識,學習方式因人不同而不同,比如有的學生在學習某一項目時只喜歡不斷反復練習的方式;而有的喜歡與別人一起學習然后再自己練習,也有的喜歡先獨立學習再與同伴一起學習;也有的也可能是與同伴既合作又探究。所以,學生的體育學習方式不一定具備這三個特長中的具體哪一個,有可能兩個結合,也有的可能是獨立,也有的是都不用。由此可見,在認識和把握體育學習方式主要特征的基礎上,體育學習方式的具體形式是多種多樣的。
體育學習指導是針對教這一群體而言的,其行為是一種教師行為,在體育教學中,是體育教師為了有效教學,提高體育教學質量,而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指導下,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監控,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其學習道德、學習態度、體育內容的選擇、學習方法的選擇、學習環節等各個方面進行多種指導,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更讓學生學會有效的學習方法。最根本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們的體育學習動機,強化他們對體育活動的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通過技術的學習,情緒的加強,讓他們養成體育鍛煉習慣,提高體育學習能力,最終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只有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學生才能主動的學習、活潑的體育活動,讓他們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能夠用自己的經驗及進的得到解決,而不再走彎路,讓他們在更短的時間內說到更多的知識。也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自己是體育活動的主人,體驗到體育活動參與的快樂,從而有效地掌握體育與健康知識、掌握運動技術,提高運動技能,身心健康水平得到提高與全面發展。
從上面體育學習指導的概念我們可以看出,體育學習指導的內涵并不是單方面的,而是包含很多內容。
對體育學習道德的指導。體育學習的中道德是一向非常重要的學習任務,不光讓學生的身體得到鍛煉,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也在活動中得到培養。著重幫助學生端正科學的體育學習態度,形成良好的體育道德品質與行為習慣,學會與同伴交流,學會適應社會等。
體育活動不僅要鍛煉學生的身體,增強體質,還要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這種心理品質既包括體育比賽或者活動的心理素質,也要形成伴隨體育活動的快樂的心理品質,通過體育活動形成開朗的性格。所以在指導學習心理時,一是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的智力因素的指導,如有的學生學的快,有的學得慢,這些原因除身體方面的原因以外,還有智力方面的,有的學生對于動作結構寺觀察細致,善于發現問題,關于分析:動作結構,如何才能更快的掌握等問題;二是對于體育學習的非智力因素的指導,比如:如何端正體育動機培養體育活動興趣,怎樣開展學習才能形成一種鍛煉習慣等。
學習方法是掌握體育知識技術的前提,也是形成體育學習方法的基礎,掌握了學習方法才能形成有效的學習方式,所以對學習方法的掌握與運用策略很關鍵。內容的選擇指導是指導學生通過一定的途徑或渠道去獲得什么樣的體育與健康的知識,掌握什么運動技能,除此之外,還要求指導學生如何提高身體素質,應該有什么樣的心理素質,如何通過體育活動形成與別人交流等內容。
對于學習環節的指導目的是讓學生對學習的步驟有明確的順序,在哪個環節有哪些重點,難點如何才能順利突破等,這些都屬于戰略的范疇,與是一種學習策略,指導得當,才能真正提高學習效率。
體育學習方式與體育學習指導是當今國內外教育改革的重點,體育學習方式不是一個簡單的概念,也不是一個靜態的學習策略,而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學習方式,同一個人因不同的項目也有不同的學習方式,同一個人學習同一項內容時在不同的時間可能也不同的學習方式。體育學習指導對于新學校體育課程的貫徹于實施有著重要的意義,即體育學習指導是體育學習理論向體育教學實踐轉化的媒介,以學校體育教學實踐來說,體育學習指導在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二者中找到了結合的最佳點,教與學矛盾現象的相互脫節可以得到解決;以體育教學理論來說,體育學習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體育學習指導;以學校體育教學的現實來說,開展體育學習指導,會非常有效地扭轉學生在學校不愿意學習體育的態度,有利于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與大力推進的素質教育,增強學生的身心健康,加強學生的體質水平。
[1]于軍,徐元君.試論體育課程觀念的更新與體育學習方式的變革[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4).
[2]萬茹,莫磊.體育教學中的“探究式學習”教學法[J].體育學刊,2008(8).
[3]苗青,高勝光.體育教學中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指導策略[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7(24).
[4]趙超君.體育教材分群與教學策略取向[J].中國學校體育,2011(6).
[5]辛莉.“自我監控”教學模式對中專學生體育學習的影響[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1(6).
[6]盛雪梅.探究性教學在體育實踐課中的應用[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