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雷
(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體育運動系 廣東廣州 510650)
體育鍛煉影響城市居民主觀幸福感的因素分析及研究①
劉雷
(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體育運動系 廣東廣州 510650)
主觀幸福感是人們根據自定標準對其目前生活質量的評價,是衡量人們生活質量的綜合性心理指標之一。體育鍛煉作為城市居民日常娛樂消遣活動之一,對城市居民的主觀幸福感有著重要影響。因此,本文基于大量的文獻資料扼要分析了體育鍛煉影響城市居民主觀幸福感的有關因素,以期探討體育鍛煉與人們主觀幸福感之間的聯系,對于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質量、提高人們身心健康水平及建設和諧社會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
體育鍛煉 城市居民 主觀幸福感 生活質量 內涵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城市居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在物質極大豐富的當下,生活在都市中人們的主觀幸福感受到了外界極大關注。體育鍛煉是城市居民的主要娛樂消遣活動之一,豐富了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與城市居民的主觀幸福感有著密切關系。研究體育鍛煉影響城市居民主觀幸福感的因素,能進一步了解與推進體育運動與主觀幸福感間的深入研究,對提高全民生活質量、實現全民健身有著重要作用。
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簡稱SWB)是衡量人們生活質量的一個重要的綜合性心理指標,是人們對當前生活質量的認可程度。在主觀幸福感研究上,不同的研究者有著不同的研究角度和研究內容,因而對主觀幸福感內涵的界定也有所不同。其中,迪安納等人的觀點是將主觀幸福感分為認知和情感兩個部分,且有整體性、主觀性、相對穩定性等特點。這一種觀點認為主觀幸福感是人們情感的一種反應,是對自我需要得到滿足和理想實現的心理體驗,使得主觀幸福感的研究領域得到了極大拓展,主觀幸福感不再是一個簡單的特定建構,發展成了一個寬泛的現象范疇。另外,史塔克等人認為:主觀幸福感是人們對目前生活質量的評價,是對生活現狀的認可程度,這一種觀點強調了主觀幸福感的主觀性和積極性,把主觀幸福感看成了一種評價自我生活幸福程度的標準。除了以上觀點之外,還有一些學者認為主觀幸福感是人們對生活質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認知性的整體評價,使之成了情感反應和生活滿意度的評價指標。
綜合以上觀點,我們總結到:主觀幸福感是人們根據自身設定的標準對當前生活質量的一種整體評價,是人們對生活狀態的認可成為抑或是喜愛程度,是一種評價生活質量的綜合性心理指標。
科學認為:人們的主觀幸福感主要來自于其在一定時間內的積極情感和消極情感的平衡,在這一段時期內如果人們較多地體驗到愉悅情感而較少地體驗到不愉快的情感,則可以認為他們是幸福的,反之則是不幸福的。體育鍛煉是一種以鍛煉身體、增強體質、促進健康和豐富生活的身體運動,由此產生的情緒愉悅和身心健康都是人們主觀幸福感的重要組成內容。為此,體育鍛煉對人們的主觀幸福感有著重要影響,而研究體育鍛煉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中主要涉及兩方面問題。
一方面是體育鍛煉對人們積極情緒的影響。人們在體育鍛煉過程中會出現流暢狀態、跑步者高潮、運動愉快感等積極情感,這些都是主觀幸福感的內容之一。與人際交往、工作學習等活動相比,體育鍛煉更能讓人感受到流暢體驗,是人們流暢體驗的主要來源之一。
另一方面人們在體育鍛煉中會產生運動愉快感,是一種運動體驗的積極情感反應,如喜愛、高興、喜歡、癡迷等,在積極情感的影響下最終改善心境。關于運動愉悅感的定義因研究角度不同,內涵有所差異,在諸多觀點中最被人們所認可的是Ki me c i k等人的觀點,且影響力巨大。Ki me c i k等人將體育鍛煉中產生的運動愉快感與人們的情緒、態度等聯系起來,多方比較后提出了運動愉快感是導致個體參與運動并與積極的感覺有聯系的最優化的心理狀態,即“流暢”,關于這一觀點,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了詳細闡述。
第一,運動愉快感不僅是積極情感,而且是最優化的心理狀態;第二,運動愉快感不僅是體育鍛煉所產生的結果,也是人們在體育鍛煉中的心理過程;第三,運動愉快感的產生只能是由體育鍛煉引起,并不是由其他條件引起,因而可以將運動愉快感理解為是一種排它性結構;第四,盡管人們進行體育鍛煉的內部動機與運動愉快感有著一定聯系,但是運動愉快感并不是人們進行體育鍛煉的唯一內部動機,體育鍛煉以鍛煉身體素質、促進身心發展、調節情緒與情感等為主要目的。
主觀幸福感的認知成分是指人們對當前生活狀態的滿意感,即生活滿意感,是人們根據自定標準對其生活質量進行整體評價后產生的一種認知體驗。健康一直是人們對主觀幸福感感知的一種標準,也是評價主觀幸福感的標準之一。體育鍛煉是人們獲得身心健康的最優手段,是人們產生積極情感的最佳手段,正由于這個原因使健康成為了影響人們主觀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加之,自我評價的健康比客觀的健康狀況更重要,使得健康與生活滿意度之間的關系更為密切??茖W研究發現,有規律的體育鍛煉能夠讓人更能體驗較多的主觀幸福感,主觀幸福感與體育鍛煉是一種正相關的因果關系,這種影響在中低收入中的表現尤為明顯。
科學研究發現,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對生活滿意度更高,這種表現在退休群體中的表現更為明顯。對于退休人群來說,在閑暇時間進行體育鍛煉活動不僅能夠使日常生活較為豐富,也使得他們對生活滿意度的感知更多。在我國體育舞蹈、太極拳等是最為常見的體育鍛煉項目,參加這些體育活動的退休人員往往能夠感受更多的主觀幸福感,而且這種感覺更為強烈。
關于體育鍛煉影響城市居民主觀幸福感因素的相關研究一直備受人們關注,研究范圍越來越廣。最初有學者推論體育鍛煉與居民主觀幸福感之間的正因果關系,可能與體育運動是一種積極向上、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動有關。另外,有的學者也認為體育鍛煉能夠引起人神經系統的變化、自我效能感的提高,進而促進人們提高主觀幸福感。發展到目前,有關學者利用一些科學手段對體育鍛煉與主觀幸福感之間的影響機制進行實證研究。我國相關人士對那些經常進行體育鍛煉的人進行了日常生活能力、自我健康感、主觀幸福感等方面觀察,通過研究這些方面的變量發展,發現體育鍛煉與他們的主觀幸福感密切相關,之所以產生這種影響關鍵在于通過體育鍛煉豐富了日常生活、提高了生活滿意度,促進自我健康狀況評價的提高,進而增強主觀幸福感。這一發現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體育鍛煉與人們主觀幸福感之間因果關系,體育鍛煉不僅能夠豐富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強化主觀幸福感,還能抑制負面情緒的出現。
從生理學角度考慮,體育運動直接作用于人的生理結構極其機能,讓人通過身體律動帶來情感、心理上愉悅的感知,使人產生運動愉快感、高興、愉悅等情緒,促進身心統一、和諧發展。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體育鍛煉過程中通過協同活動,創造了更多的愉悅情緒,使從事體育鍛煉的人們從中獲得快樂;第二,體育鍛煉為大家提供了一個親近的機會,讓人在交往中獲得較多的積極情感,并抑制負面情緒;第三,體育鍛煉過程中強調的是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統一,要求人身心統一,人際交往協調,讓人們在運動過程中獲得快樂。這種情況下,人們在體育鍛煉中收獲的就不僅僅是幸福,還能滿足心理、精神上的需求,促進倫理意義上的自我實現。身心和諧統一的體育鍛煉在此過程中將純粹的生理幸福提升到更高層次的心理幸福、倫理幸福境界,將體育鍛煉推到了一個更為崇高的層面。
人對幸福的追求是與生俱來的,對幸福的理解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無論人們對幸福感有何理解,獲得快樂仍是最根本的追求目標。體育運動是人們在精神上產生愉悅感受的主要方式之一,是人們產生主觀幸福感的主要源泉。在物質文化較為豐富的當下,城市居民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豐富,對精神生活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因而研究體育鍛煉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因素,利于促進城市居民身心健康的同時也利于推動體育運動的開展。
[1]姚明,曲澤靜.城市“蟻族”幸福感調查分析及影響因素探究——以江蘇省南京市為例[J].西北人口,2010(6).
[2]賈丹丹,吳冰.主觀幸福感研究概述[J].中國商界(上半月),2010(8).
[3]葉玲.主觀幸福感影響因素研究[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
[4]楊婷婷.關于主觀幸福感及影響因素的研究述評[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0(2).
[5]陳卉,邢賽春.紹興柯橋居民主觀幸福感相關因素分析[J].齊齊哈爾職業學院學報,2009(3).
[6]樊勝岳,王曲元.云南省麗江市古城區居民的生活質量與幸福感評價[J].甘肅社會科學,2009(3).
G8
A
2095-2813(2013)09(a)-0121-02
劉雷,男,河南鶴壁人,碩士,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運動訓練、體育社會學。
廣東省體育局體育軟科學課題研究項目《體育在構建和諧廣東的作用研究》編號:YT 12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