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
(西北師范大學 甘肅蘭州 730070)
小學體育與健康課對男生社會角色弱化的影響①
陳佳
(西北師范大學 甘肅蘭州 730070)
由于家庭環境的變化,孩子成為長輩精心呵護的掌上明珠,在這樣的土壤里,男孩個人能力下降,社會角色能力弱化,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思想行為得到改善,通過體育與健康課加強對男孩意志力的磨練,堅持精神、合作能力的激發,男生弱化的角色能力得到提高,塑造出陽剛、堅強、有擔當、頂天立地的男兒本色。
小學 體育與健康課 男生 社會角色
孩子的社會化過程,是他們通過學習知識技能,學習行為規范,形成個性品質,具備履行一定社會角色能力的發展過程。“社會角色是由一定的社會地位所決定的,符合一定的社會期望的行為模式。它是人的多種社會屬性或社會關系的反映,是構成社會群體或社會組織的基礎。”[1]角色扮演的失調現象由于扮演角色的過程中出現角色差距,包括角色緊張、角色沖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斷和角色失敗。發展心理學研究揭示:孩子的社會角色表現是其社會化的結果,又是其完成社會化的手段。從孩子自身的角度出發實現自身的社會化,首先要學習在社會中如何具備做人的本領,從社會角度出發,要讓孩子學會若單獨存在于社會,如何適應環境以及提高自身發展的能力。在家庭的教育過程中,要融入部分的社會角色,培養孩子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來讓孩子適應各項社會屬性,以符合社會的各項發展需求。在家庭教育中著重培養孩子的社會角色意識,實現孩子在家庭到社會角色的轉變。在基本的發展的歷程來分析,人生下來的期望角色是:乖寶寶、好學生、好公民、好家長等等,在人生角色的變化中,前一種角色是后一種角色的發展。對剛出生的嬰兒,適應環境的能力十分貧乏,他有溫飽的需要,沒有自己獲得衣食的能力,兒童逐漸長大,父母會教他衣食住行的基本技能,解答提出的問題。剛來到人世間的孩子面對復雜的人類社會,父母的一舉一動,成為模仿的目標。行為表現中,往往帶有父母的影子,家長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孩子如同一塊璞玉,父母的先行作用表現在,從小開始引導,隨時注意矯正不良行為,使其養成良好的健康人格。家庭教育對孩子社會角色培養與教育是最直接最重要的。
目前家庭教育情況而言,過分的溺愛及不合理的教育理念對孩子社會角色能力培養出現了大量問題。我國已實行30多年的獨生子女政策,使得家庭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漸漸的獨生子女成為社會的主流,由于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在對待獨生子女的成長中出現了很對問題,祖父輩們以4∶1的優勢在獨生子女身上宣泄著大人們無限的愛。每個孩子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全家人都把孩子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久而久之,這些獨生子女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獨生子女在家里事事都受到長輩的庇護,從小就被溺愛包圍著,漸漸的男生在“舒適”的環境中,失去了應有的鍛煉,應有的個性并被磨滅,對他們的成長是很不利,家里的“小皇帝”,事事受到家長的寵愛,男孩性格變得柔弱,意志薄弱,依賴性強,愛躲在父母身后,害怕獨自處理事情。同時父母對他們總會有過高的期望,他們變得處處小心謹慎,唯恐出錯。一旦遇到挫折不會勇敢的擔當總愛放棄,推卸不敢大步往前走。也由于環境的變化,孩子上學出行總會有大人陪伴,失去了獨立處理事情的空間,常看到這樣的現象:成年的獨生子女們入學報到,多半由父母“護送”,也有人入學手續由父母代辦,還有的父母替子女收拾好床鋪,成年了都能獨立面對生活,家長試圖從孩子身上挽回自己幼年時喪是的種種“幸福”,中國傳統文化積淀的親子關系,向著畸形化發展,將影響中國未來的人格發展。中國傳統理念的家長角色中有大量的情緒成分和非理性因素。我國現代教育家、兒童心理學家陳鶴琴先生曾提出了自己多年研究的結論:幼稚期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時期,如習慣、語言、技能、思想、態度、情緒,都要在此時期打下一個基礎,若基礎打不穩固,即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造了。[2]今天的家長對子女的無休止的照顧,既過分又多余的關心,導致孩子自理能力喪失了,男生剛強、勇敢、獨立的人格漸漸淡漠,成了只知道接受他人的愛,不懂得關心他人,缺乏責任感形成了不健全的社會角色,淡化了男性社會中角色中的先賦地位,男性角色價值在我們文化中的社會意義,多年后,家庭將失去頂梁柱,生活中男性對自己肩上的重擔,會變的無力承受,為此男生的社會角色危機,必須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注意與重視。
目前人們對社會能力屬性的實現,越來越受到廣大教育者的關注,男生社會角色的弱化現象也受到人們的重視,也直接影響著這一部分人的生活狀況和工作情況。在2001年教育部新頒布的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將社會適應列為獨立的一個學習領域。社會適應能力評價指標主要包括環境適應、人際適應和個體發展。環境認知指標主要包括社會角色、社會約束和民主意識,而其中最為凸顯,影響當今男生的健康發展的社會角色是對個體在某一環境中過去行為表現的評估和認可,以及對未來的預期。
首先,體育運動項目有明確的角色要求,對角色的要求具有明顯的特征,例如在足球運動中后衛和前鋒的位置決定了各自的角色,這是由體育運動的規律決定的,長時間的角色扮演和模擬能夠促進學生在社會生活中的角色認可,而且這一指標能夠反映體育課程對學生角色的認可程度。男生由于在入學之前主要受家庭環境的影響,當他們入學后得到除家庭之外的另一個環境的培養。可以改善家庭對他們過渡的愛與照顧使男生社會角色的先賦地位得到了改變,在學校教育中,通過體育與健康課對男生弱化的社會角色進行積極的影響。
其次,在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里,明確規定了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學會調控情緒的方法、形成合作意識與能力、具有良好的體育道德。這些內容學習的過程,以上因素在不同成度對男生的行為會有很積極的影響。對于在家庭安逸的環境中逐漸失去男子漢的氣質,遇事膽小。行為中畏縮,不敢說、不敢做、不敢冒險、不敢表現自己等等。男孩長大后要肩負以家庭與工作的重擔,這樣的環境對孩子的能力讓我們很擔憂,在課程標準規定的教學內容小籃球、軟式排球、小足球、乒乓球以及適合不同水平階段學生學習的其他新興球類活動的開展,對男孩子的在家庭環境養成的不利行為會有所改善。例如課堂內容在本水平男孩的能力最大限度但通過努力能完成,能夠培養學生的成就感。在籃球課堂,通過運球比賽激發組內合作意識,不在是總以自我為中心的小皇帝。通過籃球比賽使男孩子在奔跑與同伴的合作,運動的對抗中,體會體力不足的堅持,鍛煉他們的意志力,比賽爭奪的激烈每個人為了贏得比賽,努力堅持為了團隊勝利的每個都有自己一份責任。不服輸的精神不斷得到激發,男孩身體里沉睡的男兒本色得到激發,漸漸的退去家庭環境影響下變得柔弱的個性。在田徑課上,參加長跑在奔跑中,不斷的堅持,體會機體體力不足時超越自我極限,使得不在是遇事畏縮,不敢承擔,依靠家長,沒有獨立能力。
要很好實現體育與健康課在男孩角色塑造方面的價值,其實老師在某種程度,主體地位是不能忽視的,由于當今社會的大背景,孩子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獨苗苗。身體能力各方面有很大的下滑,老師為了孩子的安全課堂教學很不好開展,但是老師一定不要片面的解決問題,不能因為怕出事就把整件事情都不去開展,在教學中嚴格加強安全管理為前提,為了發揮體育與健康課對孩子身心健康的影響,肩負著很重要的任務。一方面,教師對課堂教學內容的設置及學生在課堂的完成效果,同學們是否能達到預期身心方面的練習,都是由老師的教學過程實現的;另一方面,以上除技術練習為對學生心理,相關社會角色能力弱化的積極影響,及能力的改觀,必須有教師專業的觀察,耐心的引導,不斷的鼓勵,因為這些品質的訓練本來就是不斷的堅持過程,教師必須有很好的耐心與信心。為了幫助男孩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走的更加順利,成為頂天立地,對生活家庭有擔當的大男人,我們的體育教師必須積極的鍛煉孩子的品質。為了男孩很好的在社會上生活,扮演好自己的社會角色,要積極的努力。
[1]趙小菲.兒童社會適應行為影響因素的研究[J].華西醫科大學學報,2003.
[2]陳建文,黃希庭.中學生社會適應性的理論構建及量表編制[J].心理科學,2001.
[3]季瀏,潘紹偉,譚華,等.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主要特征是什么[J].中國學校體育,2002(3).
[4]風笑天.中國獨生子女:涉及一億人和兩代人的命題[J].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
[5]鄭杭生.社會學概論新修[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G80-05
A
2095-2813(2013)09(a)-0124-02
陳佳(1987—),女,甘肅隴南人,西北師范大學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