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晉宏
(中北大學體育學院 山西太原 030051)
隨著人們對傳統武術運動關注度的提高,武術運動在大學校園中也得到了相應的普及和發展。訓練和學習方法的不斷改革,使大學生武術運動員的技術水平不斷提升。雖然目前大學運動員的技術水平和身體素質越來越接近,但是在武術比賽過程中,運動員的心理狀態往往很容易影響到運動員的比賽成績。尤其在套路比賽當中,由于技巧要求較高,一個小小的失誤便有可能影響到運動員整場的比賽狀態。因此,如何根據大學生武術運動員的不良心理狀態,運用最為合理的方法來提高大學武術運動員的心理素質,是我們今天所在探討的具體內容。
有些大學生武術運動員初次參賽時,由于沒有正式參加過公開的武術比賽,面對陌生的比賽環境和眾多的比賽觀眾,容易存在賽前心理過分緊張的狀態。甚至會表現出手腳發抖、四肢發涼、面色蒼白的身體特征。
部分大學生運動員,求勝心理過于迫切,比賽之前多過的考慮競賽結果、獲勝后的榮譽及名譽等收獲,從而造成心理負擔過重,無法將注意力轉移到如何更好的發揮武術技能上來。另外部分大學運動員過于高估自己的能力,當大比賽過程中遇到強大對手或疏忽大意產生失誤時,自信心會受到巨大沖擊,進而影響到后面的比賽成績。
有些大學生武術運動員為了得到好的比賽成績,在賽前運動強度過大,訓練時間過于緊迫,沒有進行合理的調整,導致賽前感覺身體乏力,精力不充沛,進而造成情緒低落、對比賽缺乏信心等負面心理。這樣會嚴重影響到大腦對身體的積極調控能力,從而影響比賽狀態。還有些運動員由于連續進行了多場比賽,造成身體過度疲勞,進而產生緊張感,怕堅持不了比賽,導致比賽過程中無法發揮應有的水平。
在武術比賽過程中必須集中注意力,保持高度的精力才有可能取得較好的比賽成績。有些大學武術運動員在比賽時,往往存在注意力渙散,無法集中注意力的現象,尤其是在一些比較陌生的比賽場所,或者觀眾較為喧嘩時,很容易影響到比賽情緒,導致演練失誤,繼而造成失利。
模擬訓練法主要是針對初次參賽的大學生運動員而采取的訓練方法。模擬訓練法可以對比賽中有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或問題進行模擬實踐,來反復訓練和提高運動員的抗壓心理,以確保運動員可以早些融入比賽氛圍,做好賽前準備。模擬訓練法可以快速增強學生對比賽場地的適應能力,并在打腦中筑起對的的動力定型方向,以此確保大學生運動員的武術能力,可以在不同狀況下發揮正常水平。模擬訓練法可分為兩種,即語言圖像模擬與實景模擬。語言圖像模擬主要利用圖像、語言等方法;實景模擬就是設置完善的比賽環境與情境,包括面對對手的技術、戰術或在場上不定的意外等進行實戰訓練。對比賽情境進行描述或模仿。模擬比賽的訓練方法,通常可以運用設置不同的比賽、不同表現的裁判等來提高學生的比賽適應性。在運用模擬訓練法時,我們甚至可以模擬出觀眾大聲呼喊、喝倒彩、笑罵等情景,來對學生制造干擾和壓力,通過反復的模擬訓練來提高學生的比賽心理調整能力,減少其應激反應,從而保證其技能水平的高效發揮。
體育運動項目中最常用的心理訓練就是表象訓練法,即對運動員進行心理訓練的核心環節。這種訓練方法是指在暗示語的指導下,在腦海中浮現對應的動作,以此來增強運動員的情緒控制與運動技能能力。武術教學中表象訓練法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武術技巧,使大學生武術運動員提高動作力度、速度、熟練度的掌控本領,并有利于鞏固與加深動作技能效果。在賽前表象訓練的全面進行,不但可以起到鼓勵的作用,而且可以激勵學生,從而達到最好的心理狀態與競技狀態。在表象訓練時,要在對的運動表象形成的層面上,運用明了的言語進行暗示。在戰術學習和技術學習階段,學習效果的提高和掌握也是重點,在比賽階段注重提高大學生運動員的心理調控能力。
運用動作、語言等方式對學生心理加以影響是主要的自我暗示訓練法,從而將其行為控制。研究結果表明,自我暗示可以提升運動員的成功率與動作穩定性。訓練中,我們依據大學生運動員參加武術比賽的心理,才用適當的暗示方法,從而減少運動員對比賽成績或名次等一些擔憂。把注意力集中在怎樣發揮出技術水平上面。這樣不但可以舒緩大學生武術運動員緊張的心理,也有助于運動員比賽成績的提高。
有意識地調節與改變注意力,使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利于情緒的事物上,就是注意調節法。大學生武術運動員在前易發生緊張情緒、心理壓力大,在這時把注意力集中在從前某次成功的比賽當中,把自己放在成功的比賽中,盡力回想當時興奮的感覺,這樣可以使學生迅速從壓力、緊張的情緒中脫離出來,以此做好積極的備賽準備,要是在賽前運動員的注意力太過集中在自己以前沒有把握的或沒有完成的某個動作上,這事應該多想想自己做的好的、有把握的動作。以此來提升對比賽的信心。武術教練員要注意,在比賽之前訓練過程中全方面加強運動員做好高難度動作的把握與機率,這樣非常有利于穩定學生的比賽情緒,提高學生比賽時的自信心。
激勵調節法就是指利用稱贊、激勵、忠告等語言對運動員施加一定心理影響的方法。大學生武術運動員在武術比賽前或比賽過程中,比賽容易出現情緒低落、自信心喪失等情況。在武術運動員臨場比賽情緒過分緊張時,如果教練員采用正確的激勵語言或者激勵方法,不僅能夠使學生迅速的從低落情緒中走出來,還能夠調節學生的心理狀態,從而發揮其良好的比賽水準。比如教練員可以對學生說:“我相信你的能力,你取得好的比賽成績完全沒有問題,萬一失敗也不要氣餒,那也是一種經驗的積累。”這樣學生就會放下包袱,從緊張不安中解脫出來,輕松上陣。
游戲轉移法就是通過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游戲活動,來減輕運動員比賽前的心理壓力和焦躁情緒,改善運動員的冷漠態度和不良狀態。游戲轉移法是避免大學生運動員賽前過度焦慮,進而影響比賽時技戰術水平發揮的最有效方法。在進行游戲轉移訓練時,應該根據訓練的目的進行選擇,游戲本身應該具有武術訓練的性質,并且要具備嚴格的規則和要求,以及一定的趣味性。教練員應該在盡量游戲過程中,將大學武術運動員的不良情緒化解,在集休活動中融入思想教育內容和心理素質培養內容,全面調動運動員的參賽積極性,保證其處在最佳的心理狀態中。游戲轉移訓練法的主要作用,就是通過游戲活動來轉移運動員賽前的緊張焦慮心理,使其心理狀態接近或保持最佳,進而全身心的投入到比賽當中,取得良好的比賽成績。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每一位運動員都必須具備的基本體育素質,尤其在武術比賽過程中,對技術能力和心理素質要求更高。對大學武術運動員進行心理訓練時,一定要全面了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分析大學生的心理需求,針對不同大學生運動員的賽前心理表現,采用相對有效的心理訓練方式,從根本上提高大學生武術運動員適應比賽環境、抵抗負面因素的能力。
[1] 劉建國.競技武術套路運動員賽前心理學問題之研究[J].曲阜師范大學學報,2011,37(1):86-88.
[2] 韓益平,郭君.淺談武術運動員的賽前心理訓練[J].體育世界·學術,2009,6:52-53.
[3] 伍天慧.大學武術運動員賽前心理訓練法運用初探[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01,11(1):69-70.
[4] 蒙華,張延慶.論高校武術運動員的賽前心理訓練[J].武術科學,2004,1(2):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