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國土資源局網站領導公示信息一欄,數名領導的照片面部都被打“馬賽克”處理,此事引起社會關注。該局紀檢組長介紹,此前該局數名領導接到過敲詐信。為避免麻煩,該局不得已方出此下策。
(2012年12月19日《南國早報》)
當前網絡反腐的積極作用日益凸顯,但網絡反腐也是一把雙刃劍。官員被合成艷照敲詐,也早已不是什么新聞。興安縣國土局的幾位領導也接到了這樣的敲詐信,可是,也許是這些干部維權意識并不那么強;也許是害怕把事情擴大,給自己帶來不良影響,他們并沒有行使法律賦予的舉報的權利并協助公安機關將涉嫌犯罪的不法分子揪出來,繩之以法,而是選擇了集體沉默。
官員是否懼怕敲詐,不在于他人提供了多少的虛假材料,而在于自己是否具備清廉的浩然正氣,是否具備正派的君子之風。對于某些“問題官員”,即便不法分子找不來合成照,也能夠采取其他方式進行敲詐。對于心虛的人,也許只要一個電話,一封子虛烏有的舉報信,就能讓他們落入圈套。可見,馬賽克是防不住敲詐的。
公布領導照片的意義一方面在于可以拉近官員和群眾的距離,另一方面更是一種監督。官員相貌被廣為人知,也有利于官員自省,其自身行為也將更為檢點、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