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能有機會列席區委常委會!以前覺得區委常委會挺神秘的,今天對區委決策的過程終于有了直觀了解,沒想到領導的工作態度這么嚴謹,沒想到會議這么民主?!秉h代表曾廣霞連說了三個“沒想到”。
為確保效果,會前還召開了黨代表和匯報單位領導座談會,就群眾呼聲大、反映較多的問題進行溝通交流。在得知單元門禁改造、小區建后管理等問題已經納入議事日程后,黨代表史愛軍說:“這個溝通太有必要了,消除了疑惑,增進了理解,作為黨代表我要帶頭做好群眾工作。”
(任乃青)
點評:基層黨代表列席區委常委會有助于提高區委決策的公開度和透明度,強化黨代表的身份意識,增強黨代表履職的積極性和責任感。在落實黨代表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的同時,也拓寬了區委聯系黨員群眾的渠道,有利于推進黨內決策民主化、科學化和制度化。
最近,浙江省海寧市制定實施《科(局)級領導干部動態管理辦法》,針對單位年度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干部考核考察、干部日常管理三大類監測內容,細化為重點工作二級指標完成情況、年度考核“紅燈”預警情況、作風效能督查問責情況等16項監測指標。實施5項遞進式動態管理措施,及時提拔重用“獅子型”干部,常態調整不稱職領導干部,用硬指標使領導干部“上下”常態化。據悉,海寧市已對47名領導干部實施領導約談。
上級條線考核排名連續三年列嘉興第一,將提拔重用;年度考核班子排名末位的將亮一次紅燈,并進行領導約談;屆內市級條線部門年度考評排名末位二次,將進行崗位調整;作風效能督查問責本人二次,將被降職降級……在《動態管理措施與監測指標對應表》中,各項監測指標分別對應了“提拔重用、督查通報、領導約談、崗位調整、降職降級”等5項遞進式處理管理措施。
動態管理的模式有效激發了領導干部的“彈跳力”。同時,海寧市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對“崗位調整”和“降職降級”干部在影響期內實行跟蹤考察?!敖德毥导墶备刹糠材苷_對待組織決定、全心投入工作并取得明顯實績的,可重新擔任相應職務、職級,讓“下”的干部還有“上”的機會,進而推進高素質干部隊伍的建設。
(薛佳紅 陳一飛)
點評:對黨員干部實行動態管理,建立剛性的定性定量指標,一方面可以避免干部選拔中“老好人”的情況,另一方面也能督促干部不斷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治療后,觀察組和對照2組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均顯著高于對照1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2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9月18日,山東省新泰市新提拔的一批科級干部結束了為期一周的任前公示,走上新的工作崗位。在此次干部調整中,一名擬提拔副科級干部因駐村聯戶責任區群眾滿意度不夠,被暫緩提拔。這在新泰廣大干部中引起強烈反響。
群眾如果不滿意,干部不能提拔重用。今年,新泰市對干部聯系服務群眾制定“硬杠杠”,拿出“硬措施”,把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選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據,激勵各級干部進一步轉變作風,密切聯系群眾。
3月份,新泰市啟動實施“雙千雙萬”連心工程,組織千名領導干部任駐村指導員,包保千個村;萬名機關干部進村,聯系幫扶3萬戶群眾。每三年一個周期,開展包村幫扶,干部換崗不換村、包保不脫鉤。
為確保干部聯系服務群眾工作實效,新泰市建立干部延伸考察制度。對擬提拔重用干部,除在原單位進行考察外,還要到所駐村,通過與村“兩委”干部座談、走訪聯系戶、查看《民情日記》等3種形式,征求基層干部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全面考察了解干部的實際工作情況。
對本次暫緩提拔的干部,新泰市將督促其進行認真整改,在下次干部調整時,繼續進行延伸考察,直到群眾滿意后履行干部任用程序。此次暫緩提拔的干部本人表示,在過去駐村工作中,由于工作不到位,沒有得到群眾的認可和滿意,在以后的工作中,自己要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撲下身子,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以實際行動贏得群眾滿意。
(姜言明)
點評:把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選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據,群眾不滿意就暫緩提拔,這種延伸考察干部的制度是選人用人的作風導向,值得倡導。
“全村群眾都富了,我這個支書才稱職?!焙幽鲜∪觋柨h三屯鎮耿溝村黨支部書記李保保談起黨建工作總是顯得信心滿懷。對于現場評議代表提出的問題,李保保一一給出了明確的工作思路。
今年以來,汝陽縣推行基層黨建“雙向”述職評議制度,全縣各基層黨組織“一把手”要定期“曬”工作,接受黨員群眾的評議和監督。
年初,該縣下發關于建立各級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雙向”述職評議制度的意見,提出既要向上級黨組織述職,又要向本單位黨員干部群眾述職,接受黨員群眾評議?!半p向”述職評議工作每半年進行一次。評議結果分“好”、“較好”、“一般”、“較差”四個等次,將作為領導班子及其成員工作實績評定的重要內容,作為干部選拔任用、培養教育和各類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
(程俊杰)
點評:“雙向”述職評議制度的推行,有利于強化各基層黨組織書記抓黨建的責任意識,能夠有效地激發基層黨建工作的活力。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應該說,基層黨建“雙向”述職評議制度就是這樣一塊“試金石”。
“嘟嘟嘟嘟……”湖北省大悟縣朱灣村黨支部書記朱明武剛從田間回來,正準備吃晚飯,聽到家里門鈴響,趕緊丟下碗筷,急匆匆地朝90歲的雷紹公老人家趕去。他知道,門鈴一響,老人肯定是有事急需要幫助。
“大爺,您怎么了?”“我摔倒了?!崩捉B公老人患有鼻咽癌,摔倒是因為鼻咽癌發作。老人住得偏遠,周圍沒有鄰居,家里也沒有電話。當時,他躺在床上頭痛不已,后來,他從床上掙扎起來去門口按門鈴。朱明武立馬將老人抱起趕到村衛生室。醫生了解情況后,為老人止血止痛?!拔疑眢w不好,腿腳不方便,有了這個愛心門鈴,不管白天還是晚上,只要遇到困難,一按門鈴就有人趕來幫助。”雷紹公老人感激地說。
“愛心門鈴”活動,是大悟縣今年7月初啟動的農村“村灣黨員明燈工程”的一項具體措施。門鈴一頭安裝在空巢老人或留守兒童家中,一頭安裝在“明燈”黨員(農村先進黨員或村干部)家中。平均下來,每一名“明燈”黨員負責聯系5名至10名空巢老人或留守兒童。目前,全縣已有3個鄉鎮58個村安裝了愛心門鈴。
(何文進 董曉芳)
點評: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黨員干部的身影。群眾路線就是要落在實處,體現在每一個細節中,體現在對百姓的切身關愛中。
湖北省秭歸縣圍繞“服務黨員、服務居民、服務社會”的工作理念,扎實開展“五星級”服務型社區黨組織創建,有效地提升了社區黨組織服務群眾的工作水平。
基層組織向網格延伸。針對社區區域大、黨員多、情況復雜、管理難度大等客觀實際,秭歸縣打破原來的黨支部、黨小組設置模式,以網格為單位進行優化重組,創新黨組織設置方式,進一步理順了黨組織網絡體系、延伸了黨組織服務觸角、整合了社區人力資源配置,黨組織和黨員在網格內發揮作用更方便、更積極、更有效。在社區黨員群眾服務大廳設立了戶籍財會、黨建群團、勞動保障、民政救助、綜治調解、殘聯服務、民族宗教等窗口,并設置意見箱,接受群眾監督,最大程度地整合服務資源,簡化辦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黨員作用在網格發揮。社區黨總支充分發揮網格黨小組的作用,通過電話短信、走訪座談、走家串戶收集信息,逐人登記造冊,將隱藏在人海中的黨員“找”出來。同時,按照黨員居住相近、地域相鄰、行業趨同的原則,將每一名黨員編入網格黨小組。組織黨員立足實際開展公開承諾,定期組織黨員學習,嚴格進行民主評議,黨員承諾事項、評議結果全部公開,評議卡片進入黨員檔案,黨員主體意識、身份意識、責任意識得到明顯增強。社區黨員隊伍呈現出三大變化:言行隨意的少了,嚴肅認真的多了;只管個人的少了,親近群眾的多了;應付敷衍的少了,示范帶頭的多了。
點評:社區黨員隊伍龐大,長期存在著黨員難管理、活動難組織、作用難發揮等問題。如何適應形勢,真正做好社區黨建工作,需要不斷努力和探索。
去年以來,廣西崇左市江州區將小微企業組成若干聯盟體,在聯盟體中成立聯合黨組織,以“聯盟黨建”模式破解小微企業黨建工作難題。
依托聯盟建組織,構筑堅強堡壘。江州區在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相對集中的街道、商貿區開展區域聯建,建立區域性黨組織;在三個工業園區進行園區合建,建立企業綜合黨支部和園區黨員服務中心;組建六個鄉鎮(街道)商會黨支部,引導會員企業出資人樹立“黨建搭臺,互惠多贏”的理念;引導企業黨組織與七個村屯建立聯合黨支部,帶動了370多戶土地流轉群眾轉型發展。
依托聯盟帶隊伍,激發黨員活力。該區職能部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聯動,開展上門排查,在四個公共場所建立流動黨員服務站,多途徑查找“隱形黨員”。建設微企黨員活動中心,力所能及地幫助小微企業黨員解決子女就業、上學、就醫等實際困難。圍繞生產經營開展“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區”、“黨員公開承諾”等活動,引導黨員立足崗位服務企業發展。
(尹 泉 陸華勇)
點評:針對小微企業數量大、規模小、不穩定和從業人員多、思想多元、流動性強等特點,廣西崇左市江州區探索的小微企業抱團組成聯盟體、在聯盟體中成立聯合黨組織的做法,既構筑了堅強堡壘,又激發了黨員活力,成為創新黨建工作模式的一種有益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