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就《廣州市社會醫療保險條例(草案)》(下稱《條例》)首次舉行網上立法聽證。把立法聽證會“搬”上網,是廣州市人大進一步推進“開門立法”的創新之舉,在全國范圍內尚屬首次。
網上聽證期間,18名向社會公開征集的聽證陳述人,圍繞《條例》中的一些熱點問題與網友展開互動,市民則可隨時上網“圍觀”,對陳述人的觀點表示贊成或反對并發表意見。
7天時間的聽證會,累計點擊量達1135.39萬,參與聽證會投票和發表評論的網友累計6170人次。
“目的很明確,打破‘一小群人決定廣大市民切身利益’的老模式,更廣泛地聽取民眾意見。”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力認為,網絡立法聽證既加深了公開立法的深度和廣度,又大大節省人力、物力,是今后立法聽證的一個發展方向。
在全國首開立法網絡聽證,廣州的做法贏得了網民的一致好評。然而,聽證會熱熱鬧鬧開完了,群眾的期盼也隨之而來:民意能否被吸納?最終出臺的法規能否體現公眾意志?對此,廣州市人大有關負責人表示,陳述人和網民的發言“不會說了白說”,聽證會結束后,市人大常委會將形成聽證報告,聽證會上討論的觀點也將影響《廣州市社會醫療保險條例》的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