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娟
(南京財經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江蘇南京 210023)
誠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高校輔導員在學生教育管理的第一線,應準確把握大學生誠信的狀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保證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成才。
當前社會由于處于轉型期,一部分人置道德與良心于不顧,追求最大化利益對大學生的誠信產生了負面影響。社會對“誠信”的回報率低下,使一部分人走入思想誤區,容易造成大學生將社會消極現象看成是社會的本質,影響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當前學校教育重智輕德,弱化了對學生的誠信教育,應試教育使大多數學生在考試前進行突擊記憶,這種缺陷導致學生的誠信缺失,學校德育工作沒有擺正位置,對學生的誠信教育沒有及時的指導和幫助。
家庭是公民道德建設的基礎,每個人的道德培育首先是從家庭開始的,并伴隨其終身。同樣,家庭是誠信教育的基礎。
當前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意志薄弱,以自我為中心。遇到問題,就會丟棄誠信。另外應試教育環境下學生的道德評判能力不強,這種無知和從眾心理,遇到社會的不正之風容易導致把握不住社會的主流,導致誠信危機的產生。
高校輔導員肩負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任,言行影響著大學生的誠信教育。高校輔導員要對上對下一個樣,說的做的一個樣。不論大事小事,不管人前人后,要能保證言行一致,這是最能直接體現“誠信”的一點。為人師者必須誠信,誠信則靈、萬事則成。
高校輔導員要多組織大學生學習有關誠信道德的先進事跡,以及當前社會的熱點問題,對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可以通過座談會、主題征文、演講、辯論等形式就社會上的誠信事件,引導學生進行分析、討論,讓學生正確認識誠信道德規范,理解誠信在學習生活中的重要性,培養大學生誠信道德的意識,這樣就會在寓教于樂中讓誠信教育潛入大學生的心中。
“育人環境”是一個廣泛的、多層次的系統工程,高校的辦學理念要以誠信為本,如北京師范大學的“愛國進步、誠信質樸、求真創新、為人師表”辦學理念就充分體現了以愛國為核心,以誠信為根本,以創新為動力,以培養高素質人才為目的精神。校園環境建設要體現出誠信教育。另外還要建立健全各種誠信制度和誠信道德建設制度,構建大學生誠信度測評體系,建立學生的誠信檔案,在高校中積極拓展誠信監察渠道,以強化誠信教育。
當前高校的誠信教育存在理論的灌輸,過分強調以課堂、課本和教師為中心,重理論輕實踐。誠信教育的理論教學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誠信教育的內涵和知識體系,而誠信教育的實踐教學是讓學生從實踐中感受社會、認識社會,所以理論聯系實踐的誠信教育可以使學生知行合一。
高校輔導員可以通過多種多樣的課堂實踐來增強教學的新穎,如小組討論、分析調查、情景模擬等,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也可以通過調查分析,如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對一些企事業單位、群眾等對自己感興趣的誠信問題進行調查,撰寫分析報告,加強對誠信的思考;也可以通過學習新聞媒體的報道,如焦點訪談,“感動中國”等欄目中關于誠實守信的企業和個人,開展有關誠信道德的辯論賽、研討會等,增強誠信意識,營造誠信氛圍;有條件的高校可以在輔導員的幫助下鼓勵學生申報或參與誠信課題的研究,使誠實守信內化為學生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誠信,是人們交往過程中最基本的道德準則。對大學生來說,誠信不僅是一種品行,更是一種責任;不僅是一種聲譽,更是一種資源。大學生誠信教育需要社會、家庭和學校方方面面的參與,高校輔導員應該重視大學生誠信道德建設,并積極探索誠信教育的新方法、新舉措,真正培養出新一代誠實守信、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共創新時期健康文明的和諧校園。
[1]劉艷,高校輔導員開展大學生誠信教育的四個維度[J],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7
[2]李秋虹.高校輔導員與大學生誠信教育[J].中國市場.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