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峰 李新會
2008年9月,在馬頭洗選廠全重介技改工藝銜接遭遇挫折,生產系統混亂,經濟技術指標一路下滑,企業經營舉步維艱的關鍵時刻,劉國強臨危受命,擔任馬頭洗選廠廠長,他帶領全廠職工砥礪奮進,提出了“打造冀中能源第一、河北最大、全國一流選煤廠”的戰略目標,為企業的發展提出了前進的方向。經過近5年的勵精圖治,他以自己的睿智與激情、胸懷與膽識、執著與干勁書寫了馬頭洗選廠再鑄輝煌的新畫卷,馬頭洗選廠的生產規模、技術實力、管理水平、企業面貌和職工家屬的幸福指數都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企業發展正日益展現出更加光明美好的前景。
創新管理促企業全面發展。劉國強在上任后召開的第一次廠領導班子會議上說到:“原先固有的管理模式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最大阻力,如果不進行改革創新,企業如同一潭死水,就會止步不前。要發展,就必須創新。”他說話擲地有聲,行動更是雷厲風行,隨后就開始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管理創新。他大膽推翻了延續50年的用工慣例,建立起巡檢工與保潔工相結合的新型用工模式,在生產單位建立起“四級巡檢”機制,崗位巡檢工、一級巡檢員、班組長和管理人員每班對設備進行不斷線的往返巡檢,對設備隱患進行層層“圍剿”,及時處理,把安全隱患秒殺在萌芽狀態。他在機電科推行“設備點檢制”,利用“小神探”點檢儀對設備每天“體檢”,變被動檢修為定期有計劃主動檢修,使設備完好率達到98%以上,機電事故影響生產時間由月均37小時降低到8小時以下,全廠的安全生產狀況出現了質的飛躍。此外,保潔工脫離了生產的牽掛,全部精力投入到打掃衛生的工作中,達到了廠房環境衛生和現場管理“商場化”的要求, 此舉,不但實現了安全和文明生產,還較高地提升了企業形象和文化品位。
“打造零缺陷洗煤工藝”是劉國強不斷進行生產技術創新的最終目標。那還是2008年末,三產品重介工藝改造結束后,原煤灌倉與洗煤生產相互制約的矛盾又凸顯出來,為了解決這個難題,他白天親自到廠房反復測量,把需要技改地方的廠房結構、各種設備之間的距離、需要添加設備的高度和寬度等等各種數據都詳細的記錄在本上,晚上他又和技術人員連夜研究制定技改方案,整個方案常常因為一處不合理就不得不推倒重來。他每天工作到深夜,第二天,天不亮,廠房內又見他忙碌的身影,天道酬勤,在他親自指揮和策劃下,短短一個星期就制定出了一套科學合理的技改方案,在35#原煤皮帶走廊上疊加一條皮帶走廊,兩條皮帶分別用于原煤灌倉和洗煤生產。技改結束后,不僅理順了生產工藝,又省去了近百萬元重建走廊的資金。四年來,他帶動全廠干部職工先后針對破碎機通過能力不足、浮選系統與重介生產能力不匹配、降低介耗和油耗等140多項影響生產的瓶頸問題進行技術創新攻關,使該廠的洗煤生產工藝日臻完善,介耗完成0.55千克/噸原煤、油耗完成0.26k千克/噸精煤、中煤帶煤損失完成4%以下,小時處理量完成800噸/小時,精煤批合格率完成了98%,各項技術指標都達到了全國領先的水平。
“運用對標管理的方法,實現降本增效”這是劉國強應對市場危機而運用的一大法寶。2012年以來,劉國強不斷完善和健全對標管理制度,積極探索崗位對標的新思路,在集團公司率先推出了具有馬選特點的對標管理機制即“3326對標法”。為了保證對標管理較好的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他將崗位對標與工資分配有機結合,對于材料消耗指標實行“多降多獎”的鼓勵政策,從而在全廠掀起了攻關創效、修舊利廢、節支降耗的熱潮。
亮劍首季開門紅。馬頭洗選廠是峰峰集團的主力選煤廠,是集團公司打造精煤戰略的排頭兵,劉國強時時處處為大局考慮,工作中勇于作為,敢于擔當。2013年第一季度,他瞄準集團公司“打贏三大戰役、決勝五千萬噸”的目標,帶頭轉變領導干部工作作風,注重深入一線解決生產難題。針對原煤中的大塊矸石、雜木等進入生產系統后嚴重制約生產的現狀,劉國強果斷做出決策,決定對原煤系統進行技術改造。他親自指揮,技改從設計到工程順利完工,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技改完成后,徹底解決了壓破碎機、堵旋流器事故和頻繁更換破碎機齒輥等一系列影響生產的瓶頸問題,年可節約各項消耗和更換破碎機齒輥費用200多萬元,為全年安全高效生產奠定了基礎。在精煤生產上,他科學安排、精密組織、積極開展創水平勞動競賽活動,嚴格獎懲制度,充分調動了職工的生產積極性,在全廠形成上下齊心促超產的強勁生產勢頭,一季度共入洗原煤190.5萬噸,生產精煤105.2萬噸,超計劃 9.7萬噸,原煤綜合加工費完成 52.87 元/噸原煤,比集團公司計劃降低5.13元/噸,為集團公司順利實現首季開門紅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開創黨建工作新局面。身為廠黨委委員,劉國強和廠黨委一班人積極探索黨建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徑,努力做到黨建工作融入生產融入服務,不斷增強黨建工作的活力。他把廠“設備點檢制”工作法巧妙的移植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在全廠推行“一法四化”工作法,制定落實了黨政一體化考核機制,抓班子,帶隊伍,在形成了全廠創先爭優的良好勢態。2012年,煤炭企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市場“寒冬”,劉國強充分發揮黨員隊伍的模范帶頭作用,圍繞“管理創新,降本增效”主題先后開展了“我是黨員我帶頭,黨員要有黨員樣”、職工創新創效牌板展、“感動礦山人物”事跡宣講、文化春風礦山行、“我勞動我光榮”板報展等特色創新創效競賽活動,深挖潛、算細賬、廣增效,營造了為人人為企業爭做新貢獻的濃厚氛圍,全廠凝心聚力搞生產,創出了生產精煤404萬噸、利潤完成3.2億元,職工人均收入達到5.65萬元的歷史最好記錄。為了推進企業文化建設,2013年他又和黨委一班人創建了“崗位文化”,提高了職工的工作質量和整體素質,激發了職工在崗位上做貢獻和創新、創效的積極性,促進了企業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