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理工學院 四川自貢 643000)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它能夠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擇業觀,有助于大學生直面挫折和困難,形成積極健康的就業心態,同時有利于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與團隊精神。
大學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由于受到現實就業壓力及肩負著政治宣傳任務等,以至于在實際就業指導工作中忽視了就業心理輔導、擇業觀教育、社會責任感等方面的培養。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長年以來作為一門公共課,僅就優秀文化傳統、“三觀”、思想品質培養等內容進行傳授,一方面導致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吸收和理解不深,另一方面導致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與時代背景及當前需求相分離的尷尬境地。因此,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具有十足的必要性。
當前我國大多數高校還未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有機結合。高校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對學生就業擇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必要的認識,忽視大學生正確就業觀、擇業觀的培養,因此容易導致大學生價值觀容易扭曲和就業心態不佳等不良現象的產生。高校就業指導工作對就業率的關注使之忽略了就業指導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容易造成大學生職業道德缺位、心理調節能力匱乏、創業教育缺失等。與此同時,我國就業指導工作發展時間較短,經驗積累尚不足,許多規律仍處于摸索階段,而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施行多年,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理論積累,因此,若能將二者相結合,通過在大學生就業指導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豐富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內容并強化工作效果。
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較為單一,多采用課堂講授的集體授課方式,無法滿足大學生求新求變的心理特征。特別是信息時代、網絡時代的到來,更是激發了大學生對于高新技術及網絡通信技術的濃厚興趣。大學生在面對就業壓力時,若能將多樣化、多媒體、有針對性地更為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融入其中,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參與性,更能提高教學效果。與此同時,高校擴招一方面為高校帶來了更多生源,另一方面也導致了教學資源的緊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往往無心將知識結構擴展和豐富,就業指導工作者也無暇顧及大學生在就業時應具備的思想政治素質。因此,若能將二者相結合,不僅能夠節約教學資源,還能提高教學效率。
首先,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就業指導工作相結合,需取得高校領導的認同和推行。長期以來,高校將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率視為工作的首要任務,僅為博取更高的就業率而不遺余力,卻不給予大學生充分的就業指導、擇業技巧、職業發展道路、社交禮儀等必要的知識傳輸。因此,需要從高校高層領導的認可著手,在高校上下廣泛推行就業指導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內容,全面提高高校師生對于大學生就業指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務的認識。
其次,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就業指導工作相結合,需全體高校師生的參與和努力。由于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比較陳舊,與大學生的現實需求相脫節,而高校就業指導工作又更為傾向于發布就業信息、貫徹就業政策等,往往忽略了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就業觀和職業價值觀。因此,需要將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豐富經驗與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相結合,通過全體師生的參與和努力取得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長效發展。
第三,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就業指導工作相結合,需在日常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高校通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意識地融入就業形勢、就業心態、就業技能、就業政策等內容,并結合當前社會需求與就業形勢進行分析和講解,不僅可以潛移默化地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的擇業觀、價值觀,更有助于大學生認清當前就業形勢,鼓勵大學生深入基層或自主創業等。
第四,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就業指導工作相結合,需強化大學生心理素質培養。在就業指導工作中,融入就業心理學的內容,幫助大學生正確對待人生中的挫折和壓力,有助于舒緩大學生就業壓力。同時,更應幫助大學生確立長遠職業目標,科學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并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逆境、克服困難。
第五,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就業指導工作相結合,需加大大學生創業知識傳授。國家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時代需要創新型人才,因此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前沿陣地,更需要加強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當前,許多高校逐漸重視了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工作,傳授其創業知識與技能、開展企業家輔導講座、廣泛參與校企合作,這些都有利于大學生創業指導工作的推進。
綜上,在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不僅是適應現實需求的重要之舉,更是提高高校就業指導工作實效的可行之道。它有助于大學生直面人生困難、習得職業技能、培養職業道德、轉變就業觀念等,更有助于增強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