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藍天投資開發有限公司 山東煙臺 264000)
群眾工作是我們黨的傳家寶和政治優勢,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政治路線和工作路線。當前,我們黨正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黨員干部要加強對群眾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把握群眾工作的特點,找準群眾工作的重點難點,有效地加強和改進當前的群眾工作,從而進一步樹立黨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實現經濟社會的科學發展。
習近平同志曾說過:“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在新任政治局常委與記者見面會上的講話》(2012年11月15日))。中國共產黨成立90多年來,領人民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開創、堅持、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靠的就是在不同歷史時期,有聲有色的群眾工作,同人民群眾保持著密切的血肉聯系。在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依靠群眾路線這一法寶,通過細致的群眾工作,由弱到強,最終取得了革命的勝利,建立了全國性的政權。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我們也是因為堅持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才開創了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局面。
我們黨90多年的發展歷史充分表明,人民群眾是我們黨存在和發展的根本,群眾工作是我們取得革命勝利、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巨大成就的重要法寶。習近平同志指出:“實現我們的奮斗目標,開創我們的美好未來,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始終為了人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廣大黨員干部必須進一步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和群眾意識,切實做好群眾工作。
1.做好群眾工作是當前形勢的需要
當今世界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世界上沒有一個政黨不重視做群眾工作,我們黨作為執政黨,更應居安思危,通過有效的群眾工作,引導人民群眾正確認識國際形勢變化的趨勢,共同應對國際斗爭風險,凝聚民心,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宏偉目標。
從當前國內形勢看,我們現在正處于非常關鍵的發展時期:發展的機遇與存在的矛盾交織,面臨的機遇前所未有,面臨的挑戰也前所未有;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就業方式多元化,思想認識多元化,道德選擇多元化,價值取向多元化。在這樣的形勢下,群眾工作就更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義。
2.做好群眾工作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根本路徑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的一項重要戰略任務。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必須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把人民群眾以及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都充分發揮出來;必須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協調好各方面的利益關系,不斷在發展的基礎上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保證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必須抓緊解決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中的突出問題和困難,夯實黨執政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必須加強社會建設和管理,營造良好的人際環境,保持良好的社會秩序,維護社會穩定。要做好以上各方面工作,都要求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需要加強和改進黨的群眾工作,更加注重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問題,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堅實的群眾基礎。
會做群眾工作,是對黨員干部的基本要求,是黨員干部必須面對的永恒課題。應當看到,近年來,廣大黨員干部做群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新的提高。但是,當前在做好群眾工作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應當引起重視。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
1.群眾觀念淡薄
有的同志群眾觀念淡薄,對群眾生活漠不關心,對群眾困難視而不見,總認為是群眾“胡攪蠻纏”、“不講理”,有的黨員干部甚至視上訪群眾為“刁民”。有的缺乏事業心和責任感,認為做群眾工作會得罪人,嫌麻煩,怕負責,能躲則躲,明哲保身,處于不作為狀態。有的和“有錢人”走得近、交得熱,不想、不愿和普遍群眾交朋友、心連心,導致了群眾對黨員干部不信任,形成了 “兩條心”、“兩股勁”。
2.工作方式老化
形勢發生了變化,做群眾工作的方式方法沒有及時得到改變。有的雖然懷有熱情,但做群眾工作卻有心無力、束手無策,往往是“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軟辦法不頂用,硬辦法不能用”。有的仍然習慣于用命令、強迫、壓服的方法去要求群眾,不善于用一些群眾喜聞樂見的方法去教育群眾,不善于運用說服、示范、引導、激勵的方法開展工作。
3.能力素質低下
當前黨員干部的群眾工作能力和水平參差不齊。有的不熟悉政策法規,遇到實際問題講話不響、底氣不足;有的面對矛盾和問題畏難發愁,遇到突發性、群體性事件驚慌失措,甚至處置失當,激化矛盾;有的不掌握群眾心理,不了解群眾愿望,不熟悉群眾語言,引起群眾的抵觸和反感;有的不會與群眾面對面地談心,不會與群眾打交道。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堅持人民是歷史創造者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堅持群眾路線,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多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以求真務實作風推進各項工作,多干打基礎、利長遠的事。”這既對我們做好群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也為我們開展群眾工作明確了方向。對黨員干部來說,當前做好群眾工作關鍵應做到以下六個方面:
這是做好當前群眾工作的思想基礎。群眾觀點是黨的基本政治觀,群眾工作事關社會主義事業的興衰成敗,事關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黨員干部必須樹立正確的群眾觀,尊重群眾的主人翁地位,將群眾的主人翁地位落實到工作實踐和自覺行動上;強化群眾工作地位,以新視角、新高度認真對待和扎實做好群眾工作;擺正與群眾的位置關系,心里裝著群眾,真誠服務群眾,努力提高群眾工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這是做好當前群眾工作的基本前提。信任是對話得以發生、持續并產生結果的前提,是交流的基礎和理解的源泉。群眾工作是贏得民心的工作。黨員干部必須轉變作風,全面推進“一線工作法”,做到“身入”基層、“心入”群眾,千方百計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與群眾形成“魚水”關系,進一步鞏固和完善與群眾的信任鏈條。
這是做好當前群眾工作的核心內容。群眾的現實利益是群眾根本利益的具體體現。人民內部矛盾本質上還是利益矛盾。群眾的思想認識問題,往往源于工作和生活上的現實利益問題。黨員干部必須集中精力、只爭朝夕抓經濟、抓工業、抓項目,靠發展解決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同時公平、公正、公開解決好群眾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利益問題,讓群眾從改革發展中得到更多實惠,進而達到解決思想問題、維護社會和諧的目的。
這是做好當前群眾工作的必要條件。善于做群眾工作是黨員干部的基本功,是擺在黨員干部面前的一項重要而緊迫任務。黨員干部必須研究當前群眾工作的特點和規律,走進社會大課堂鍛煉,總結群眾工作實踐創新的經驗,增強深入群眾、組織群眾、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的本領。
這是做好當前群眾工作的主要方式。工作的方法是達到工作目的的手段。做好當前群眾工作,黨員干部必須牢固樹立平等觀念,實施人文關懷,運用平等交流、相互溝通和民主協商的方法和途徑,協調社會利益關系、化解社會矛盾、整合社會力量。
這是做好當前群眾工作的有效保障。黨員干部必須建立健全群眾利益訴求表達機制、科學民主決策管理機制、矛盾預防排查調處機制、規范高效的為民服務機制、群眾教育引導機制、組織領導機制、崗位目標責任考核機制,形成黨員干部與人民群眾“平等交流、良性互動、和諧發展”的群眾工作運行新機制。
[1]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的講話》,2013年1月22)
[2]衣芳,《群眾工作——理論探索與實踐觀念》,紅旗出版社,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