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玨琳
(北京林業大學 園林學院,北京100083)
隨著全球工業化進程的不斷發展,空氣中CO2濃度飛速增長。1750年CO2濃度為228×10-6,2007年,CO2濃度就達到了400×10-6,差不多增長了一倍[1]。CO2濃度的升高會導致溫室效應,使南北兩極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島嶼被淹沒;另外,氣候變暖還會導致多種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甚至導致物種的滅絕。隨著1992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簽訂開始[2],“低碳理念”逐漸進入人們的生活。所謂“低碳”就是指通過技術、制度等各方面的革新,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量,以實現可持續發展[3]。
城市園林,作為城市中的大自然,不只是可以供人們游憩休閑,還可以保護和改善環境,起到吸碳、放氧、降溫、減噪等功能。隨著園林設計理念的不斷更新,如何將“低碳理念”有效地引入到園林的設計過程中,已經成為園林規劃設計中的一個重大課題[4]。
園林文化是經過長久時期以來積累沉淀下來的,因此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地區必然也會有它獨特的風格和特點。有的設計師為了所謂的“時尚”,片面追求國際的流行元素,甚至將歐美、羅馬、日本等各種風格集合在面積很小的園林中,這樣不只造成環境不協調,不倫不類,而且會浪費更多的資源,造成更多的碳排放。
園林在設計前,本身就具有各種天然的地形。有的設計師在園林規劃時,不能依據原有場地地貌,利用當地已有的自然資源,進行合理而低成本的規劃,而是完全依據自己心思進行“創新”,大量地挖湖堆山、移栽移植。這樣必然導致成本增加,也導致碳排放量劇增。
根據研究發現,不同的園林植物的固碳能力差別很大,比如木荷的森林年均碳匯量可以達到15.73MtC,而馬尾松的森林年均碳匯量只有3.8MtC左右,相差足有4倍有余[5],因此,如果在園林設計過程中,不注意植物的選擇和搭配,也導致園林的吸碳功能降低。而當前設計中流行的大草坪其實是一個生態效益很低的選擇,如果將草坪草換成地被植物雖然景觀效果并不那么出色,但是能夠有效地降低后期養護管理費用,也是一種低碳設計的選擇。
建筑材料有很多種,其中化工材料的使用壽命短,再生性能較差;而低碳材料在保持原有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壽命長、可回收,且在使用時不會產生有害氣體,造成污染。比如,鋼材和混凝土要比木結構材料消耗更多的能量,在使用過程中也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建筑材料如果使用不當,會對碳排放量造成直接的影響[6]。
在園林景觀設計時,要盡量考慮當地的文化特色,以周邊的環境為基礎來進行規劃,使園林和周邊整個大環境相協調。在植被種植方面也要考慮當地的生態系統,從而使植被能夠順應生態環境茁壯成長。
根據園林的天然地貌和所在地區的特點進行規劃,因勢利導,因地制宜,盡量在場地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改造,并利用原有的材料來設計想要表達的景觀,以避免長途運輸材料而造成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降低能源損耗。
同時,在植物選擇方面也需要遵循“適地適樹”的原則,選擇適合該生態環境適應的植物,避免后期養護管理的巨大開支,也避免植物不適應當地環境而生長衰弱或死亡。
在園林規劃和建筑材料選取時,要盡量使用壽命長、可再生、能夠重復利用的低碳型材料。立眼長遠,而不只是考慮一時之需或眼前利益,在園林規劃過程中,就要盡量考慮園林的維護問題。
在園林植物的選擇上,應該多采用固碳能力強的植物,比如:夾竹桃、木荷、垂柳等[7]。另外,在同一地點要盡量選用不同類型的植物進行合理搭配,比如常綠植物和落葉植物的搭配、高大喬木和低矮灌木之間的搭配等等,如此搭配不只可以形成良好的生態效益,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園林的固碳能力,保證一年四季固碳能力不降低,同時也可以使人隨時都可以感受到綠色的景觀。
上海世博會,是由中國舉辦的首屆世界博覽會。此次世博會在規劃伊始,就特別注重低碳環保,并將“低碳理念”引入到了園林的各項規劃之中。
在園林綠化方面,采取了因地制宜的原則,減少了對園林的大規模大面積改造,科學規劃每一部分土地,使綠地在園林生態效益中發揮最大的功能。在綠地規劃方面,沒有選擇大面積的草坪和開敞的活動區,而是選擇私密和半開敞的小面積綠地,從而提高了綠地的使用率,也增強了游客的趣味性和安全感。
在上海世博園的園林規劃中,植物配置不僅考慮到了環境、季節、功能等各項要求,而且還充分考慮到了“低碳原則”。在植物的選取方面,也盡可能多地選取了吸碳能力強的常綠植物以及鄉土植物。在植物的配置中,充分考慮到了植物的大小、生長速度、造價成本等等各方面的因素進行互補搭配,最終打造成多層次的垂直綠化形式,增大了土地的利用率,增強了植物的固碳吸氧功能。
在園林設計中,水景的運用也是一項重要的內容,水景可以通過植物的倒影使園林空間進一步得到延展,造成山水相映的美景[8]。
上海世博園依靠原有的水源設定了水景的位置,根據水源的流向建立了水景的形態,利用構建的水流循環來進行自清潔,避免了建造時大量材料的浪費,同時也為后期維護減輕了負擔。
隨著園林設計理念和技術的不斷更新,如何將“低碳理念”切實地引入園林規劃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和迫切要求。本文針對目前城市園林設計中存在的種種問題,提出了低碳理念在園林設計過程中的營造原則,最后以“上海世博會”的園林規劃作為典型事例,具體說明了如何在園林規劃中實現低碳理念。
[1]曹銀真.大氣CO2濃度的變化及其氣候環境效應[J].地理科學,1991(1):48~59.
[2]彼得·史密斯.為氣候改變而建造[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
[3]莊貴陽.低碳經濟:氣候變化背景下中國的發展之路[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7.
[4]王 貞,萬 敏.低碳風景園林營造的功能特點和要則[J].中國園林,2010(6):35~38.
[5]賴廣梅.大嶺山城市森林公園在東莞低碳城市建設中的碳匯能力[J].林業資源管理,2010(3):34~38.
[6]吳建林.園林建筑構造與材料[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9.
[7]劉秀晨.園林綠化對低碳城市的貢獻[J].建設科技,2010(4):42~43.
[8]蔡亞波.水在園林設計中的運用[J].鄂州大學學報,2005,12(6):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