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鈺涵
(昆明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股份公司,云南 昆明650051)
云南省地處我國西南邊陲,土地面積達57396.6萬畝,行政區劃16個州市,128個市、縣、區。云南省屬于高原山區,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較為復雜,全省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兼具北熱帶、南亞熱帶、中亞熱帶、北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和高原氣候區等7個溫度帶的氣候類型。這為云南省發展林業經濟奠定了基礎。
總體來說,云南省的林業占地面積較大。云南省林業用地面積達36371.4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63.4%。其中,林分面積20348.55萬畝,占90.3%;經濟林、竹林面積則占了9.7%。林分面積中以中、幼齡林為主,有中幼齡林13985.4萬畝,占68.7%;近、成、過熟林占了31.3%。除了自然林之外,云南省人工林面積約1698.9萬畝,蓄積5198.03萬 m3,占全省林分蓄積的3.7%[1]。
首先,云南省發展林業產業有利于改變省內林業資源消耗結構。發展林業產業,有利于大幅度提高森林資源開發利用的附加值,引導云南省林業資源由低價值消耗向高價值轉變,從根本上改變省內林業資源消耗結構。
其次,云南省發展林業產業有利于增加收入,提高省內經濟效益。云南省地理位置比較偏遠,交通不便,經濟發展相對落后。但是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決定了云南省林業產業比較發達,云南省發展林業產業經濟不僅能夠加快林業改革發展進程,還能夠促進云南省林產企業的發展,提高省內整體經濟效益。更重要的目標是在確保生態安全的前提下,加速林業產業發展,使山區經濟“活起來”、山區群眾“富起來”[2]。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對于林業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認識加深,與以往相比,我國對于林業發展資金投入比例增大,云南省政府對于林業發展的投資比例有所增加。但是,由于云南省林業的復雜性,國家與政府的資金投入與云南省林業需求之間還有較大差距。融資不暢、資金短缺成為制約云南省林業發展的一大難題。
林業產權問題是云南省實施集約化、規模化建設商品林基地的首要障礙。就云南省而言,國有林占26.1%,集體林占73.9%,私有林發展十分緩慢。云南省對于林業的發展政策之一是“誰造誰有”,顯然,這一政策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云南省豐富的林業資源存在著林地使用權、林木所有權不清晰的現象,這大大抑制了云南省民眾尤其是農民造林營林的積極性,也影響到了林加工企業的開發積極性。
現階段,云南省林業產業發展整體水平還比較低,產業科技發展緩慢。由于云南省地處偏遠地區,省內整體經濟比較落后,所以對于林業產業的科技發展比較緩慢,林產加工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以及新產品開發能力較弱,并不具備比較優勢的高端林業產品,更不用說林業品牌了。從長遠利益來看,林業產業科技處于初級落后階段,這遠遠不能夠適應云南省林業的跨越式發展。
隨著人們對于生態環境意識的增強,追求綠色產品成為一種共識。云南省雖然具有豐富的林業資源,但是社會化服務明顯滯后。云南省很多林產加工企業在國際化貿易中都面臨著不平等待遇以及非關稅壁壘等難題,森林認證、林產品質量標準與環境標準體系認證等社會化服務滯后嚴重影響到云南省林業積極開拓國際化市場,也影響到其國內市場的發展,制約著云南省林業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完善林業法律法規建設,使林業發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利于保護林業產業持續健康發展。云南省林木采伐比較隨意化,針對這一問題,政府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完善林木采伐制度,有利于促進云南省林業的生態環境建設。不同性質的林木要出臺不同的法律法規政策,實行不同的管理辦法。對于公益林和商品林分別出臺對應的資源管理辦法。
從云南省林業產業的資金來源來看,一定要積極擴大云南省林業產業的融資渠道。具體說來,一是要靠國家林業專項資金的扶持,云南省林業產業較為復雜,林業建設中的森林防火、森林防病蟲害等難題的攻克還需國家資金的大力支持;二是要爭取國家相關部門的重大項目補貼經費以及科研開發經費等,將云南林業的發展作為一個重要的產業來做,重點研發林業內部相關資源的利用和建設;三是要積極爭取銀行等相關金融部門的投資貸款等,利用金融機構的貸款資金積極開發林業產業經濟,推動云南省林業經濟的發展;四是要積極引導林產加工企業合理開發利用林業資源,并大力支持此類企業的深層次加工,延長產業鏈條,促進林業相關經濟的發展,為林業發展籌集資金。此外,還可以積極引導和支持個體經營投資等。
要從制度上明確林業的產權問題,積極推進林木以及林地使用權的合理流轉。明晰森林、林木產權和林地使用權,依法保護林權所有者的合法權益,調動社會各方面的造林積極性,加快商品林地的建設,促進林地合理流轉。
此外,非公有制林業產業是云南省林業未來發展的趨勢,所以要從法律上保證非公有制林業的地位,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林業的發展,在資源利用、開發資金以及稅費負擔等方面要給予非公有制林業必要的優惠政策,確保非公有制林業與公有制林業經濟的發展。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科技在各個領域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云南省林業發展缺乏有力的科技支撐,大大降低了林產加工企業的經濟效益,也不利于云南省林業經濟的持續發展。云南省林業產業的發展必須強化科技的支撐力量,依靠現代化科學技術,積極發展原料林以及用材林基地建設,積極推廣林木優良品種以及營林造林實用科技,推動林業科技研發轉化為生產力。
對于云南省林業產業企業而言,依靠科技發展是企業的必經之路,也是現代化林業經濟的必然趨勢。林產加工企業要加大企業科技創新力度,深化企業產業鏈條,促進企業對于林木的深加工和精加工,實現多次增值,賺取更多的經濟利潤。
監督是為了更好地發展。云南省林業發展可以建立林業產業協會,專門研究云南省林業產業的發展,主要為云南省林業發展提供有效信息,加強與其他省市的林業發展交流,產業協會內部完善咨詢服務、產品促銷、調查研究、業務培訓等服務,并逐步承擔參與國際貿易爭端調處工作。
總而言之,林業產業既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又是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方面。云南省是一個林業大省,促進云南省林業產業的發展,對于實現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司世龍.基于林業可持續發展背景下營林工作的幾點思考[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7).
[2]朱新章.論加強營林工作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J].現代商貿工業,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