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 琛,郭菲菲
(1.烏魯木齊市生產力促進中心,新疆 烏魯木齊830000;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衛星應用工程中心,新疆 烏魯木齊830000)
在當今社會中,科技資源與金融資本已經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兩大引擎。如何做好科技金融的結合現今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科技金融這一概念最早的雛形形成于卡蘿塔·佩蕾絲的《技術革命與金融資本》,其中描述了技術創新與金融資本結合的基本范式。縱觀世界經濟的發展進步,每次爆發式的經濟發展都伴隨著金融資本與技術創新的高度結合,對利潤天生的敏銳促使金融資本一次次將技術創新成功地財富化,因此每次技術創新的繁榮都伴生著金融創新的出現[1]。
國內對于“科技金融”的論述,往往是將其看做科技與金融結合的產物,是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一系列工具、制度、服務等的系統體系[2],同時也是作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和金融體系的組成部分而存在的。在國內高新技術產業亟待發展的今天,對科技金融的研究價值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從經濟學的角度出發,對“科技金融”的研究不應該總是被看做科技的外生變量,也不應該是金融的外生變量。科技金融不僅僅是科技和金融的簡單結合,甚至不僅僅是一種創新,更應該是屬于技術經濟的范疇,其本身是一個科技創新資本化的過程,或者說是無差異的資本經過科技創新這一異化配置手段,獲得高于傳統金融附加值的投資回報過程[3]。
科技資源和金融資本作為當前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兩個因素,其結合程度和結合方式直接影響著兩種資源的配置效果。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科技與金融的結合并沒有產生預想中的良好效應,使我們對這兩類資源的結合產生了懷疑。本文認為,究其原因,在于配置機理的模糊導致了配置方式的不合理,故而產生了1+1<2的懷疑和失望。
從全產業鏈價值體系的角度出發,科技金融需要一個完整體系和框架去被培育和發展。在培育一個市場的時候,需要回避的是市場失靈,科技金融正是如此。具體地說,我們現在需要的科技金融,不是一種片段性的創新,而是整個體系的創新。如創業投資、科技擔保、科技保險、信用融資、科技債券等,基本都是各自孤立地發展起來的。雖然這對于國內科技金融創新時間的發展起了莫大的推動作用,但是卻也和科技金融整體發展緩慢的事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長此以往,這種既缺乏理論上的建構,也缺乏鏈條上的銜接的發展模式,必然會導致片斷性創新的過度投資,同時也伴隨著產業鏈上其他環節不發育的情況出現,從而導致了科技金融全產業鏈的投資失敗。以信用融資為例,信用市場的快速發展,促生了更多信用評估機構,但是由于信用產品應用市場的不完善,又使得信用服務相對過度,必然會產生市場的不均衡和資源的浪費,從而產生逆向競爭,信用產品被擱置,服務質量下降,信用市場萎縮,往往使得信用融資這一片斷性創新方式夭折,導致整個信用服務產業鏈的投資失敗。這便是典型的產業發育斷裂。
從培育的角度講,科技金融不僅僅是一般的市場行為,同時應該具有強烈的政策性[4],也就是說,科技金融應該同時具備金融屬性和財政屬性。因為對一種戰略性市場的培育,科技金融市場失靈的環節更應該是政策性最應該關注的環節。比如,在科技創新的整個過程中,由于科技創新越前端風險越大,因而其科技創新的融資問題更需要政府提供大力的支持;科技創新活動進入穩定和成熟期后,往往有與之匹配的金融市場,因而科技金融對其的支持會越來越少。從這個角度講,科技金融工作更需要的是體制上的創新,而不僅僅是金融工具的創新。科技金融體制的建立是科技金融體系最上層的創新,是最需要政府關注也最能體現創新性的環節。
針對科技金融整體發展緩慢的現狀,我們不能僅僅只將科技生于金融之外,期待科技能得到金融的幫助和支持。因為這樣的思路和模式不夠系統,違背了科技與金融的內在關系。應該認清金融資本作為一種市場資源的逐利性,培養一個讓金融資本有利可逐的投資渠道是現階段科技金融最應該創新的環節。科技金融的實質是科技資源借助金融資源實現風險的分散和價值發現,金融資源通過科技創新產生的生產效率的提高取得高額的回報。只有是這樣一個存在相互反饋的體系,才能保證科技金融作為一個整體而形成動態的平衡,實現兩大資源的互利互動,體系發展。
[1]卡蘿塔·佩蕾絲.技術革命與金融資本[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2]趙昌文.科技金融 [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3]房漢廷.關于科技金融理論、政策與實踐的思考[J].中國科技論壇,2010(11):5~10.
[4]洪銀興.科技金融及其培育[J].經濟學家,2006(2):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