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蕓 成 敏 金成文 崔曉棟
(濰坊醫學院 基礎醫學院,山東 濰坊261053)
醫學機能實驗學根據我校對衛生部和國家教委的教改項目而創立的一門新的人體機能實驗學課程。在我校,該課程主要設立了醫學生理學、病理生理學、醫學藥理學三門實驗課程,這三門課程綜合概述了人體正常和疾病狀態下的生理機能機制、疾病發生的基本機制和藥物治療學原理[1],因此醫學機能實驗學將三門學科的知識和內容融會貫通、精煉精華而形成的新的實驗課程體系。面對21 世紀的醫學培養需要堅實理論基礎、良好的醫學機能素質的需求,醫學機能實驗學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獨立操作、團隊合作和綜合分析能力為目標[2],通過近幾年的醫學實驗教學模式改革,同時通過對醫學機能實驗課的研究,進行了開放式自主式實驗教學的探索,使醫學生對醫學機能課的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動力,參考我校的具體應用情況提出幾點具體方法并對其實踐的意義作一簡單概括。
人體機能學實驗室是教學科研的重要場所,為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參加開放式實驗,進而加強學生的素質培養,同時也充分的發揮實驗室資源,從2007 年起,機能學教研室就開展了開放式實驗教學的工作。為保證教學秩序的穩定和學生管理問題,制定了許多合理的規定,保證此教學模式的順利進行:①總體上提高實驗室的開放率和開放內涵,充分發揮教學實驗資源效益。②綜合設計實驗內容,統計可能的實驗材料。在每學期開學初,要求統計開放實驗的內容、學生數量、實驗室開放的頻次等由教務部門協調,最終向開放的學生人群公布。③嚴格落實開放式實驗的預約申請登記制度。在實驗開始之初,由于忽視了預約的重要性,導致實驗的進展緩慢。④執行嚴格的實驗操作記錄管理程序。
自主性實驗是培養學生獨立學習和自主思維的有效途徑[3],但是不能偏離實際教學內容。因此在我們實踐過程中結合醫學生學科特點,設計了幾種模式的實驗板塊,分別為:①基礎生理學實驗板塊,在這個實驗模式中可以探索人體各大系統的生理機能機制,同時可通過對實驗動物的生理機能研究,加深醫學基礎知識理解的程度;②綜合實驗手術機能操作板塊,可以通過各種實驗部分的外科手術操作,加強醫學生實踐操作技能培訓,為以后綜合實驗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③驗證性實驗板塊,設立驗證醫學知識點的范圍和程度,引導醫學生合理思維、勇于創新、善于發現問題等方面有積極的作用;④綜合性實驗板塊,綜合以上3 門學科的知識點,融會貫通,從生理現象、疾病模型復制和藥物治療等方面綜合分析生命現象,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理論聯系實際的有力體現;⑤科研技能創新模塊,在此模式下結合三大學科的科研優勢,由承擔國家、省自然科學基金的項目負責教師帶教培訓,提高學生對未知領域的積極探索,進一步加強學生的科研興趣與技能,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團隊意識和科研創新意識有重要的推進作用。
近年來,隨著醫學改革體制的深入發展,如招生規模的擴大,師資力量的薄弱、實驗室資源的配備數量不足等客觀因素的作用,制約了開放式實驗的進展。因此我校引進了VBL-100 虛擬實驗實驗系統,建立了標準的實驗室,同時也對全校醫學生開放,有力的補充了開放式實驗物質上的不足。虛擬實驗作為傳統實驗教學的一種有效的補充,虛擬實驗教學已經成為加強實踐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4]。引進數年來,深受學生和老師的好評。主要優勢如下:①豐富了教學實驗內容,尤其是對那些現有條件缺乏實驗對象和器材,完全彌補了這方面的不足;②節省了教學資源和提高了教學效果,在此教學實驗中無需任何實際的實驗器材、實驗對象和耗材,無論開設多少實驗,均不需準備任何材料,因此節省了大量的教學資源;同時在實驗過程中,學生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也提升了教學效果。
開放自主性實驗打破了在傳統實驗教程模式下,教師把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和實驗步驟設備的使用方法全部灌輸給學生的模式,學生被動學習轉變為自主主動學習,在實驗過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極大地提升了醫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維判斷能力。在實踐過程中,學生對醫學的未知領域也產生了濃厚的科研興趣。比如,自主書寫實驗論文,部分學生的實驗發現論文也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總之,根據近幾年開放性自主實驗的運行和實施,它對實驗教學改革,尤其在學生獨立、主動學習方面,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非常有必要進行廣泛的推廣。
[1]胡浩,等.機能實驗學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J].醫學教育探索,2004(03):119-120.
[2]王金發,等.開放式實驗教學的創新性及實踐效果[J].高等理科教育,2003(06):91-93.
[3]盧艷軍.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的探討[J].實驗室科學,2009(01):23-25.
[4]孫燕蓮,文福安.虛擬實驗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現代教育技術,2009(04):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