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麗榮
(華能寧夏能源有限公司,寧夏 銀川750001)
在發電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這個最終的經營目標的前提下,必然要求企業各類計劃指標的制定,必須考慮相關專業計劃指標的變化,要緊緊圍繞完成企業預期經營目標,追求企業經營整體效益最優,而不是每個專業計劃指標的最優。這也需要通過綜合計劃管理來協調平衡各項專業計劃,為實現企業的最終經營目標奠定基礎。
綜合計劃是指以企業發展戰略為指導、以匯總和銜接企業各專業計劃為基礎、 經綜合平衡并優化的企業年度計劃。綜合計劃應涵蓋涉及企業主要經營活動的各個方面,所以我們在編制綜合計劃的時候要遵循以下的原則:
(1)計劃的可行性。制定計劃要考慮各種影響因素,上下級之間要不斷的進行交流,使計劃具備實現的可能性。要積極的參考基層計劃執行人員的意見,強化民主意識,加強計劃的可操作性。
(2)計劃的激勵性。計劃指標的確定要先進合理,反映經營成果的計劃指標的值原則上應是逐年進步的。
(3)計劃的彈性與剛性。計劃的彈性是指計劃要具有較強的應變能力,當外界條件、經濟環境和自身的條件發生變化時,計劃也能相應的做出改變。計劃的剛性是指計劃值的大小不能隨意的進行改變,否則計劃也就失去了意義。
(4)計劃的一致性。計劃的總指標與分指標要相互配合,彼此之間沒有沖突,形成協調一致的整體。
(5)計劃的可度量性。對計劃的完成要有科學的衡量標準:一是,質量的衡量標準;二是,數量的衡量標準。這些衡量標準是執行人員進行自我控制的準繩,同時又是檢查、考核和評價的依據。
綜合計劃的編制流程為:
(1)企業根據企業發展戰略目標和中期計劃確定利潤總額,結合上年度的具體經營情況給出指導性利潤額,并下達各項指導性計劃指標和重點工作內容。
(2)各職能部門接到企業本部/關于編制和上報下年度綜合計劃建議的通知后,由各職能部門組織綜合計劃的制定工作,編制各部分專業計劃上報企業計劃發展部。
(3)各專項計劃草案由計劃指標和相應的指標編制依據、說明兩部分組成。專項計劃草案需經部門領導審閱批準后提交企業計劃發展部。
(4)企業計劃發展部對各部門上報的綜合計劃的各項計劃指標進行審核、匯總和綜合平衡,提出修改意見,由企業有關部門對各專項計劃進行修改完善。計劃發展部根據修改完善后的各專項計劃,編制企業的年度經營計劃草案提交企業審定。
(5)經董事會和總經理辦公會討論通過后,企業計劃發展部負責下達給企業系統各部門執行。
綜合計劃的跟蹤管理主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1)綜合計劃一經批準下達,各單位和部門必須及時迅速地將本單位的綜合計劃分解下達,認真組織實施,確保綜合計劃的順利實施。
(2)對于企業下達給各單位的綜合計劃不得隨意調整。根據電力市場和客觀環境等實際情況,確需調整的,須由計劃執行方及時提出調整計劃的申請并說明調整的理由,按原計劃的報批程序報批,按批準調整后的計劃執行。
(3)為了跟蹤綜合計劃的執行情況,確保經濟活動分析工作的質量,企業要建立相應的綜合統計報表制度,及時做到信息反饋,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準確的數字依據。
(4)企業計劃發展部根據企業系統各單位和部門綜合計劃執行情況分析報告,分別形成企業系統各季度、半年及全年綜合計劃執行情況分析報告。
(5)企業計劃發展部會同有關部門于每年年初對上年度企業系統各單位和部門綜合計劃的編制、執行情況和分析管理工作進行總結評比和情況通報。
(6)綜合計劃的完成情況應納入廠內綜合承包責任書考核的范圍,并作為廠內綜合承包考核兌現的主要依據。
綜合統計管理作為發電企業進行宏觀決策的重要依據,越來越受到重視。高質量的統計數據是做好統計工作的根本,統計數據質量的高低是判定發電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運行狀況、核算經濟活動進行結果和確定經濟活動再循環的重要依據。
綜合統計是發電企業內部各個部門的主要統計數據最后向外(或向上級主管部門報送的管理工作。它的主要任務是收集本企業各部門綜合性數據,編制經濟技術指標,安全生產等企業綜合性的報表或結果,供領導決策參考;負責對外報表的審核,保證各項指標數據的唯一性和準確性;負責編報報送地方統計局的綜合統計表。
綜合統計管理是發電企業運營績效的量化反映形式。基本特征表現為采集、口徑、組態三點。約束條件表現為數據的及時性。在理解與解決以上特征和約束條件的基礎上,設計與實施的綜合統計管理才能成為發電企業監控運營、考核績效的可靠工具。
綜合統計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務是準確、及時、全面、系統地搜集、整理和分析及時、全面、系統地搜集、整理和分析統計資料。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逐漸深入和電力市場的逐步形成,電力統計工作也由為計劃經濟體制服務向為市場體制服務過渡,提供完備的月、季、年統計指標數據與考核;綜合統計工作的基本任務是準確、及時、全面、系統地搜集、整理和分析統計資料(數據)。
綜合統計是發電企業內部各個部門的主要統計數據最后向外(或向上級主管部)報送的管理工作。它的主要任務是收集本企業各部門綜合性數據,編制經濟技術指標,安全生產等企業綜合性的報表或結果,供領導決策參考;負責對外報表的審核,保證各項指標數據的及時性、唯一性和準確性;負責編報報送地方統計局,電力局,供電局的綜合統計表。所以綜合統計具有以下特點:
(1)統計的準確性:即各類指標的統計均應該準確;
(2)統計的實時性:各類數據應該及時的匯總計算并上報;
(3)統計的復雜性:數據量大,數據點多,應做到任務合理分擔。
發電企業綜合統計工作應采取“計劃部牽頭負責、各專業部門分工負責、對外數據在計劃部統一口徑”的模式,避免同一指標在不同部門統計分析數據各異的混亂局面,而且各專業分工負責統計工作責任明確,思路清晰,數據來源清楚,統計方法科學規范,既方便了為企業決策分析提供準確的數據支持,又方便了企業各類報表數據統計和統一口徑管理,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時使企業對外樹立了良好形象。具體的實施方案如下:
(1)由發電企業計劃發展部制定出一套統一的指標體系及相應的計算方法,企業各部門嚴格按照此方法執行;
(2)發電企業各職能部門于每月初根據綜合計劃的完成情況,按時根據綜合計劃職責分工范圍內的統計指標填報專業統計報表,報表上報各自單位的計劃發展部門,形成企業的統計報表由計劃發展部門歸口管理;
(3)計劃發展部將各職能部門上報的統計報表匯總,匯總報表統一上報企業管理層,并向企業領導匯報各計劃的完成情況。這樣形成的最終統計報表不僅統一了各項指標的計算口徑,保證了計算結果的一致性,而且在上報數據的時間上也得到了統一,給企業決策層提供了準確的數字依據。實現了企業對內對外各類數據口徑的統一性。企業各職能部門有權限對綜合統計報表進行查詢和調用。
經濟活動分析應該包括如下五個方面的內容:
包括綜合指標、盈利指標、償債能力、流動能力、所有者權益類指標。對反映發電企業的經濟活動過程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完成情況進行對比分析,對比分析比較考核期與基期(或計劃)在成果指標上的差異;影響因素分析揭示指標差異是由哪些因素變動造成的,每個因素的變化如何影響成果指標的變化,以便確定關鍵因素,找出控制的重點,即時采取措施控制這些因素的變化,達到進一步提高成果指標的目的。初步形成對發電企業經濟活動情況的全面認識。
包括電力產量完成情況分析和發電生產經濟指標完成分析兩部分,其中電力產量完成情況分析包括發電量完成情況分析和生產設備的利用效果分析;其中發電生產經濟指標完成分析包括廠用電率分析、供電煤耗分析,機組可靠性分析等。
包括經營情況分析、電價趨勢分析、電費回收情況分析、煤炭儲備與煤炭價格趨勢分析、資產經營情況分析、人力資源與勞動工資分析和資本性支出分析等。
包括電力需求分析和發電企業在市場所占份額及其竟價上網情況分析。其中電力需求分析是指電力企業的生產經營與其市場需求情況關系密切,因此,發電企業要時刻關注各行業的用電變化趨勢。進行用電形勢分析、潛在用電市場分析、市場預測,有利于安排生產、檢修、基建計劃。
總之,通過綜合計劃管理也可以把發電企業的決策、管理和操作三個層次有機地貫穿起來,形成有計劃、執行、檢查和反饋的閉環控制系統,這大大提高了發電企業計劃編制、執行、跟蹤、考核工作的有效性,增強了決策管理層對發電企業各項生產經營活動的控制作用。
[1]林俊,吳至復.一種新型的基于綜合計劃管理系統的績效評估模式[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2007(2):52-55.
[2]李歡.企業綜合計劃管理模式優化研究[J].管理工程學報,2007(9):41-44.
[3]林松濤,段榮華.綜合計劃管理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云南電業,2006(10):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