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強
(臨沂市恒源熱力有限公司,山東 臨沂 276004)
臨沂市恒源熱力有限公司是市區最早發展集中供熱的企業,目前承擔著城區500萬m2的供熱任務。由于供熱區域內以老樓房、舊建筑為主,大部分用戶的采暖系統都還是上供下回單管垂直串聯方式,既容易造成水力失調,導致供熱效果不均衡,同時也給供熱管理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個別用戶以種種借口拒交熱費、供熱管理人員無法進行停熱操作、循環水失水率高、熱費收繳率較低,這不僅嚴重影響到公司的生產運營,也不利于促進供熱市場化改革,維護供、用熱雙方的利益。因此,對既有建筑的采暖系統進行分戶控制改造,有利于用戶根據需要自行合理控制用熱、節能降耗,有利于供熱企業進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供熱質量。
供暖分戶控制改造,就是將原有樓房的上供下回單管順流式供暖系統,改造為各熱用戶獨立的按戶分環單獨控制的供暖系統,改造后每戶自成一個系統,有獨立的控制閥門,可獨立供熱或停熱,不受其他用戶停熱、供熱的影響,改造的同時,在每戶供熱入口處預留安裝熱計量表的位置。改造后,可以達到以下幾方面的效果:
1.1 通過改造實施有效的分戶控制,加大熱費收繳的力度,實行“誰交費、誰享受;用多少、交多少”的原則,使之用熱和用電、用水一樣簡單易控,開停自如,方便百姓,便于管理。
1.2 保證自覺繳費用戶的合法權益,斷絕不交費用戶的僥幸思想。同時有利于解決少數人不繳費、多數人受牽連的問題,有利于維護住戶及供熱單位的合法權益。
1.3 營造一種熱量是商品,交錢供熱,不交錢不供熱。
1.4 為供熱計量收費體制改革,由按面積計算熱費向熱計量收費過渡奠定基礎。
分戶控制與熱計量起到加強供暖管理,全面提高供暖水平,解決供、采暖雙方的矛盾,促進供暖收費的良性發展,達到更新陳舊供暖設施的要求。
2.1 推行分戶計量技術上可行
從系統調節角度看,由于加裝了各種計量儀表和溫控閥,系統水平失調和垂直失調得到有效控制,從而改善系統的水力和熱力工況,供熱效果得到改善。
2.2 供熱計量收費是供熱節能的有效途徑
分戶計量供熱節能效果明顯,減少了環境污染,減輕國家在發展經濟中能源方面的壓力。供熱計量收費是供熱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改革中的最終目標,是供熱收費機制改革的必要手段,是集中供熱全面上水平的重要標志。
2.3 室內改造要一步到位
現有建筑中老系統居多,如不經過改造并加裝熱量表、溫控閥,就不具備以熱量收費的條件。但把傳統的串聯管道改成并聯管道,對用戶室內設施、裝修破壞較大,基本需要重新鋪設,改造費用高,因此改造必須與分戶計量緊密結合,避免重復施工。
3.1 聯合用暖單位、物業小區,大力宣傳供熱分戶改造相關政策、法規等文件,廣泛宣傳分戶控制改造的目的、意義和相關事項,爭取用戶的支持和配合,確保改造工作的順利實施。
3.2 對供熱系統失調嚴重、采暖效果不理想和熱用戶室內采暖管道腐蝕嚴重、失水率高、難以維修的供熱系統以及收費率偏低的住宅小區,爭取先行進行改造。
3.3 對確定進行分戶控制改造的住宅樓,由專業技術人員根據用戶提供的樓房平面圖,實地勘測設計,制定改造的方案,做出改造預算,用戶同意后,簽訂分戶控制改造協議。
3.4 供熱改造工程承包單位負責施工質量和安全,應最大限度的減少因改造給熱用戶帶來的不便和損失,并且做到文明施工,按期完工,工完場清。
3.5 改造工程完畢后,由熱力公司進行檢查驗收。驗收不合格致使不能按規定時間供熱的,由改造工程承包單位向熱用戶承擔責任。
3.6 由工程承包單位對工程質量提供2個采暖期的質量保證,對人為損壞實行有償維修。
4.1 分戶供暖改造的原則
1)設計院統一制定規范標準、設計圖紙。
2)室外樓前管、樓梯間立管采用熱鍍鋅管或PP-R熱水管連接,使用聚氨酯硬質塑料保溫,外敷鋁箔保護層,各單元入口處設單元控制閥。室內采暖管道采用PP-R熱水管(ф25,2.0MPa)沿踢腳線敷設。
3)樓梯間入戶的供回水管道必須安裝鎖閉閥和球閥,以方便應急開停,閥后須預留熱計量表安裝間隔。
4)為避免水力失調、保證循環均衡,樓梯間立管采取上供下回(三根管)同程系統,設置自動排氣閥,且應排氣靈活、耐用。
4.2 室內系統的改造方案
1)分戶單管水平串聯順流式采暖系統
最經濟的一種供暖方式,一戶一塊熱量表和一個流量控制閥即可。水平串聯管道沿采暖用戶戶內周邊敷設,過門、洞處可用PP-R管埋設在樓板面層內。通過流量控制閥可以統一調節室內溫度。系統造價要比垂直單向順流式采暖系統低,管路簡單,無穿過各樓層的立管、設計制圖與計算簡單,施工安裝方便。但分室控溫比較困難。
2)分戶單管水平串聯加跨越管式采暖系統
一戶一塊熱量表和一個流量控制閥,每組散熱器上加設支管和溫度調節閥,管道敷設方式與單管水平串聯順流式采暖系統相同。通過流量控制閥可以統一調節室內溫度,而且通過支管上的溫度調節閥調節各室的溫度,從而達到分戶采暖、分戶控制、分戶計量、分室調節的理想采暖系統。因有跨越管,水平管的一部分水量通過跨越管與散熱器流出的回水混合,再流入下組散熱器,在相同的散熱量下,散熱器的出水溫度降低、散熱器中熱水和室內空氣的平均溫度差△t減小,因而所需的散熱器面積比順流式采暖系統要大一些。
對于以上兩種室內采暖系統我公司優先推廣使用第二種方案進行分戶改造,為下一步安裝熱量表、溫控閥奠定基礎。
在供暖期中,經過分戶改造后的樓房,常常出現頂層與底層溫度失衡現象。發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兩方面:
第一,在原來的系統中,供熱循環水從頂層向下走,每個樓層的暖氣片進水的溫度都是相同的,比如60℃,水溫從頂層向下逐漸降低,到底層的時候,暖氣片的進水溫度可能是45℃,在設計暖氣片的片數配置是根據這樣的垂直溫降理論進行的。當分戶改造后,作為頂層熱用戶,除第一組暖氣片的進水溫度達到原設計要求外,其它各組暖氣片的進水溫度都低于原設計要求,即散熱量都低于原來的設計。
第二,在原來的系統中,頂層用戶房屋頂上有一圈母管,分戶改造后被拆除了,相應的與改造之前比,室內的散熱面積減小了。由于上面兩種原因造成了頂層用戶室內溫度不達標。
針對這一問題我公司的解決方法有三種:
一是,根據上下樓冷熱的程度,逐一調節各樓層用戶的進口溫控平衡閥,以增大頂層用戶的流量,減小底層用戶的流量,達到熱量平衡的目的;
二是,加大整體的流量,緩解失調狀況;
三是,樓道內設置三根立管,兩供一回,讓供水管從頂層向下走,減小水力失調,對于有條件的用戶可以適當增加室內暖氣片。
總之,供暖系統進行分戶控制改造、實施熱計量收費改革,涉及熱用戶、供熱企業等多方面的利益,由于用戶室內裝修、改造費用、改造比例等多方面因素制約,改造難度大。由政府或供熱主管部門制定分戶控制改造管理辦法,對分戶控制改造積極引導、有效監督,提供改造獎勵資金,調動用戶改造積極性,促進集中供熱事業的良性發展。
[1]何采禮,李文強.多層住宅分戶采暖分戶計量的設計[J].
[2]蔡啟林.探討計量收費與改善系統水利工況[J].區域供熱,1998,4.
[3]石兆玉,主編.供熱系統運行調節與控制[M].清華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