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平,胡建平
(江西省分宜縣林業局,江西 分宜336600)
中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尤其是森林資源也較為富有,針對豐富的森林資源,就必須要做出科學地管理,針對不同區域的森林資源進行有效的規劃設計,這樣才能有達到一個可以持續發展的目標。為此,必須要針對區域特色,對不同區域的森林,進行設計、規劃、管理,通過詳細規劃設計與調查制定適合當地的森林資源規劃,這樣才能長期有效地發展。
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措施是以國有林業局、縣級行政區域或森林經營單位,包括國有林場、特定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等森林經營單位,通過科學的方法對森林資源進行調查,制定總體規劃與設計,從而促進森林經營的可持續發展目的。
針對森林資源規劃設計的調查的首要任務是對所管轄區域的森林、林地和林木資源的地理分布、林木種類、森林覆蓋率,結合當地的地理環境、市場經濟條件,并結合當地整個現有的森林資源經營管理情況,針對性地進行科學客觀評估,有效地制定出適合當地森林資源的保護、種植培養以及利用的章程與建議。建立和補充現有的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檔案結果,規定森林采伐限度,規范地建立林業工程規劃設計和森林資源管理的目的,同樣是結合當地經濟特色,制定出適合當地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和林業發展規劃,對現有的森林生態成效補償和森林資源資產化管理、提升和規劃森林資源經營有重要的參考性。
此項調查重點針對當地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社會經濟特色,林業資源產業在本地經濟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結合以前和現有的森林資源經營策略、林業生產經營策略和評估等多個方向的調查與探究。
作為在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中外業工作量最大的一個組成部分的小班調查,是森林資源二類調查、統計和經營、管理的基本單位。小班區劃宜采用自然區劃方法,能有效地制定并補充資源檔案,為調查工作提供方便。小班區劃條件同時兼顧資源調查和經營管理的需要。
專業調查是在二類調查中為完成某一個專項任務而進行的調查,主要有:生長量調查、更新調查、土壤調查、森林病蟲害調查、蓄積量調查、制表調查、立地條件調查等。注意與原森林資源二類調查小班界線的銜接及處理,如果是小班復位調查,應盡量沿用原有的小班界線。
4.1.1 小班直接目測法
通過組織技術人員進行小班目測法的培訓,能有效地對當地所有的森林資源進行準確的目測法。通過直接目測法,針對各類林種的類型,在規定范圍內進行小班劃分調查。
4.1.2 角規測樹法
把所需要進行調查的森林按照不同的林種、齡組進行區分。運用角規測樹法對相應面積中規定的林木胸徑的樹木進行觀測。收集好相關的數據后,結合先進的技術設備,例如GPS、掌上電腦、電腦等完善及補充原有數據并及時進行數據分析和整理。按照小班匯集過來的蓄積量匯總計算的總蓄積量與總體抽樣調查方法計算的總體蓄積量的比較,如果兩個分析數據的差異值在±1倍內的絕對誤差限時,即可判定由小班調查匯總的總蓄積量符合精度要求并以各小班匯總的蓄積量作為總體蓄積量。如果兩個數據對比差異在±1倍且沒有超過±2倍絕對誤差限的時候,就需要針對數據的不對稱進行仔細分析,分析出影響小班蓄積量調查精準度的原因,然后根據影響原因針對每一個小班蓄積量進行調整和修改到兩個總體蓄積量的差異值在±1倍的絕對誤差限范圍之內。運用計算機技術繪制特定比例的地形圖為基礎圖,其中包含所屬區域內的各類型的地貌、地形、建筑物、水域以及林班和小班注記。沒有辦法在地圖上進行標注的,需要以顏色區分進行小班標注。與此同時繪制特定比例的以基礎圖為底圖的林相圖。按照小班調查的重點用顏色區分,著色可以按優勢樹種、齡組、小班地形、地類、面積進行繪制。然后利用林相圖按相應比例縮小繪制森林分布圖。森林分布圖需要把小班進行相應的整合,大于規定范圍的需要按林相圖進行顏色區分。
4.1.3 樹木調查測定
可以根據當地林業的特點進行調查測定,使用胸徑測定對在調查范圍內的樹木的胸徑進行測定。使用樹高測定可以按當地的氣候和樹種進行樹高測定,傳統的樹高測定,有一定的局限性,使用傳統的測高器不能對整個森林進行完全調查,需要通過實測加目測的方法,利用測高桿進行實際測量,有局限的范圍應當使用目測法,兩個測量結果之和為全高。
中國現在的經濟已經高速穩步地發展,更多的高科技產品和高新技術已經開始在森林資源調查中得到廣泛應用,如GPS、計算機技術、電腦軟件以及掌上電腦已經逐步應用到森林產業的規劃建設當中,這些技術的應用,不僅給森林資源調查帶來了便捷,增加了數據的精準性,也大力推動了森林產業建設的穩步發展。林業部門的工作已經開始逐步改變了以前依靠圖紙、大羅盤的落后技術,使用GPS進行取代,不再依賴林班線區分每一個林班間的界線。不過,現在的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還在使用傳統的砍伐界線的方法,這樣的傳統方式,不僅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還加大了整個調查工作的難度和投入,沒有任何的實際意義。其次,森林中的動物增多,野生動物直接威脅調查員的人身安全,雖然調查員有意外保險,但是這些都只是補救的措施,對于此問題,需要轉變林業經營思路,改變現在的調查體制,才能解決存在的問題。再者,現在很多林區由于持續砍伐等各種因素,致使林相狀況不全、森林分布不均等問題出現,為了確保整個森林資源調查數據的準確性,建議需要進行調查方法的改進,建議使用遙感技術取代傳統的角規測樹法,從而確保整個森林資源調查的數據精準性。
現如今計算機技術高速發展,在森林資源調查工作上,如航天遙感技術無論從監測還是資源調查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隨著RS分辨率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提升外,尤其是星載和機載成像雷達的發展,波譜在現今的森林資源調查中也得到了相應的應用,結合RS的眾多功能全天候、多時段地對森林資源數據的收集和全森林的監測起了巨大的作用。利用更多的高科技技術,例如利用高清數碼相機結合共線方程全自動能運算和繪出小班甚至到單木的更為精準的監測數據。而且這類技術已經在我國得到了深入地探究與掌握,大有取代傳統的實地監測調查的趨勢。
現在急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向先進國家的森林資源調查技術學習,結合網絡通信技術,新建并完善適合當地森林經營的林業地理信息系統,實時進行數據更新和維護,以適應科學化、信息化經營管理的需要。林業地理信息系統的建立能大力推動我國的森林資源調查的進展。但鑒于目前專業技術人員的缺乏,數據采集工作量巨大,數據更新仍存在很大的問題。
為了更為有效地提高森林資源調查數據的精準度,就要克服現在通過遙感信息提取技術的進展緩慢的問題。此類問題,需要開發相應的以結構信息為主的智能化分類軟件。
利用更多高科技設備,結合當地林區調查樣板,利用航天技術提供的測量信息源,整合部分地面測量數據,實現地空多層級的數據收集,可以更為精準地提供更多精準數據,有效提升遙感應用效果。
要有效地開展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的工作,應該結合現有的調查結果,例如林相圖,此項工作對于森林資源在我國林業調查工作中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無論是在前期的調查方案的設計,還是在相關突發事件的預見性預案,都需要去進行精心安排與組織,同時,從領導到調查人員,必須統一思想,落實自身職責,做好培訓、檢查、驗收的三項工作流程。對于需要掌握的技術性問題,需要進行嚴格的培訓,培訓后嚴格按要求進行考核,選出具有代表的區域,進行野外試點工作,嚴格按照正規的工作章程和技術操作標準進行考評。在整個森林資源調查工作的過程中,質量檢查要及時跟進,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沒有達到技術標準的一律返工,一定要保證調查結果的準確度和先進性。
[1]吳昌春,張 冰.黑龍江省賓縣林業局森林資源現狀及經營利用對策[J].林業勘查設計,2010(1):89~90.
[2]石艷麗,劉兆軍.通溝林場森林資源現狀和經營對策[J].林業科技情報,2008(1):112~113.
[3]陳君元.森林經營類型劃分與經營措施差異的探討[J].森林工程,2009,25(1):17~20.
[4]熊奎山.幾種森林資源調查方法與實踐[M].蘭州: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