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琴,龐寶琳
(1.藍星環(huán)境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1318;2.中航復合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北京 101300)
農藥廢水是工業(yè)上難處理的廢水,農藥廢水的治理是目前環(huán)保工作的難點之一。在國內,農藥廠家大多建有生化處理裝置,但目前幾乎沒有一家能夠獲得理想的處理效果[1]。因此,對這類廢水的生化處理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在我國登記有效期內的有機氯類農藥原藥品種有:百菌清、三氯殺螨醇、硫丹、四螨嗪、四氯苯酞、林丹和三氯殺蟲酯。其中,百菌清、三氯殺螨醇產量較大,約占有機氯類農藥原藥總產量的90%以上[2]。我國百菌清農藥生產主要采用間二甲苯法[3],主要工藝過程和廢水產生如圖1所示:在百菌清生產過程中,排出大量含有無機氰、間苯二氰、對苯二氰、鄰苯二氰和苯甲氰等十余種有毒物質的廢水,根據對百菌清農藥廢水的了解,廢水中COD、氨氮、CN-含量高、pH值為11左右,屬于高濃度難降解工業(yè)廢水。農藥廢水對環(huán)境的污染非常嚴重,對農藥廢水處理也成為當今社會的焦點問題。除了提高回收利用率,從源頭上減少廢水的排放量外,農藥廢水的處理以往常用的方法有活性炭吸附法、濕式氧化法、溶劑萃取法、蒸餾法和活性污泥法等。但是,這些方法在工程的實際運行過程中都不能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且運行費用高,投資大[4],因此急需尋找一條農藥廢水處理的新途徑。

圖1 百菌清農藥生產工藝
針對百菌清農藥廢水特性,通過水質分析、調研和實驗研究,筆者提出了一套適合該農藥廢水處理工藝方法。
廢水首先要經過預處理,然后再進行生化處理。
百菌清農藥廢水首先進入均質調節(jié)池調節(jié)水量水質,生產發(fā)生事故時通過閥門切換將廢水引入事故池停留儲存,根據水質定量引入均質調節(jié)池稀釋后并入處理系統(tǒng)。原水 COD>2000mg/L,氨氮>1800mg/L,CN->1000mg/L,pH值為11左右。
廢水中氨氮、CN-含量高,故先進行預處理,采用蒸氨塔、吹脫塔、脫氰工藝,廢水中的各項指標可降至如下指標:COD<1500mg/L,氨氮<250mg/L,CN-<150mg/L,此時廢水中的各項污染物指標還是比較高,需要進入后續(xù)單元進一步處理。經預處理工藝單元后廢水水質如表1所示。

表1 經預處理工藝單元后廢水水質
由于廢水呈堿性,pH值在11左右,而且經過前段處理后廢水的溫度較高,故在中和調節(jié)池進行自然冷卻和中和處理,選擇硫酸作為中和藥劑,pH值控制在8.0~8.5之間。
中和池出水進入生化處理單元,生化處理單元由缺氧池和好氧池構成。缺氧池設置攪拌裝置,缺氧過程中溶解氧(DO)<0.5mg/L。該單元的作用是通過水解酸化菌的作用,使廢水中某些環(huán)狀、聚合的物質發(fā)生結構變化,降解為小分子、直鏈的易被微生物利用的物質,廢水的可生化性得到提高;同時原廢水中的一部分小分子被微生物攝食利用[5]。
缺氧池出水溢流至好氧池,好氧池分兩級進行,兩級好氧池的設計進一步強化廢水的生化處理效果,保證出水水質。在好氧池,通過大量需氧性微生物的攝食、分解作用,與廢水中的有機及無機懸浮物質、膠體物質形成絮凝體,把缺氧池出水中含有的污染物進一步進行吸附、絮凝及分解[6]。好氧池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回流比控制在1∶1。
廢水中氨氮的脫除是在硝化和反硝化菌參與的反應過程中,將氨氮最終轉化為氮氣而將其從廢水中去除的過程。硝化和反硝化反應過程中所參與的微生物種類不同、轉化的基質不同、所需的反應條件也不相同[7]。
2.4.1 馴化期
為適應馴化階段,用百菌清原廢水置換缺氧段上清液,向其中加入適量營養(yǎng)元素,每天置換1次,攪拌時間為24h;用缺氧段上清液置換好氧段上清液,向其中加入適量營養(yǎng)元素,每天置換1次,曝氣時間為24h。
2.4.2 調試期
按照流程的方向(缺氧段—好氧段),逐漸調高置換上清液水量,并停止投加營養(yǎng)物,使微生物依靠廢水中有機物進行生長。缺氧池攪拌時間為24h,好氧池曝氣時間為12h,每日進行1個序批次。
2.4.3 穩(wěn)定運行期
由于廢水中氰類物質對微生物的抑制,調整為將好氧段出水與農藥原水以1∶1比例配比加入到缺氧段,模擬混合液回流。此操作的優(yōu)點有兩方面:一是對農藥進水起到稀釋作用,降低微生物處理負荷;二是通過回流將好氧段硝化產生的NOx--N回流至缺氧段,從而使反硝化菌利用原廢水中的有機碳作為電子供體,將NOx--N還原成氮氣,以達到降低COD和脫氮的作用[8]。
缺氧池攪拌時間為24h,好氧池曝氣時間為12h,每日進行1個序批次。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驗,出水COD 保持穩(wěn)定[9]。
經過長期實驗,各階段去除效果如表2所示。

表2 百菌清廢水A/O單元COD去除情況
經過生化處理后的廢水在沉淀池進行固液分離,二沉池的沉淀污泥通過污泥回流泵打回到缺氧池[10]。缺氧池和好氧池沒有采用傳統(tǒng)的活性污泥,而是添加高效微生物專用菌及活性炭作為固定化微生物載體,強化了生化處理效果[11]。而且采用的高效微生物能適應廢水中一定含量的有毒物質,適應廢水水質突變,抗沖擊性強,去除廢水中難分解的化學物質能力強。系統(tǒng)中添加的微生物菌群,可以采用商品名為HSBEMBM的市售制劑,包含來自50個屬的105種微生物[12~15]。
整個百菌清農藥廢水處理工藝流程如圖2所示。

圖2 百菌清農藥廢水處理工藝流程
本技術是提供一種百菌清農藥廢水的處理工藝,廢水首先要經過預處理,然后再進行生化處理,最終達到國家一級排放標準,減輕水體污染,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同時降低了污水處理成本,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長遠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效應。
通過本技術,可解決百菌清農藥廢水難處理的問題,同時采用生物處理技術,可降低處理成本,具有處理穩(wěn)定性和可操作性,緩解企業(yè)面臨的環(huán)保壓力,提高企業(y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企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
[1]矯彩山,彭美媛,王中偉,等.我國農藥廢水的處理現狀及發(fā)展趨勢[J].農藥,2007(2):11~13.
[2]鄭麗茵.有機磷農藥生產廢水處理工程實例[J].寧德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1):23~24.
[3]邱宇平,陳金龍,張全興,等.農藥生產廢水處理方法與資源化技術[J].環(huán)境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2003(9):54~56.
[4]劉福達,何延青,劉俊良.電化學法預處理高濃度農藥廢水的試驗研究[J].中國給水排水,2006(9):20~22.
[5]朱 偉.農藥工業(yè)三廢處理技術的現狀與進展[J].化工環(huán)保,1992,12(6):336~340.
[6]張雨風,許淑娟.唑呀威生產廢水治理研究[J].農藥,1997,36(1):19~21.
[7]翟福平,張曉健.氯代芳香族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性研究進展[J].環(huán)境科學,1997,18(2):74~78.
[8]劉紹從.我國農藥現狀分析[J].市場縱纜,2006,32:8~10.
[9]陽春河.新藥創(chuàng)建、環(huán)境保護與結構調整[J].農藥,2000,39(1):1~6.
[10]凌世海.我國農藥加工工業(yè)現狀和發(fā)展建議[J].農藥,1998,38(10):19~24.
[11]陳東海,操慶國.中國農藥廢水處理技術現狀[J].北方環(huán)境,2004,12:43~46.
[12]張一賓,張懌.農藥生產與合成[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1997.
[13]胥維昌.我國農藥廢水處理現狀及展望[J].化工進展,2000,19(5):18~23.
[14]侯紀蓉,張雨風.我國農藥工業(yè)三廢治理方法[J].化工環(huán)保,1998,18(2):82~85.
[15]華小梅,江希流.高效微生物在農藥廢水治理中的應用[J].污染防治技術,1999,12(3):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