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方發
(四川省冕寧縣林業局,四川 冕寧 615600)
冕寧縣林業用地面積369036hm2,其中:有林地153354hm2,疏林地1874hm2,灌木林地132392hm2,未成林造林地5301hm2,活立木蓄積15617909m3;植被主要有亞熱帶干性常綠闊葉林、云南松林、暖溫帶闊葉林和針闊混交林,溫帶暗針葉林,杜鵑、冷(云)杉、箭竹混交林,以及亞熱經濟林,全縣森林覆蓋率56%。冕寧縣林業科技工作主要承擔著林業生態建設與產業發展的科技支撐與相關技術推廣。當前全縣林業系統現有職工356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有143人,技術力量比較雄厚。全縣設有5個基層林業站,1個縣林產公司,1個自然保護區,1個森林公安局。這些機構和人員在林業科技推廣工作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冕寧縣是林業大縣,但目前還不是林業強縣。林業生產大部分還延續著傳統林業的種植和經營模式,不僅繁衍周期較長,而且生命強度低,抗逆性能差,產出率低下。隨著林業科技的不斷飛越發展,要進一步發展現代林業,一方面必須要有新的品種或者新的林業科學技術來支持,進而提升林業產品的質量。另一方,林業科學技術的推廣又能有效提升林業產品的產出,為全縣林業發展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對林業發展環境進行改善,對林業產業結構進行科學合理的優化。
林業生產過程中必然會受到各種自然災害的影響,而且面臨林業產品成活率低、授粉率低、水腐爛根、光合作用不足等等各方面的問題。傳統林業粗放型管理模式也無法準確地控制林產品生產過程中的水分、溫度、養料與日照情況等等。通過林業科技的推廣,能將粗放型管理模式逐漸向集約型管理模式轉化,進而讓各級林業管理更加信息化、科學化。隨著林業科技的推廣,各級林業管理都將逐步實現自動化、數字化、精密化,更加準確地掌握林園的溫度、水分、養分、光合作用情況等等,實現在線測量,及時調控,并精確地掌握與分析林產品生產過程中的某個階段需要的什么樣的環境以及肥料的供應種類與數量,對所缺乏或者過剩的元素進行有效調節,進一步提高林業管理人員在管理環境中的針對性和科學性。
另外,加強林業科技推廣實現了林業數控化管理,能讓林業實現可持續發展。例如:生態系統修復技術、荒漠化防治技術、有害生物防控技術、濕地生態系統保護技術等等,通過林業科學技術推廣能充分利用自然生態環境,讓自然環境與經濟發展相輔相成,從而讓自然環境與經濟發展實現統一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傳統的林業管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比較大,尤其是工作重復性與不可控制性較高。通過林業科技推廣,能有效降低工作強度,對其重復性進行有效的控制,從而增強林業經營管理的實踐操作力度。傳統林業管理人員通常以自身經驗進行判斷與管理,缺乏科學依據。但是在林業科學技術的引導下,能引入更多具有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的林業高新技術人才,為冕寧縣林業補充新鮮血液,進一步提升全縣林業科技推廣體系建設的整體水平。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的意見》和黨的十八大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冕寧縣應搶抓時機,主動制定林業科技推廣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充分利用國家對林業的扶持政策,切實開展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力度,對林業科技推廣職能作用進行強化,努力發揮現有人才基礎優勢,進一步構建冕寧縣林業科技推廣體系網絡。立足冕寧的林業實際情況,不斷加強科技隊伍建設。各級領導與廣大林業科技人員要堅持將“加快林業生態建設,打造林業經濟強縣”作為奮斗目標,廣大林業科技人員應實行包鄉、包村、包戶,掛片負責,使全縣平均每10000人具有林業科技人員4人以上,并使這支隊伍成為全縣林業科技傳播的活躍力量,將自身當做林農發家致富的貼心人。在縣林業科技推廣站成立林業科技服務中心,各鄉林業站建立林業科技服務站,各村落實林技員,實現縣、鄉、村三級林業科技服務網絡。冕寧林業系統143名科技人才是全縣林業科技推廣的主要力量和重要財富。必須加強對他們的培訓力度,為他們提供學習和經驗交流的平臺,使他們能相互學習,相互借鑒,進一步掌握現代林業發展的相關技術。在國家與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積極開展林業科技幫扶結對子活動,實現“一幫一”的目標。技術人員可以切實到林業大戶掛點指導,尤其是一些積極性比較高、規模較大的林業龍頭企業和專業戶需要重點幫扶。要在相關科技活動與實踐過程中,培養更多科技技術強硬的技術骨干,進一步提升冕寧縣林業科技站的整體服務質量。
2012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持續加大農業科技投入,確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進一步強調了公共財政的主導作用,縣級政府要明確自身的投資主體地位,要從財政渠道上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用于林業科研項目的推廣,進一步滿足林業科技推廣所需要的經費。近年內,要積極爭取在縣城和瀘沽地區建立一些林業實用技術試驗基地,并與知名專家、學者合作,通過科技上的共同研究實現攻關。并通過積極參與林業科技項目相關研究活動,讓一些優秀的林業技術人才脫穎而出,進而為冕寧縣林業科技推廣提供更為有效的技術支持,加快林業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速度。
冕寧縣需要把加強科技服務的普及率當做重點工程來抓來做,對當前的服務形式進行創新,進一步滿足廣大林業種植戶的實際需要。積極開展科技推廣服務活動,將目前比較先進的林業生產管理技術,切實傳授給廣大林農。林業生產是冕寧縣主要經濟力量之一,冕寧縣林業科技推廣工作需要在縣級相關部門的支持下,與縣職業技術學校進行合作,也可通過開辦農民夜校,開展科技下鄉、科普宣傳月等等形式,在縣內積極舉辦林業科技培訓班,讓更多林業種植戶參與到培訓活動中來。另外,針對已經參與到技術培訓的農戶,要重點派遣專業技術人員上門服務,讓基層農戶的實際需求與技術人員的服務實現有機的統一。
林業科技推廣工作中,林業生產示范基地是主要的內容,能有效提升對林業科技成果的認識力度。只有做好林業示范基地,讓廣大林業產業戶能親眼看到林業的經濟效益與生產效益,才能促進林業科技推廣工作在冕寧更好地開展。縣林業局要建立一個多部門統籌的合作報務機制,將縣域內的林業科研工作、林業科技推廣與林業經濟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將符合本縣實際的林業科學技術積極快速地進行示范推廣。每一項林業重點工程建設,林業科技人員都應建立一定數量的基地,進行示范,確保工程建設質量。
林業產業發展的最終產品還是要利用市場來進行消化。若要實現全縣林業集約化、產業化經營,充分發揮林業自身優勢,提高林業產業經濟效益,必然要依靠市場經營組織模式來推動。通過市場進行正確的引導,能讓林業科技推廣工作進一步將林業科技成果滲透到林業生產經濟的每一個環節當中。因此,林業科技推廣要注重市場建設,要積極配合市場、適應市場的需要,通過市場引導林業科技向正確的方向發展,同時將科學栽培、加工、保險等等技術運用到林業生產的全過程中,最終讓林業科技向效益有效轉化。
冕寧縣林業科技推廣體系建設工作要與當地林業生產實際情況結合起來,與適應新時期林業發展和全縣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需為目標進行建設。隨著時代的發展與科學技術的更新,工作思路也必將有對應的調整。而現代林業科技推廣工作,還需要重視信息化方面的建設,進一步提升林業科技推廣的效率,為社會發展提供更好的林業服務。
[1]朱云輝.加強孟連縣林業科技推廣工作思考[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12(1).
[2]邵莉莉,張宏霞.淺談林業科技推廣在生態林業建設中的作用與對策[J].甘肅農業,2011(4).
[3]趙正興.林業科技推廣途徑簡析[J].中國林業,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