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義,王洪波,夏旭蔚
(國家林業局華東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浙江 杭州 310019)
林地既是森林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林木及林內野生動植物生長的載體,是林業生產發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依托基礎,對于生物多樣性保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保障木材及林產品供給,維護國土生態安全中具有核心地位,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中具有特殊地位。筆者通過對將樂縣林地保護利用的現狀、特點進行分析,提出了林地保護與利用的措施。
根據2010年林地落界數據統計,將樂縣全縣林業用地面積197165.92hm2,占土地總面積的87.97%。有林地面積178597.91hm2,疏林地面積302.37hm2,灌木林地面積4095.86hm2(其中國家特別規定的灌木林地面積3461.02hm2),未成林造林地面積10730.20hm2,苗圃地面積14.32hm2,無立木林地面積3008.70hm2,宜林荒山荒地面積416.56hm2。森林覆蓋率81.23%,森林蓄積量1926.78萬m3。
將樂是福建省重點林區縣,林地占土地總面積比例高,全縣林業用地面積197165.92hm2,占土地總面積的87.97%,比省平均數75.30%高出12.67%;森林覆蓋率81.23%,比全省森林覆蓋率高出16.91%。
將樂縣現有公益林面積50642.31hm2,占林業用地總面積25.69%。公益林主要分布于龍棲山自然保護區、金溪干流兩岸及池湖溪、安福口溪、龍池溪、常溪、將溪、漠源溪、賴地溪、鄧坊溪8條一級支流源頭20km內匯水區,高速公路兩側、省道兩側、自然保護小區、高山陡坡與生態脆弱地帶,以及國防軍事禁區內。通過公益林區劃界定,有效保護了生態環境脆弱地區的森林植被,改善了生態環境,增加了林農收入,優化了經濟社會發展環境。
近年來,將樂縣城鎮化、工業化發展十分迅猛,各項建設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工業園區、城鎮、道路、電力、水利、旅游等項目建設用地將在短期內保持較大的需求,由于將樂是個“九山半水半分地”的林區縣,耕地資源十分有限,加之國家對耕地保護力度的加大,大量項目用地向林地轉移,據統計,2001~2005年,將樂縣經審核林地面積只有473.58hm2,2006~2010年經審核林地面積達621.72hm2,增長了31.28%。因此,林地既要承擔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生態需求任務,又要承擔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用地需求的任務,林地保護與利用的矛盾突出。
由于森林資源培育周期長,見效慢,風險高,因此地方政府投資林業保護林地的積極性不高,投入少。全縣現有基層林業站12個,工作人員共64人,平均每個林業站5人,平均每人管理林地面積3080hm2,人員少、工作量大、林地管理人員缺乏,特別是一線林地管理人員缺乏,導致林地管理效果受影響。林地保護利用工作仍然面臨艱巨任務。
由于缺少統一規劃,不合理征占用林地破壞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事件時有發生,同時存在林地管理無法做到統籌規劃、定額管理、定量控制、限量使用等問題。隨著將樂縣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如何依法保護和合理利用林地資源,已成為當地林業主管部門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所以,林地管理也迫切需要一個統一的規劃,依法履行林地資源管理,科學合理地規劃林地保護與利用,保障林業可持續發展和國土生態的安全,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共贏。
根據《福建省林地保護利用規劃(2010-2020年)》分解到將樂縣的規劃指標為控制依據,結合將樂縣經濟與社會發展對林地的需求,制定如下規劃目標。
(1)林地總量基本穩定。到2020年,林地保有量為195339.66hm2以上,比期初減少1826.26hm2,林地面積占國土面積的比重保持在87.16%;
(2)森林保有量略有減少。到規劃期末,森林保有量178693.27hm2,比期初減少3365.66hm2,森林覆蓋率達到79.73%;
(3)項目建設占用征收林地規模得到控制,到2020年全縣占用征收林地面積嚴格控制在省市下達指標范圍內;
(4)林地生產率明顯提高。現有林地生產率為130.09m3/hm2,通過封山育林、幼林撫育、低產林改造等措施,規劃到2020年,全縣林地生產率達到150.65 m3/hm2以上,提高20.56m3/hm2以上;
(5)重點公益林地保持不變,重點商品林地適度增加。
堅持全面保護與突出重點相結合的原則,根據生態脆弱性生態區位重要性及林地生產力等指標,結合將樂實際,對林地進行系統評價定級,將林地劃定為4個保護等級,實施林地分級保護管理。Ⅰ級保護林地面積16339.35hm2,主要包括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和緩沖區的林地,具體有龍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玉華洞風景名勝區的核心區;省政府批準劃定的Ⅰ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林地。Ⅱ級保護林地面積31988.66hm2,主要包括天階國家森林公園,將樂縣金溪省級森林公園、龍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實驗區;除I級保護林地外的國家級公益林地;省政府批準劃定的Ⅱ級水源保護區林地,具體有將樂縣第一水廠、第三水廠、下村水廠、蘆前水庫二級水源保護區、下村水廠準保護區范圍。Ⅲ級保護林地面積67125.05hm2,具體有金溪河兩岸2km以內,為平地的向外延伸2km,為山地的向外延伸至第一重山脊的林地,除Ⅰ、Ⅱ級保護林地以外的公益林地,重點商品林培育基地,鐵路、高速公路兩旁100m以內,為平地的向外延伸100m,為山地的向外延伸至第一重山脊的林地。Ⅳ級保護林地面積81712.86hm2,主要包括未納入上述Ⅰ、Ⅱ、Ⅲ級保護范圍內的各種林地。
Ⅰ級保護林地實行全面封禁保護,禁止生產性經營活動,禁止改變林地用途;Ⅱ級保護林地除必需的工程建設占用外,不得以其他任何方式改變林地用途;Ⅲ級保護林地嚴格控制征占用林地,適度保障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和城鄉建設用地,從嚴控制商業性經營設施建設用地;Ⅳ級保護林地實行一般性保護。
通過25°以上的坡耕地實施退耕還林、廢棄礦山治理、廢棄山區村及村中空閑地整治恢復林地,非規劃林地造林等積極補充林地;加強綠色城市、綠色鄉鎮建設增加城鎮的森林綠量。到2020年將樂縣補充林地面積為359.44hm2,從而達到林地保有量目標。
《全國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指出“地方各級政府主要負責人要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林地保護管理負總責。把規劃確定的森林保有量、征占用林地定額作為地方各級政府森林資源保護和發展目標責任制考核的重要內容”。無論是從落實《全國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綱要》的高度出發,還是從振興將樂縣的區域經濟出發,都應該高度重視林地保護管理工作,要明確政府行政一把手是保護森林資源的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為主要負責人,林業主管部門一把手為直接責任人,實行任期目標管理,建立并落實考核體系和考核辦法。
充分利用林地保護利用檔案與“3S”技術相結合,以數字影像信息為主要技術手段,實現森林資源分布“一張圖”、森林資源數據“一個庫”、森林資源管理“一個系統”的目標,探索建立森林資源“一體化”監測體系,實現林地保護數據庫的更新,實現森林資源動態監管,及時發現、糾正和處理違反規劃的行為。
[1]吳國欣,秦旭東,李曉勇,等.廣西羅城縣林地保護與利用情況初探[J].廣西林業科學,2013(42):99~100.
[2]福建省人民政府.福建省林地保護利用規劃(2010-2020)[R].福州:福建省人民政府,2011.
[3]廖建偉,葉慧群,胡則良,等.遂昌縣林地保護利用現狀及實施規劃的保障措施[J].綠色科技,2011(6):108~109.
[4]潘開芬,何育明.興仁林地保護利用規劃[J].中國林業,2012(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