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毅
(黑龍江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黑龍江 哈爾濱150000)
在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不斷深入下,我國水里系統已經建成了地下水監測站24417 處,初步形成了覆蓋全國的地下水檢測站網。 利用地下水監測工作,避免地下水過量開采、地下水污染等問題的發生,進步科學管理我國地下水資源。 在目前的地下水監測工作中,還需要加強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完善與落實,為科學開采地下水、加快地下水超采整理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 受我國地下水監測工作起步晚、借鑒經驗少等因素影響, 我國地下水監測工作中仍存在諸多的不足與問題,嚴重制約了我國地下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因此,本文對我國地下水監測工作現狀及對策進行了分析與論述,以此明確我國新時期地下水監測工作重點與方式,促進我國環保工作腳步的加快。
地下水是生態環境的重要構成、是我國城鄉地區及農業用水的重要水源。為了滿足我國現代環保工作需求、加強對地下水的監測,我國在2010 年開始籌建國家地下水監測站網。經過近三年的建設,我國地下水檢測站網已經取得初步成就。在我國現代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地下水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但是由于我國地下水監測起步較晚,站網建設中仍存在漏洞。而且,相關法律法規也不健全、管理與執行也存在不足,造成了我國地下水監測管理工作的現狀及問題。 為了加快我國地下水監測體系的建立與執行、加快我國環保工作的開展,我國必須加快地下水監測體系的建立。 以完善的地下水監測體系,促進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有效開展。
針對我國地下水監測站網建設現狀,我國環境監測部門及水利部門應加強溝通與聯系。 以地下水監測站網的完善,提高我國對地下水監測的能力,強化對各區域地下水的監測,避免突發或緩慢污染問題的發生。通過對我國地下水系統的勘探、科學確定監測站點,以此滿足現代環保工作需求、滿足對地下水監測工作需求。
在現代地下水水質監測中,生活污水及工業污水是影響地下水水質的主要因素。為了保護地下水資源、保護地下水水質,在我國地下水監測工作中應針對地表水對地下水的影響,強化生活污水及工業污水的排放監測。通過對工業園區、城市污水排放點的監測,規范并指導污水處理及排放工作,為降低地下水污染奠定基礎。
在我國現代地下水水質監測中,來自農業、畜牧業生產的污染是地下水污染的重要來源。針對我國現代地下水水質監測站點設置現狀及站網完善情況,我國在強化地下水監測工作強化的基礎上,還需要加強農業及畜牧業污染源的控制。通過農業、化肥、飼料使用規范的完善,牲畜糞便排放的規范,減少地表化學污染物質等對地下水資源水質的影響,為我國地下水資源保護奠定基礎、為我國地下水監測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
在現代信息化技術及科技自動化技術的發展中,我國地下水監測站網的建設中應加快相關技術的應用。 利用信息化技術及自動化技術,將各站點監測信息匯總至地下水監測信息中心。 通過專職人員對信息的辨別、監測軟件中超警戒線數據的設置,及時提醒監測人員水質變化情況,利用地下水在線監測系統及自動化技術,提高我國地下水監測能力,為預防地下水重大污染事故的發生奠定基礎。
針對地表水對地下水污染的情況,我國必須加快地表水及地下水同一規劃監測體系的建立。 通過完善地表水、地下水監測站網及在線信息化系統,加快我國水環境資源監測能力的強化、加快我國地下水監測站網的完善,為促進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 針對地表水污染對地下水直接、間接污染問題,我國應加快綜合水資源現狀監測系統的優化。針對地表水流向、流域水資源現狀,建立統一的地下水、地表水監測體系,以科學的監測站點設置,強化監測能力及監測水平,促進我國環保工作的有效開展。
在我國地下水監測站網的建設中,一部分監測站點引進了國外先進技術,另外一部分采用國產設備與技術。 在對監測站點數據及使用維護情況的總結中,國產設備與技術較國外先進技術仍存在加大的差距。 這一差距的存在,嚴重制約了我國地下水監測工作的開展。 因此,我國科研院所、高校應加快地下水監測技術的攻關,加快相關人才培養。 通過人才培養及技術攻關活動的有效開展,為我國地下水監測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礎,為我國高新技術國產化、技術先進性奠定基礎。
在地下水監測系統中,監測設備的檢修與保養是保障監測數據準確性的關鍵,是現代地下水監測體系運行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因此,我國地下水監測工作中必須加強監測設備的檢修與管理。根據設備的實際情況、常見零配件故障,采用預防性養護理念進行地下水監測設備的檢修與養護。 通過建立維修記錄,了解地下水監測設備常見故障及易損部件。 根據故障發生周期及易損部件的使用壽命,提前進行養護與維修,避免設備故障對監測工作的影響,保障地下水監測數據的準確性。
受地下水監測設備檢修、監控管理等工作地點特殊性影響,許多相關人才不愿意從事該項工作。 因此,我國地下水監測工作中需要加強相關薪資福利體系的建立。 同時,通過地下水監測人才引進及人才培養體系的完善,提高地下水監測人員的技術水平及職業道德,為新時期社會主義國家環保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 在人才引進中,需要明確相關人才的技術要求及基礎要求,以此保障地下水監測工作的有效開展。同時,針對一年四季地下水污染情況的變化,科學設計人才培養培訓計劃。 在地下水變化較小時期開展培訓工作,為我國現代地下水監測工作的有效開展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在我國現代社會主義國家建設中,環保工作是經濟發展及國家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由于我國地下水監測工作起步較晚,我國地下水監測體系及站點建設仍需完善。 針對現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發展中地下水資源利用、保護需求,我國必須加強地下水資源的監測。以站點建設、人才培養等工作的開展,提高我國地下水監測能力。同時加強監測體系、設備的維護與管理,加強相關法律法規的健全與執行,以此實現我國新時期環保工作建設需求。
[1]成輝.我國地下水監測現狀及技術發展展望[J].水資源監測與利用,2012(11):51-52.
[2]劉銘.我國地下水資源利用現狀及監測需求的分析[J].水利水電資源信息,2012(04):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