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林 喬延芹
(1.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山東 濟南 250014;2.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山東 濟南 250100)
景觀工程是為了實現景觀建成環境而在對各類景觀資源保護與利用的基礎上,經景觀策劃、景觀規劃、景觀設計等規劃設計手段,景觀建造等工程手段的技術流程,其中包含總體布局、道路系統設計、豎向設計、綠化種植設計、基礎工程設計、建筑與構筑物工程設計、水景工程設計、鋪裝工程設計、小品工程設計等多種技術類型。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掌握各類景觀工程的施工工藝及方法,具備獨立承擔各類景觀工程的組織施工及管理的能力。同時結合實踐性的方案設計,使學生由淺入深的掌握景觀工程施工圖的設計方法,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出具有一定素質的環境景觀設計人才,為從事景觀的專業設計打好堅實的基礎。
教學難點:景觀工程理論較多,相關理論涉及面廣;教學難點是景觀工程設計的相關概念,景觀施工圖設計的步驟及內容。教學重點:通過對景觀工程設計原則、設計步驟、設計方法的講解,使學生能夠在設計理論的指導下完成項目設計。
理論講授:系統講授景觀工程設計的內容及方法,并示以大量的圖片范例加以闡述說明。
實踐考察:結合理論進行實例考察,了解景觀工程設計的內容,為課程設計做好準備。
課題設計:在實踐考察的基礎上,做出某一區域的景觀工程施工圖設計。
傳統教學法以老師理論講授為主,學生被動接受老師所講知識。學生不了解自己所學知識哪些是社會市場所需能轉化為產品的,哪些是為理論研究作基礎的,因而學生學習自主性欠缺。但老師所講受知識系統性較強,對基礎知識的理論把握性較大。
項目教學法要求學生在自主完成規定項目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學生自己摸索總結經驗,從而提高自身技能。知識不是教師給予的,而是在實踐中自己發現的,因而學生的學習興趣較高,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具有很高的實踐性、自主性、綜合性和評價性。
項目教學法需要學生大部分時間在課外完成,因此學校認可是實施的前提。
景觀工程包括景觀建設的工程技術和造景技藝、造型藝術和工程設計原理等方面內容,涉及面廣、項目繁雜。但學生接觸社會少,尋求項目時往往得不到甲方信任。得到項目后,項目過大,不能在課時范圍內完成,項目過小不能讓學生所學知識完整表達,因而選擇合適的項目是教學法實施的基礎。
學生初次學習課程,不知從何處下手。指導老師需要從側面引導輔助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比理論講授復雜的多。因此老師的素養、知識面等是項目實施的調節劑。
在尋求項目及與甲方交流的過程中,學生遭拒的機率很大,學生必須具有樂觀向上的學習態度、良好的心態及積極的學習風貌,這些是項目教學法實施的關鍵。
項目教學法在本課程中的應用分六個步驟:分組、工程項目的選擇、基礎資料的調查、項目設計目標與原則的確定、項目構思和成果應用、項目評估。
在老師指導下,上課初期,學生根據興趣愛好及平時表現自主組成團隊,全班分成4至5個團隊,各團隊推薦出負責人以協調各個同學間的分工。每個學生的任務在團隊中相對獨立,出外作業時團隊內密切配合,協同作戰。
景觀工程包括四類園林建筑、園林小品、仿古建筑、綠化工程。內容涵蓋建筑工程、道路工程、綠化工程、土方工程、小品工程等。
景觀工程項目包括建設總項目、單項工程、單位工程。建設總項目是指在一個場地上或數個場地上,按照一個總體設計進行施工的各個工程項目的總和。單項工程是指在一個建設項目中,具有獨立的設計文件,竣工后可以發揮生產能力或工程效益的工程。單位工程是指具有單列的設計文件,可以進行獨立施工,但不能單獨發揮作用的工程。它是單項工程的組成部分。
項目選擇時一般從居住區綠地景觀工程、街頭綠地景觀工程、廣場綠地景觀工程、道路綠地景觀工程、小游園綠地景觀工程或單位綠地景觀工程等中選擇。
基礎資料調查包括自然地理調查、氣候調查、降水量調查、土壤調查、植被調查、居民調查、社會調查和周邊環境調查等,調查以表格的形式,成果往往以現狀圖的形式出現。
項目設計目標:一般將景觀環境形象、環境生態綠化、大眾行為心理三個景觀因子之間的有機協調,并將如何處理、完善三者關系作為規劃目標。
項目設計原則:一般將自然優化—生態保護原則,全面規劃、分期實施的整體優化原則,個性原則,生態、社會、經濟三大效益相結合的原則作為設計原則。
項目構思一般包括總體布局、功能設計、景點設計、道路鋪裝設計、綠化設計、專項設計等方面的構思。
成果以圖紙與文字說明的形式展現。階段劃分為總體規劃階段、詳細設計階段、施工階段。
總體規劃階段成果:包括總體布局圖、功能分析圖、現狀分析圖、景觀規劃圖、道路交通規劃圖、綠化規劃圖、給排水規劃圖、電力照明規劃圖、重要節點設計圖及各類專項設計圖。
詳細設計階段:在總體規劃指導下達到修建實施深度。圖紙一般包括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大樣圖。涵蓋地形設計、放線設計、植物設計、鋪裝設計、水體設計、土方設計、管線設計等。
施工階段:包括施工組織設計、新工藝流程等。
最終項目成果評定根據專業評分標準,有項目甲方代表及學生評委組成專家組,專家組成員采取無記名投票的方式對每件作品進行打分,去掉一個最高、一個最低的平均值為本件作品的最終基礎分。以此為基礎,學生組成員再對本組成員分別打分,排出名次,第一名與最后一名分值最多差3分。這種評估形式保證了成績的公正性。
項目教學法以項目實例為課題,將同學分組,用團隊精神激勵學生,提高了學生的團隊意識與協調能力,作品完成后,模擬社會上項目評審會的方式,學生能夠提前了解設計評審過程。與傳統教學法相比,項目教學法由于是學生自主尋找項目、完成項目,故學生參與性強,氣氛活躍,通過上課前后的比較,學生的自信心增強,語言表達能力增強,學生學得知識扎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