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楊明
(榮縣東佳鎮綜合農業服務中心,四川 榮縣 643112)
綠色蔬菜是按照綠色食品生產標準,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從農田生態系統的總體出發,在合理選擇蔬菜基地、加強植物檢疫和創造有利于蔬菜生長的良好生態環境的基礎上生產出的安全和營養雙重質量都達到綠色食品標準要求的獲得國家綠色食品標志認證的蔬菜產品。綠色蔬菜生產不僅要在基地生產條件、科技水平、資金保障等方面提高“硬實力”水平,還要通過生產者完善的質量控制與組織管理提高“軟實力”水平,才能保證綠色蔬菜食品的質量穩定,滿足社會需求,提高綠色蔬菜食品在國內外市場的知名度和占有率,并取得長期可靠的市場信用,從而促進綠色蔬菜產業快速健康發展。食品質量安全是當前老百姓關注的焦點。也是各級政府常抓不懈的工作重點之一。作為日常餐桌上的主要食品,我國綠色蔬菜基地發展越來越快,規模化、設施化水平越來越高。但是,在蔬菜產品的生產、銷售過程中,在利益驅使下,蔬菜基地往往容易一味追求產量和外觀,放松內部生產管理,忽視生產質量控制,造成蔬菜產品內在質量不穩定,帶來食品安全隱患,給食品質量追溯造成困難。
因此,建立完善的質量控制與組織管理體系,不僅是蔬菜食品安全的要求,也是生產經營者自身發展的需要。
綠色蔬菜基地的生產和技術條件,是質量控制與管理的前提和基礎。要按照《NY/T-2012綠色食品 蔬菜行業標準》完善綠色蔬菜基地的生產、技術條件。要根據綠色蔬菜基地的生產和技術條件,制定規范的《綠色蔬菜種植技術規程》。
1.1 合理布局,選擇無污染的自然栽培環境
潔凈的自然栽培環境和安全無污染的生產過程是生產綠色蔬菜的基本保證。綠色蔬菜基地建設應統籌規劃,合理布局,選擇在大氣、水體、土壤中的有害物質含量在國家標準以下,遠離工廠、礦區和城鎮的鄉村建立綠色蔬菜生產基地。要符合綠色食品生產《NY/T 391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準》。
1.2 完善生產設施
要因地制宜,實行蔬菜的設施化栽培。設施栽培是在相對可控制的條件下進行的蔬菜生產,可以實現生產的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和工廠化。
1.3 選擇蔬菜品種
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栽培季節、栽培方式及市場需求,選擇適應性品種和高產優質抗(耐)病蟲的品種。選用抗(耐)病蟲的蔬菜品種,可減少或避免某些病蟲害的發生,減少農藥的施用和污染,是最經濟、最符合綠色蔬菜生產要求的有效措施。
1.4 采用無污染的農業技術措施
實行科學的耕作制度,通過深耕曬地、熟化土壤、輪作換茬,間作套種、養地用地相結合等多種方式,協調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平衡,不斷提高土壤肥力。采用科學的施肥方法,重施有機肥。要執行綠色食品生產《NY/T 394綠色食品肥料使用準則 》
1.5 采用安全的植物保護措施
1.5.1 采用物理防治方法。設置防蟲網、物理誘殺或驅避等。
1.5.2 采用生物防治方法。生物防治方法是發展綠色蔬菜生產優先選擇的措施。利用天敵昆蟲、害蟲的天敵微生物以及其他以昆蟲性激素治蟲、鳥類、蛙類等消滅害蟲;利用生物制劑等抑制或殺死病菌。
1.5.3 病蟲害的化學防治方法。要執行綠色食品生產《NY/T 393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選擇高效、低(無)毒、低殘留的農藥。在進行化學防治時,應注意嚴格控制農藥的施用量、濃度、次數及施藥方法;其次,應嚴格掌握各種農藥的安全間隔期。
完善的管理組織機構,是加強員工質量意識,提高質量管理水平,制訂分解考核質量目標,嚴格執行作業指導書,加強過程質量控制,成品抽樣及檢查制度的組織人事保障。管理組織機構的設置本著高效精簡的原則。
2.1 組織機構設置
一般應由生產經營者的主要領導(總經理)負總責,根據需要下設綠色食品管理辦公室、生產技術部、農資采購部、市場銷售部、庫房和生產基地等部門
2.2 明確職能職責
2.2.1 總經理。負責本公司的全面管理;確定組織機構、職能職責;負責人事任命;配備相應資源以保證綠色產品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實施綠色產品管理體系持續改進。
2.2.2 綠色管理辦公室。負責日常管理。
2.2.3 生產技術部。負責綠色蔬菜種植過程的質量控制。
2.2.4 農資采購部。負責綠色蔬菜種植所需的農資采購的質量控制。
2.2.5 市場銷售部。負責綠色蔬菜銷售的質量控制和負責處理顧客投訴,及時向公司反饋產品質量和客戶意見。
2.2.6 庫房。負責綠色蔬菜產品及包裝材料出入庫及成品出入庫的管理,確保綠色蔬菜產品在倉儲、運輸過程中不造成污染;負責運輸車輛管理和租賃工作,監督車輛清洗、消毒工作。
2.2.7 蔬菜生產基地。按《綠色蔬菜種植技術規程》進行綠色蔬菜種植。
建立記錄管理制度,對記錄進行控制,以證明產品、過程符合要求,為綠色產品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提供依據。要明確記錄的歸口管理部門,可歸口辦公室負責。由歸口管理部門制定記錄格式,建立記錄清單,并保存所有記錄檔案。各部門負責各自記錄,在次年元月之前將上一年的記錄整理交歸口管理部門。
3.1 記錄要求
3.1.1 屬實填寫,保持清晰。
3.1.2 記錄清單齊全完整。記錄清單包括:①土地使用及作物種植的歷史記錄;②最后一次使用禁用物質的時間及使用量;③種子、種苗的種類、來源數量;④肥料來源、比例、類型、方法和使用量;⑤控制病蟲草害農藥名稱、成分、來源、使用方法和使用量;⑥產品的出入庫記錄,所有購貨發票和銷售發票;⑦標簽及批次號等。
3.1.3 保存良好。記錄應妥善保管,存放于通風、干燥處,以防止丟失或損壞。各種記錄要有保存期的規定。蔬菜的生產周期一般都在一年內,產品記錄、農事日記保存期可設為2年。對過期的記錄交由辦公室銷毀,保存銷毀記錄。如因產品壽命、法規和相關方的要求可延長其保存期。記錄可以呈現為任何媒體,如以磁盤為存儲介質時,必須同時備份2份,保存于不同地點。
3.2 記錄控制
記錄控制在于保證記錄的準確性、真實性、實用性和規范性。
3.2.1 統一記錄表格的設計、編號、標識。
3.2.2 統一發放。
3.2.3 統一按要求記錄。記錄不得隨意更改,需勘誤時,應在原錯誤位置劃一橫線,將正確記錄寫在適當位置,并簽署姓名。
3.2.4 統一記錄使用。由辦公室負責統一辦理借閱事項,按時歸還、不得涂改、損壞。
定期對綠色蔬菜種植、銷售及生產管理過程進行實地的內部檢查,是質量控制與管理的重要內容,對保證綠色蔬菜生產目標的全面實現,維護生產技術規程、管理規章制度的有效性、嚴肅性,對基地的持續健康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檢查過程遵循的依據是綠色認證標準、綠色產品標準或規范、檢查作業指導書、生產單位的綠色管理體系文件等。
4.1 內部檢查的內容。綠色蔬菜的檢查內容主要包括綠色蔬菜種植和綠色蔬菜銷售兩方面。
4.1.1 種植過程檢查內容:蔬菜種植基地的整體情況,檢查生產單位與管理部門簽訂蔬菜生產與管理、收購合同的執行情況;檢查生產過程中投入的各種外來物資的來源,限制或控制、禁止使用的物資是否符合綠色蔬菜生產要求和標準;檢查土壤肥力保持、間作措施、雜草的防治、作物蟲害的防治、灌溉用水、邊界是否符合要求;檢查收獲后的處理和儲藏場所、設施情況,包括原料的采集、包裝、運送、存儲是否能有效防止與非綠色成分的污染等;檢查是否建立和執行完整的文檔記錄系統的情況,進行風險評估。
4.1.2 銷售過程檢查內容:綠色蔬菜的運輸以及衛生管理情況;綠色蔬菜的銷售情況;綠色蔬菜質量跟蹤;綠色蔬菜產品標識。
4.2 內部檢查工作程序
4.2.1 制定檢查詳細計劃,做好檢查準備。制定《年度內部檢查計劃表》、《檢查計劃》、《檢查表》、《記錄表格》等。如果是再次檢查,需準備上次檢查的報告,尤其是不合格項和改進要求。
4.2.2 召開檢查專題會議,做好檢查動員。開好專題會議,統一思想認識,介紹本次檢查的內容、任務、依據和范圍,與相關的管理人員交談了解基地生產和銷售情況,明確目的意義,消除顧慮,確保檢查的順利實施。
4.2.3 按照檢查計劃現場檢查。在現場檢查過程中,根據列出的檢查項目逐一檢查。檢查的方法采取詢問、調查、現場觀察操作等。
4.2.4 檢查通報。通報現場檢查發現的問題和事項,并簽署相關文件。
4.3 不合格項整改
對檢查中發現的不合格項,檢查組向各相關部門發出《不符合報告》,經部門領導確認,由相關部門分析原因,制定糾正措施。經審校員確認后實施,檢查員負責對實施結果跟蹤驗證,并報告驗證結果。
4.4 內部檢查報告
完成現場檢查及對不合格項整改后,審核組長寫出《內部檢查報告》,由總經理審核批準。檢查報告內容如下:檢查的目的、方法和依據,檢查部門及檢查組成員,檢查計劃實施情況總結,不合格分析,不合格數量及嚴重程度,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對綠色產品管理體系有效性、符合性結論及今后應改進的地方。《內部檢查報告》由審核組長簽名后,由辦公室發放到各相關部門。
綠色蔬菜的質量跟蹤是為保證綠色蔬菜生產的完整性,根據生產要素,將各個生產組、生產單元,逐一編號,建立相應檔案,通過生產全過程的詳細記錄,實現從種植到采收各個環節的質量跟蹤;通過規范的條碼標簽,完成種植、收購、運輸、貯藏、包裝出貨直至銷售的各個環節的連接。使綠色蔬菜從基地種植、收購、運輸、儲存、包裝出貨到最終消費市場全程監控,實施溯源管理,最終產品如果出現問題,都能查找到問題的根源,從而得到有效處理和改進。
制定專門的制度來管理客戶申投訴問題,對投訴處理過程進行總結與綜合評價,吸取經驗教訓,提出改進對策,提高客戶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降低投訴率,對提高質量控制與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6.1 接待熱情
6.2 處理及時。對于客戶投訴,要反應迅速,力爭在最短時間里全面解決問題,給客戶一個圓滿的結果。
6.3 按程序辦理
6.3.1 對投訴內容做詳細的詢問并加以記錄。
6.3.2 受理。如果投訴不能成立,及時解答,消除誤會;如果投訴成立,根據投訴內容,確定受理部門和受理負責人。
6.3.3 制定處理方案。由受理部門和受理負責人提出具體的處理方案,并提交主管領導批示,對于客戶投訴問題,領導應予以高度重視,主管領導應對《投訴處理方案》一一過目,及時做出批示。
6.3.4 處理措施。①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落實《投訴處理方案》,挽回已經出現的損失;②對直接責任者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責任追究,同時對直接責任者的部門主管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罰。③處理結束后將調查結果告知客戶,并盡快地收集客戶的反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