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建國
(濟南市物價局價格認證中心,山東濟南250100)
價格鑒證是司法、執法程序在價格領域的延伸,是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需要,直接關系到司法機關和行政執法處理案件的公正性。 隨著國家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價格鑒定業務在價格測算方法上仍存在一此爭議。給出通俗易懂、含義準確的價格定義,對價格的合理水平進行認證,能有效地協調價格爭議。
例如,合同約定委托采購供應材料的價格糾紛案件,這種情況應考慮使用購銷差率法。 工作過程中,首先要對受委托方的進價水平進行審核,審核進貨價格的合理性,然后確定合理的購銷差率。購銷差率的確定,應根據具體情況來確定。大宗的、易運輸的、易儲存的、損耗小的、資金周轉快的商品,差率應當偏小;零星的、運輸難的、儲存條件高的、損耗大的、資金周轉慢的商品,差率應當偏大。
購銷差率包含的內容,主要有包裝物、運雜費、損耗、利息、稅金和利潤。 包裝物、運雜費等費用包含于進貨價格的,不再進行考慮。 還需要注意的是稅金,有的納稅人繳納營業稅,有的納稅人繳納增值稅,必須區別對待。一般情況下,購銷差率掌握在10%至15%比較合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可照搬。
土建、安裝、裝飾工程的造價糾紛,應選用該方法。 根據當事人提供的工程預算(決算)、施工圖紙、施工合同、變更簽證等資料,如產品存放于企業的倉庫中,其價值未被社會所承認,只有經過銷售過程,其價值才會被實現。采用市場法評估時,如何處理未實現的利潤和稅金,應以市價為基礎評估產成價出售給商業企業的,其中包括了稅金和利潤[1]。因此,在價格鑒定過程中要認真對預算(決算)進行全面審核或重點審核。
工程標底價格由分部分項工程量清單費、措施項目清單費、其他項目清單費、規費(行政事業性收費)、稅金等部分組成[2]。 再如實行招投標的藥品類的中間流通環節。 目前,我國藥品類價格秩序仍然比較混亂,出廠幾元的藥品,最高限價可能達到幾十元。這類案件可以選用招標價。
這種方法一般適用在成本費用分攤。 例如,熱點聯產企業的蒸汽和發電的成本核算;煉焦過程焦碳與副產品笨、銨、荒煤氣的成本核算。
價格鑒證中的測算不僅只有以上幾種,還有一些具體方法,諸如產值分攤、材料消耗等。 總之,工作中要根據案件的具體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選取最佳的方法。方法只要得當,就能保證鑒證結論的客觀性、公正性、準確性。
首先,對該鑒定標的所有權,對特定性、支配性、絕對性與排他性,全面性、整體性、彈力性、恒久性等進行確定[3],隨機抽樣10%左右數量的樓座,對建安成本進行審核,并以抽樣的審核結果推論整體調整幅度;第二,全面審核行政事業性收費(基金)的繳納情況;第三,審核財務費用和管理費用的列支情況。 審核工作結束后,需要注意三個調整因素。 一是,商業房的面積調整。 商業房和住房同體的情況下,商業房的層高要大于住房,開盤價格也高于住房,開發成本如果按建筑面積直接分攤,明顯存在不合理性。我認為應該參考層高差異,虛擬調整增加商業房的建筑面積,以增加商業房的開發成本,降低住房的開發成本,從而適應價格工作的需要。 二是,地下室的面積調整。 地下室的價格一般都低于住房的50%以上,為了價格工作的方便可行,應虛擬調整減少地下室的建筑面積。三是,公用配套建筑的分攤。屬于為業主配套使用,應由業主承擔的,分攤進入開發成本,其他項目不能進行分攤。
接觸過的案件中,有礦石和原油兩種。 礦石主要成分的含量多少就是品位的高低,品位越高,質量和價格越高,反之越低,品質過低就不能稱為礦石了。 原油的雜質和水分含量是確定品位的指標。 遇到這類案件時,一定要向委托方索取品位的檢測報告。
一是,事故前車況尚可的車輛,事故后主要部件受損,進行整形修復,修復后性能受到影響的,可考慮事故貶值;二是,事故前車輛較新,事故后主要部件受損,進行整形修復或更換的,皆可考慮事故貶值;三是,事故前車況較差的車輛,不考慮事故貶值。
資產的評估方法是循著一定評估思路,完成資產評估任務的技術手段,是其思維途徑實現的具體形式[4],不良資產的評估目的是確定債權的處置參考價值,因此評估對象表現為債權,而評估范圍在假設清算法中則表現為確定債權價值所涉及的債務企業的全部資產和負債。
(一)對虧損企業的資產是否采取在用價值類型評估債權,則要對虧損企業的自由現金流進行分析后確定,由于現金流才是反映企業長遠的真正價值目標的收益指標,最重要的是新增貸款數據,也是決定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5]。 在會計虧損情況下,現金流仍有可能是正值,只要企業未來年度的自由現金流折現后為正,就可以對企業資產采取在用價值類型并適用現金流法。
(二)在債權價值評估中,對個別持續經營且經營狀況較好的企業按照正常的評估程序會得出債權回收率100%的評估結論, 但實際處置時存在政府干預、企業還款意愿與處置時間矛盾、訴訟時間及成本等因素的影響。 如前所述,當評估對象與評估范圍所選取價值類型不一致時,通過在用價值類型對債務企業的資產進行評估獲得債權的評估價值后,應當根據債權的價值類型,進一步分析影響債權變現的因素,最終為處置債權提供合理的價值參考依據。 下面通過實例了解評估中如何解決非財務因素對評估結論的影響。
某債務企業仍正常經營,在持續經營前提下,選擇在用價值類型,確定償債能力為100%(本息合計1700 萬元)。債務企業通過當地政府協調,愿在5 年期間分期償還該筆債務。經過處置審核委員會商議,該筆債權距離財政部給予資產管理公司的處置期限僅剩4 年,按5 年分期償還顯然不合適,同時認為分期償還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因此決定一次性了結該筆債權。 此時企業要求給予一定的讓度。 那么讓度多少合適,成為處置的新問題。
通過實踐,我們認為此時可以有兩種處理方式:①直接折扣法:即考慮債權快速變現這一特點,分別考慮處置時間因素-10%、企業還款意愿-15%,綜合確定債權回收率75%。 ②折現法:折現率為基準利率(國債利率)與風險調整值之和。風險調整值應當考慮到不良貸款回收成本、不良貸款損失率、或不良貸款企業使用資金的成本、預期企業利潤率及企業生產面臨的各類風險等因素。 其中:(1)基準利率:取國債利率4.09%;(2)不良貸款回收成本:取資產管理公司上繳財政部再貸款利率2.25%;(3)不良貸款損失率:考慮到該筆債權已被財政部作為可疑類債權轉入資產管理公司,根據《中國人民銀行貸款五級分類標準》中“可疑貸款”的參考特征“預計貸款損失率在30%-90%之間”,同時參考銀監發[2004]3 號《股份制商業銀行風險評級體系(暫行)》中估計貸款損失率公式 “估計貸款損失率=(正常類貸款×1%+關注類貸款×2%+次級類貸款×20%+可疑類貸款×40%+損失類貸款×100%)/貸款余額”,通過對該筆債權的分析,取分期四年償還可能發生的損失率為40%,則:(1-年損失率)4=1-40%,年損失率=1-(1-40%)1/4=11.99%,不良貸款損失率取11.99%。
[1]宗剛,許曉峰,郭華偉.資產評估理論與方法[M].中國審計出版社,[6.2]197.
[2]韓永學.建筑電氣工程概算預算[M].2 版.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05,[9.5]211-212.
[3]劉愛萍.物權法律問題研究[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3.1]137-138.
[4]宗剛,許曉峰,郭華偉.資產評估理論與方法[M].中國審計出版社,[2.1]40.
[5][英]歐樂鷹(Tomr Orlik),著.解讀中國經濟指標[M].史靜,譯.中國經濟出版社,[8.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