芩 劍 王宗霞 夏一銘 周成江 其勒木格 其樂格爾
(內蒙古科技大學 包頭醫學院基礎學院,內蒙古 包頭014040)
2012 年9 月11 日,日本政府不顧中方反對,與所謂的土地所有者簽訂“購島”合同,使釣魚島爭端惡化。 中國政府嚴厲譴責日方的不端行為,中國百城民眾抵制日貨和舉行反日游行,部分地方出現打砸搶燒。為此,我們于2013 年1 月,以釣魚島事件為主題,針對大學生設計了問卷進行調查,旨在給國民敲醒警鐘,激發大學生的愛國熱情,為愛國主義教育提供新思路。

表1 大學生對釣魚島事件了解程度的調查n(%)(X2)
調查選取包頭醫學院大一、大二、大三的三個年級的學生作為調查對象,發出問卷360 份,收回有效問卷358 份,每一年級隨機抽樣120 份。
自編“大學生對釣魚島事件的了解程度與愛國熱情的調查問卷”,無記名隨機調查,采用SPSS 11.0 軟件統計分析,χ2檢驗,P<0.05 有統計學意義。
根據表1 的結果進行分析:79%的大學生認為釣魚島事件是當前國內外的重大事件,高年級與低年級比較差異顯著, 有統計學意義;97%的大學生認為釣魚島是中國的領土,與對照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大學生普遍關心國家大事,當國家領土主權受到威脅時, 可以把自己的經濟利益放在第二位;76%的大學生在釣魚島事件發生之后就開始了解和關注釣魚島, 但是在釣魚島事件發生了較長時間后, 還有一些大學生仍然未認真了解釣魚島這一重大事件,高年級比低年級表現較好,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部分大學生比較封閉,關心時事較少,大學生應加強這方面的熏陶;在釣魚島事件發生之后,有95%的大學生曾多次討論過釣魚島問題,與未討論過的人數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釣魚島問題已經引起大學生的廣泛關注;64%的大學生認為解決釣魚島問題應采取的方式主要有外交施壓和武力控制,36%的大學生認為采用經濟制裁和民間抗議解決問題比較,兩者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大學生已經認識到解決釣魚島問題不是一時的問題, 是要通過多種渠道經過長時間的努力才能解決的。 通過以上的結果進行分析,可以看出隨著大學生年級的增高、知識和閱歷的增加,對于國家大事、民族氣節和領土完整等問題的關注也在增高。
根據表2 的結果進行分析:63%以上的大學生時刻都有愛國情懷,與在重大事件影響下燃起愛國情懷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而低年級的女生比男生在這方面做的更好,說明大學生普遍有愛國主義情懷;74%的大學生認為當代大學生應該是理性的愛國者,而且隨著年級的增高而增高,與缺乏愛國主義意識的相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大學生有較強的愛國意識給予肯定;在加強愛國熱情的培養方面,83%的大學生認為應該著重家庭和社會的教育,17%的認為應著重學校教育,兩者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說明當代大學生更加現實和保守; 從已經實踐過的愛國行為方面看,50%的大學生參加過抵制外貨,50%的大學生參加過簽名游行活動, 兩者差異不顯著,無統計學意義,說明大學生會以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愛國情懷; 在軍訓對愛國主義教育的意義方面看,60%的大學生認為軍訓很有意義,40%的大學生認為有意義但有待改進, 這說明軍訓對愛國主義教育具有重要意義,軍訓是必要的,但軍訓的形式應該有所改進,更好的發揮軍訓的作用。

表2 大學生對愛國主義的理解和表達方式的調查n(%)(X2)
數據顯示,隨著大學生年級的增高、知識和閱歷的增加,對于國家大事、民族氣節和領土完整等問題的關注也在增高。因此,應該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于高等教育的全部過程,特別是對低年級的大學生更應該以多種形式加強愛國主義教育,軍訓是重要的,也是必須的環節。
大部分大學生時刻都懷有愛國情懷,而少部分大學生的愛國情懷是在重大事件的激發之下才能表達和釋放。 中國是一個有13 億人口的大國,而大學生超過兩千五百萬,也就是有800 萬的大學生表現出和平年代愛國熱情被鈍化的現象,這是不容樂觀的。因此,我國正處于經濟快速發展時期,應積極利用一些重大事件作為案例來掀起全民的愛國熱潮。女生相對于男生愛國意識更高,這主要在于女生對歷史、政治、愛國主義教育等課程中普遍相對學習的更加認真的結果。 84%的大學生選擇發展自身技能做合法公民作為表達愛國熱情的方式,發展自身技能做合法公民為國家做貢獻, 這是每個公民應該和必須做的。但是大學生應該有青年人的熱血,應該像五四青年、一二·九運動青年一樣,思想進步,代表社會新生力量,肩負起國家和民族賦予的使命,當國危難之時,應該挺身而出。因而我們認為,當代大學生普遍缺乏這方面的修養,比較保守,多了些理性,少了些沖動,更少了些英雄氣概而,這是值得思考的。
釣魚島是中國的領土,維護釣魚島主權是每個公民的責任。 建議在大學生中積極宣講釣魚島,宣講中國的歷史,以釣魚島事件為契機,激發大學生及全民的愛國熱情。把大學生軍訓與重大事件的案例結合起來進行學校的愛國主義教育,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于教育的全部過程,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