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五星
(洛陽市農村公路管理處,河南 洛陽 471000)
我市農村公路建設經過近20年的高速度、大規模的發展,已取得了突出的成效。2012年底全市已完成農村公路建設總里程達到16017.815公里 (縣道1554.472公里、鄉道2222.991公里、村道12143.399公里、專用道96.953公里)。其大規模公路建設已基本到一段落,相應農村公路的養護管理和病害處理問題也逐步的突顯出來。全面加強對農村公路的養護管理,鞏固建設成果,確保公路的完好暢通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本文就如何加強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淺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農村公路是國家公路網的組成部分,是干線公路向最廣大農村的交通延續,是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快速、方便、安全、暢通的道路運輸,將有效地推動當地經濟的快速、全面發展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進程。 “暢、潔、綠、美、安”則是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目標,服務于全市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加強農村公路養護則是推動交通事業發展、保障公路運輸的重要工作,是延長公路使用壽命、減少公路投入、降低資源消耗的重要工作,是降低公路運輸成本的關鍵。因此,須加大資金投入,逐步改造提升農村公路,加強農村公路的養護管理。從思想上改變重建輕養觀念,由以前的建、管、養向養、管、建模式的方向轉變。積極開展農村公路好路杯競賽活動,萬公里形象路、文明路、示范路、標桿路及安保工程示范段、技術比武等形式多樣的養護管理工作。
2.1 加強技術管理,建立健全公路現狀檔案和各種技術檔案。認真做好農村公路基本情況調查,完成農村公路路況和橋梁狀況的登記、路況檢查評定登記的技術檔案及跟蹤調查臺賬工作,并確保其真實可靠。制訂好農村公路的日常養護及大中小修計劃。
2.2 加強農村公路巡視,進行定期和不定期檢查,完善和更新公路現狀檔案,做好相應的內業資料整理。對管養路段上出現的垃圾、石子等障礙物應及時清除,管養路段上發生的突發事件應及時解決,防止行車安全隱患等。
農村公路的養護工作是保持行車舒適,路面和路肩整潔,邊坡穩定,排水暢通,構造物和橋涵完好,沿線設施完善,綠化協調美觀。
3.1 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存在的基本問題
3.1.1 目前農村公路養護體制不順、養護管理責任主體落實不到位,養護資金來源沒有穩定渠道、造成投入的養護經費嚴重不足,使養護機制缺乏活力、養護質量不盡人意,個別路段路況還很差,影響農村公路的通暢及使用壽命。
3.1.2 由于受當時經濟條件的限制,修建的農村公路技術標準低、橋涵、水溝、擋土墻、路肩、標志標牌等附屬設施配套不全,公路病害多,抗災能力差及鄉道年久失修,損壞嚴重等,影響農村公路的暢通。加上通行車輛超限超載現象越來越嚴重,對原本承載能力較差的農村公路破壞程度不斷增大,特別是農村公路上的橋梁、涵洞設計標準低,經不起超限超載車輛地長期輾壓,現已成危橋的不在少數。影響公路的經濟效益,降低其使用壽命。
3.1.3 由于養護經費嚴重不足,使養護工工資偏低,養護材料價格上漲等,造成養護隊伍中專業養護人員少,思想不穩定,而影響農村公路的日常養護。
3.1.4 農村公路上傾倒垃圾、堆放建筑材料十分嚴重,“三夏”、“秋收”季節的打場、曬糧,路邊焚燒桔桿現象依然存在,違法占道、擺攤設點、馬路市場,尤其是過村路段的“臟、亂、差”現象,給農村公路的正常通行帶來不便。更為突出的是農村公路路政管理的活動經費嚴重不足,不能確保公路的正常巡視管理。加之缺乏政策性依據,致使農村公路的路產路權得不到保障。由于路政執法權限不夠明確,正常的路政執法和超限治理一旦被糾風部門或新聞媒體看到,即有公路 “三亂”之嫌,加大執法難度。
正由于上述原因,為搞好農村公路的養護管理,須盡早協調有關各方,提高公路養護管理意識,加大資金投入,確保農村公路的正常通行,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
3.2 農村公路養護必須嚴格按質量標準對公路的路面、路基、橋涵、沿線設施、綠化等內容進行施工管理
3.2.1 路面養護應保持路面清潔、無雜物,及時、經常地對路面進行維護和保養,防止路面松散、裂縫、坑槽和擁包等各種病害的產生和發展。定期清掃,及時清除雜物,以保持路面整潔。
3.2.2 路肩養護應保持適當的橫坡,坡度平順,整潔,無雜物等。
3.2.3 路基養護應通過對公路的日常巡視和定期檢查,發現病害及時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進行修復和加固,消除病害根源。
3.2.4 排水設施應確保完好,無淤塞、雜物、流水通暢,進出口良好。
3.2.5 農村公路沿線交通安全設施、公路標志、路面標線及其它設施等,應經常保持完整、齊全,定期保養,及時維修和更換損壞設施。
3.3 加強公路綠化,實現規范管理
農村公路綠化可穩固路基,保護路面,美化路容,改善環境,也可預防自然災害等。
3.4 加強養護施工管理,落實質量檢查驗收
養護工程完工后,應嚴格按照相關技術標準、規范辦法和相應的安全操作規程,對養護工程量和養護質量進行測量、驗收,經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支付養護工程款項,以提高養護質量。
3.5 加強公路養護與路政管理的協調配合,共同做好農村公路的維護管理,確保道路的安全暢通
4.1 建立養護管理長效養護機制,堅持“建養并重,有路必養”基本原則,充分調動各級政府的積極性,建立由縣級人民政府與各鄉(鎮)人民政府簽定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目標責任書》。一是,明確職責,建立健全以縣(市、區)級人民政府為主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由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具體負責管理養護工作,其所屬的農村公路管理機構具體承擔農村公路的日常管理和養護。二是,建立穩定的農村公路養護資金,加強資金的使用管理。我市出臺了《洛陽市縣鄉公路養護管理條例》,明確了縣(市、區)財政在年度收入中列支不低于1%的資金,用于縣鄉公路,市人民政府預算列支的養護資金,全額用于縣鄉公路養護管理,其養護工程費的比例應不低于60%,國家和省撥付的縣鄉公路養護補助資金,全額用于縣鄉公路養護。養護資金主要來源由各縣(市、區)財政補助,鄉鎮財政列支等。從而建立了長效養護管理機制。三是,逐步實行管養分離,扎實推進農村公路養護市場化。我市現有147個鄉鎮養護站,站長由鄉鎮政府指定公路專干擔任,副站長由農村公路管理所下派人員擔任,主要負責養護工合同的簽訂和人員到位、工資發放、養護布置、檢查、考核等。四是,加強農村公路大、中修工程的管理。五是組織業務培訓,提高養護管理質量。
4.2 提高認識,規范執法,加大管理,大力宣傳《公路法》、《路政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積極開展違章占道治理和道路堆積物清理活動,認真履行路政巡查,針對“三夏”、“秋收”期間開展路政專項治理工作,逐步完善農村公路路政管理“縣、鄉、村”三級聯動機制,積極開展流動治超,禁止超限超載車輛在農村公路上通行,徹底整治農村公路臟、亂、差現象,維護農村公路的暢、潔、美。
4.3 完善農村公路各類標志、標牌,確保行車安全。
4.4 大力整治農村公路上的超限運輸行為,保證建成后的農村公路使用壽命。
在此筆者對農村公路的養護管理淺談一點體會,文中的不足、不當之處還望各位同行予以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