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蘭
(莒南縣坊前鎮相邸中心小學,山東 莒南 276600)
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一部分,也是小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綜合運用,是充分展示小學生才華與能力的重要手段。寫作不僅要求小學生有扎實的基本功,還要求小學生有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象力和熱愛生活的態度。因此要求學生不僅會寫,更重要的是樂寫。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提高小學生作文水平的關鍵就是讓學生產生對寫作的興趣。
1.1 寫作和學生的生活實際不夠貼近
葉圣陶先生說:“生活就如泉涌,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潑地流個不停。”葉圣陶先生的這段話形象地說明了寫作與生活的關系。只有當學生對所要寫的題目有話可說,在生活中有素材的情況下,他們的思維才能夠猶如泉涌[1]。
1.2 感覺沒有值得寫的事物
由于平時不注意觀察大自然,觀察生活,沒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從而使得學生提筆時感覺無所適從。
1.3 妄自菲薄,不敢輕易動筆
小學生發現了一些東西,有要寫的沖動,卻以為作文非大動干戈不能完成。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老師對學生要求地過高過嚴,一開始就灌給他們很多的寫作知識,要求學生不跑題,不寫空話,不寫病句等等。如此窒息了學生的寫作活力,讓學生對寫作喪失興趣。
1.4 寫作失去真實情感,令寫作變得乏味
傳統的命題作文,通常是“教師畫框框,學生添瓤瓤”,中心思想、詳略層次等古板要求嚴重束縛了小學生的手腳,損害了小學生的自尊心和作文興趣。同時讓學生對寫作的用途也失去了信心,也使作文偏離了其價值取向[2]。
1.5 平時寫作中得不到及時的鼓勵和表揚
評價對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及能力提高非常關鍵,缺少評價容易讓學生看不到自己的寫作水平的進步和提高,從而喪失寫作的信心。
2.1 讓學生貼近生活,為生活抒情而寫作
生活離不開寫作,寫作的空間甚至大于生活的空間,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寫作的空間范圍很廣闊,可以任憑學生自由地去寫,不要束縛學生。作文教學的著力點應放在學生用自己的筆寫自己熟悉的生活,使學生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具體措施如下:
(1)教師在教學中只命作文的范圍,不命具體的題目,讓學生有更廣泛的發揮余地;(2)教師不要為寫作而寫作,應把寫作教學穿插到各課教學過程中和實際生活之外;(3)教師要讓學生明白寫作就是內心真情的表達;(4)教師在指導寫作時,不要拘泥于題目,允許學生自由選擇,寫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
2.2 豐富積累,激發寫作欲望
法國藝術大師羅丹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豐富作文積累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解決作文“下鍋之米”的問題。具體措施如下:
(1)要體驗和觀察生活。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只有深入生活、熟悉生活、熱愛生活才能懂得生活的真諦,由衷地描繪出豐富多彩的生活;(2)通過電影、電視、圖書、刊物等間接了解、積累各種知識,開闊視野。
2.3 改進作文題目,啟發性命題,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作文題目是一種藝術,特級教師于漪說“要把作文題出到學生的心坎上”。作文訓練的前提在于教師每次命題都能讓學生有話可說,具體措施如下:
(1)作文題目要切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要適合不同兒童的心理特征,要能開啟學生的記憶倉庫;(2)命題要適合不同年齡兒童的心理特征;(3)作文題目要能開啟學生的記憶倉庫。
2.4 創設寫作情景,誘發學生寫作欲望
寫作情景是誘發學生寫作動機和欲望的導火索。在作文教學中,從教學的需要出發,教師創設某種情境,對學生進行作文訓練。
2.5 鼓勵學生利用文字釋放出最真摯的情感
小學生雖然年齡小,但卻是一個有意識、有自覺性,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獨特個性特征、知識水平、人格尊嚴及獨特想法。教師應該平等看待自己與學生,并注意到兒童與成人的個性、興趣,認識規律及心理特征的差別,多留心觀察學生,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這樣,學生才會漸漸敞開心扉暢所欲言,激活語言,釋放童真。
2.6 指導學生閱讀、感悟、模仿、創造
通過閱讀去感悟,去模仿,最后達到創造的理想境界[3]。先教會學生欣賞到文字的魅力與神奇,給學生打開一扇門,然后激起他們表達的欲望,給他們那筆寫下自己同樣感受的勇氣,寫作就不會是教師強加給學生的一項作業,他們就不會提起寫作文就感到“沒意思”了。
首先要指導學生讀好教科書,從中獲得讀書的方法,然后再去指導他們課外閱讀,讓學生多讀書,讀各種書,并把讀書思考、小練筆結合起來,使學生從書本中獲得的知識,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以豐富學生的習作素材[4]。
2.7 改進作文的批改,重視作文講評,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
教師的批語要成為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梁。成功的批語應以商量的口吻出現,語言熱情、誠懇、娓娓動聽,評斷準確、科學、民主。但也絕不是一味遷就學生,而要注意學生的個性特征。對個性倔強、盲目驕傲的學生,批語可以稍微嚴肅、尖銳些;對個性懦弱,自信心不足的學生應多加以肯定、鼓勵。但無論對誰,都絕不能用諷刺、挖苦的語氣,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自尊心。
作文的批改要尊重學生的勞動,保護其寫作的積極性。教師一定不要吝嗇表揚和鼓勵。鮮活的評價對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及能力提高非常關鍵。教師在批改時應多就少改,盡量保留學生作文的“本來面目”,不能大改特改,以教師自己的思想代替學生的思想。否則,便會挫傷學生寫作的積極性[5]。小學生寫作只是初學階段,他們的作文多半是半成品,缺點自然很多,這是很正常的。我們不能用文學標準去要求學生,學生每次作文之后,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肯定和表揚。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感力量,對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具有催化作用,所以作文評語要多加鼓勵,批改要善于捕捉學生習作中的閃光點,讓每個學生見了評語后都有成功感[6]。
作文的講評要啟迪學生的思維,成為繼續作文的“加油站”。
3.1 成功的作文教學應該以體驗和觀察為前提,以興趣培養為先導,以積累素材為條件,以欣賞和贊美的評價為指揮棒的一種教學模式。
3.2 作文教學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師必須在教學理論中不斷探索,在教學實踐中獲得啟發,不斷總結經驗,才能對學生有所裨益。
3.3 在對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中也少不了家長的大力配合,這樣就會在日常生活中處處培養學生樂于觀察,樂于寫作的習慣。
[1]唐武.優化作文教學 激發寫作興趣[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4(12).
[2]楊曉虹.培養作文興趣 鼓勵大膽嘗試[J].山東教育,2004(31).
[3]賴玉蓮.如何培養小學生的寫作興趣[J].廣西教育,2007(Z4).
[4]陳文.該如何對待孩子的興趣[J].家庭與家教,2004(07).
[5]周成華.讓小學生在參與中體驗在體驗中作文[J].當代教育論壇,2005(14).
[6]胡東瑞,李書嬌.淺談寫作興趣的培養[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