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湘娣
(黑龍江省安裝工程公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由于這類建筑體自身的獨特性非常多,所以,如果其一旦出現火災的話,問題必然會非常嚴重。通常來講,其有許多的不利現象,比如煙氣氣溫非常高,而且無法有效地擴散,常會導致后續的火源發生。而且毒氣很厲害,不利于進行擴散。而且無法有效地補充氧氣,不利于將人員進行救助,要想撲滅要耗費非常久的時間。
在這類建筑體中,如果發生火災的話,其必然會非常的嚴重,通常會有非常濃烈的煙霧和有毒氣體等產生,不利于開展救援工作,其中的過道不是很寬,而且撲救活動要耗費非常久,在指導活動的時候要求速度,而且要分析好具體的情況,積極地開展救援工作。
地下建筑發生火災后應由公安消防隊指揮員、單位負責人及有關職能部門組成火場指揮部,統一部署滅火。要加強火場通信聯絡,成立通信小組,組成地上、地下聯絡網,在無線電設備不能發揮作用的情況下,采取燈光、音響、施放安全繩等途徑及時與地面取得聯系,反饋信息。
地下建筑火災中高溫煙氣與風流混合流動,易引起新火源,要控制住通風,同時利用防火墻、防火門等設備將火勢盡量控制在地下建筑的局部范圍,阻止火勢蔓延。
這類建筑體出現災情之后,其能見性不好,而且非常的危險,救援工作無法有序進行。所以當發生之后,要充足的調節撲救組織,要結合具體的救援情況開展救助工作。在開展深層次的活動之前的時候,應該組成有效地救助組織,要做好個體的防范工作,而且要佩戴必須的設備要素。
第一出動力量到場后要積極利用照明燈具與單位技術人員配合,有序地引導人員疏散,利用噴霧水槍保護,深入內部實施救援,對于洞口重要物資要組織人員疏散,對于難以疏散的物資要積極組織水槍進行冷卻保護。
演練測試中發現,在諸多排煙方法中,綜合利用無后座力噴霧水槍和移動式負壓排煙車、排煙機排煙的效果會好,排煙所用時間大大減少。
在測試中發現,現有的與地下建筑的固定排煙系統配套使用的送風口大多安裝在建筑空間的頂部,當送風機啟動后,易造成煙氣流動混亂,煙氣呈彌散狀,排煙機在向外排煙的同時,送風機不斷送風,造成總煙氣量增加:單獨利用地下建筑固定排煙系統排煙,所用時間較長,效果也不明顯。建議將送風機口安裝在地下空間的底部,以形成煙氣對流,加速煙霧排出。
當災情出現的時候,救援者通常處在非常濃烈的煙霧之中,其能夠看到的距離非常近,假如不落實好裝備配置工作的話,就容易使得他們吸收非常多的煙霧,使得疏散活動無法順利開展。除此之外,在濃霧情況中,一些指示信息通常是看不到的,進而使得后續的救援活動無法順利的開展。
(1)要將人的救助當成是最為關鍵的事項。(2)認真地分析最佳的進口。最好是那些沒有大的煙霧的區域。(3)選擇多個區域開展,依次開展救助活動;(4)如果沒有人的時候,最好是使用毒性措施。
4.2.1 分析具體情況:(1)通過外在的觀察,并且積極的詢問相關工作者。及時的分析災情的具體特征以及其他的一些相關事項。(2)通過控制處開展全面的分析活動,獲取消防體系的運行狀態;(3)深入內部偵察:被困人員數量、所處位置以及疏散搶救路線;起火點的準確位置、燃燒物質的性質;火災范圍、蔓延方向以及進攻路線和堵截陣地。
4.2.2 積極的確保群眾撤離:(1)通過廣播等來安定群眾的心情,進而使用多種措施來確保撤離活動開展順利。(2)在確保群眾撤退的時候,要切實按照如下的步驟開展,第一是進出口區域,然后是過道等。
4.2.3 組織火場供水:(1)啟動消防泵向室內管網供水;(2)利用水泵結合器由消防車向管網供水增壓。
4.2.4 有效實施火場排煙。利用排煙口、出入口自然排煙、機械排煙、噴霧水排煙、高倍數泡沫排煙、強行鑿洞排煙和大功率消防排煙裝備等排煙。
4.2.5 火場通信:(1)在出入口設置中轉臺,形成地下、地上接力通信;(2)鋪設臨時電纜線,利用電話通信;(3)采用地下延長車載電臺天線作為饋線方式通信;(4)利用通往地面的金屬管網和無線電臺天線連接通信;(5)利用安全導向繩設定暗號,進行地下、地上聯絡。
轄區大、中隊為第一出動力量,消防特勤大隊和鄰近大、中隊為增援力量。在值班警力無法滿足滅火救援需要時,消防支隊召集各大、中隊備勤警力,保證投入滅火救援力量的補充和輪換。
要確保有足夠的防護設備,還要保證照明燈一系列的裝置數量充足。深入場地的工作者要認真地分析設備運作時候出現的不利現象。
要確保前線的撲救工作者的飲水吃飯得以保障,確保其體力充足。
通過分析其具體特征,使用形式多樣的通信措施,以此來保證撲救活動順利開展。
(1)全部的進入其中開展救撲救工作的人員要做好自身的防護工作,確保自身安全。(2)嚴格控制深入地下滅火人員的數量、時間,及時組織人員進行替換。(3)合理的選取其入口,而且要認真記錄出入的員工。而且要做好戒備活動,只允許離開,嚴禁入內。(4)通過廣播等形式來進行群眾撤離活動,要控制好群眾的心情,要告知其撤離的區域,防止發生動亂現象。(5)如果有許多群眾等待救援的話,此時在撲滅的時候不應該使用那些具有強烈毒性的物質。(6)如果是在地鐵隧道里面的話,由于其中的線路非常多,在撲救的時候要防止出現觸電現象。
文章通過論述地下商場,指出了應對災情的具體方法和理念,進而期待合理的應對災情,為后續的應對活動提供必要的基礎保障。
[1]張麗敏.地下商場火災特點及滅火戰斗原則[J].武警學院學報,2009(02).
[2]吳鳳.大型地下商場火災安全疏散性能化設計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05.
[3]邢國偉.地下建筑火災中的煙氣危害與火場排煙技術[J].安防科技,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