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佰婷
(中國石油集團東北煉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 吉林 132002)
內部審計產生于二十世紀初,真正動因源于企業管理需要。近幾年來,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和不斷發展,企業的治理機構和管理高層急需以準確、真實地信息為依據做出決策,內部審計應運而生,與董事會、高層管理人員、外部審計共同構成公司治理四大基石,在促進企業改善管理、發展壯大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內部審計是指組織內部的一種獨立客觀的監督和評價。現代內部審計的重要奠基人勞倫斯·索耶,在其《現代內部設計實務》(《The Practice of Modern Internal Auditing》)中,指出:內部審計是對組織中各類業務和控制進行獨立評價,以確定是否遵循公認的方針和程序,是否符合規定和標準,是否有效和經濟的使用了資源,是否實現了組織目標。2011年,國際內部設計師協會發布的《國際內部設計專業實務框架》,內部審計被定義為:是一種獨立、客觀的確認和咨詢活動,旨在增加機構價值和改善組織運行。通過運用系統、規范的方法,評價組織風險管理、控制及治理的結果,幫助組織實現目標。2003年我國發布的《內部審計準則》,將內部審計定義為:組織內部的一種獨立客觀的監督和評價活動,它通過審查和評價經營活動及內部控制的適當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來促進組織目標的實現。
根據內部審計的要求和目的以及國內實際情況,企業內部審計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內容:一是財務收支審計,是對企業資產的完整性、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及經濟活動收支的合規性、合理性及合法性,會計記錄和會計報表分析所依據資料的真實性和公允性的評價和監督。二是經濟責任審計,是對企業內部機構、負責人員在一定時期內經濟責任履行情況進行的審計,確定其經營業績、明確經濟責任,為工作考核提供參考依據。三是經濟效益審計,通過對企業生產經營成果、項目建設效果評價經濟效益的高低,經營情況的好壞,指出改進的方法和途徑。四是內部控制制度評審,是對企業內部管理控制系統、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進行綜合評價。
監督和評價是內部審計的兩大基本職能。西方國家的內部審計屬于“管理導向”的“控制系統”,側重于為企業經營管理服務的評價職能。我國企業內部審計是在政府完善國家審計體系的宗旨下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它不僅代表單位高層管理者對本單位下屬各部門的經濟活動的監督,而且代表國家對企業經濟活動的監督,屬于“監督導向”的“檢查系統”,側重于財務收支的合規性與合法性審計,強調監督和評價,不能有效地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服務。
獨立性是內部審計工作的本質特征,是其發揮作用的重要保障。目前,企業內部審計大多設置于管理層之下,在高層管理人員的授權范圍內開展工作,為管理經營者服務,使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和客觀性不強。目前,我國只有一部分企業設有內部審計部門,且機構權威性不夠,大都處于與其他職能部門平行的地位,有的還沒有建立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無法有效地保證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在實際工作中,內部審計部門即便發現公司的一些違紀行為,若涉及高層管理者,也不會糾正和披露。
目前,我國內部審計人員大多數由從財務人員轉崗出來的,知識結構單一,識別、判斷風險的能力較差,現代審計技術手段掌握不夠。有的內審人員職業道德差、素養低,不能經受各方面的壓力和誘惑,難以適應新形勢需要,無法滿足企業發展需要。另外,近幾年來,企業發展的面臨的內外部環境日益復雜,競爭日益激烈,內部審計在推動企業發展的作用日益凸顯,內部審計所需涉獵的知識范圍擴大,對從業人員的素質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根據企業發展的需要,充分借鑒西方國家的先進經驗,結合我國企業內部審計具體情況,應進一步健全內部審計法律法規體系,增強執行度,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積極作用。同時,企業也要根據實際和需要,建立健全企業的內部會計管理制度,要明確審計與會計的權責分工,避免交叉,制定職務分離制度,發揮相互制約和監督的作用,建立科學、規范的內部審計業務流程,提高內部審計的工作效率。
健全、有效的內部審計機構,是內部審計發揮作用的重要保障。在企業中,內部審計部門處于什么地位、內部審計部門與其他業務部門之間存在著怎樣的制衡關系,決定著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程度。西方發達國家一般做法是內審機構直接隸屬內審委員會或董事會,有利于保持內審機構較高的權威性和較強的獨立性,從而有利于發揮其監督評價職能。為提高我國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國內企業應該在借鑒西方經驗的基礎上,結合企業經營管理實際,建立適當、獨立性強的內部審計機構。
提高審計隊伍素質,是實現審計工作質量和效率的突破的關鍵。隨著內部審計工作范圍和目的的深入,對內部審計人員的數量和質量都有更高的要求。要想適應這種變化,必須采取措施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素質。一要加強對審計人員的繼續培訓和教育,不僅要培訓財務和財務收支設計業務,還要加大對審計人員統計、經濟、法律、工程技術、計算機等方面的知識,全面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職業素質。二要優化內部審計人員結構。規模較大的企業在組建內部設計機構時,除了配備專職的內部審計人員,也可從社會上聘請外審人員,比如工程技術專家、經濟師、統計師等。
[1]中國內部設計學會.內部設計理論與實務[M].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2004.
[2]盛永志.企業內部控制設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3]薛軍,施慧萍.談現代企業制度下的內部審計[J].現代管理科學,2003(8).
[4]薛軍,施慧萍.談現代企業制度下的內部審計[J].現代管理科學,2003(8).
[5]林鐘高,王書珍.內部控制與企業價值的相關性:實證分析[J].財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