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惠
(諸城市圖書館,山東諸城262200)
諸城市委、市政府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著力實施文化強市的戰略,把文化的發展作為強市的動力,把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作為文化大發展的切入點,加大投入,科學規劃。而圖書館是社會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 努力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圖書館服務網絡體系,是保障全體公民平等利用公共文化資源的有效途徑。
諸城市按照地域相近、規模適度、有利于整合利用現有公共資源的原則,將就近的幾個村莊劃分為一個社區,在全市共劃分了25 個城市社區和208 個農村社區。每一個社區選定一個發展較好的村莊作為中心村,建立社區服務中心。服務中心的服務范圍控制在2 公里之內,近距離為農民提供一攬子服務。推行農村社區化服務,為建設“兩公里讀書圈”,推動全市圖書館(室)服務網絡體系建設奠定了基礎。
1.1.1 “一卡通”服務工程的建設過程
總分館制是形成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的實現方式,是圖書館服務網絡體系建設的重要環節。諸城市“一卡通”服務工程的建設大體分三步推進:第一步,2008 年7 月,在諸城市舜王街道搞試點,首先實現了以街道圖書室為中心、20 個社區圖書室為館藏地點聯網借閱的“一卡通”服務。第二步,鑒于諸城市圖書館當時所使用的圖書管理軟件——ILASII2.0 只適應單館的圖書館業務管理,與各鄉鎮、社區圖書室處的信息資源無法實現共享,圖書館的群體優勢得不到充分發揮。 在2009年6 月由市財政投資30 萬元購買了廣州圖創計算機軟件開發有限公司開發的新一代的圖書館自動化管理軟件—Interlib 系統。 由鎮財政投入122 萬元購買計算機、掃描槍、管理軟件和圖書等,投入169 萬元建立光纖網絡,建成了以諸城市圖書館為中心、鎮綜合文化站圖書室為分中心、社區圖書室為館藏地點的總分館制“一卡通”服務網絡體系,實現了全市范圍內的通借通還。第三步,從2011 年開始,逐步把企業圖書館和學校圖書館納入到“一卡通”服務網絡體系中。
1.1.2 “一卡通”服務工程的建設目標
實行統一規劃,分步實施,邊建設邊應用;以諸城市圖書館為中心,建立鎮(街道)、社區三級網絡體系,實現中心館與各分館之間借閱“一卡通用”和“通借通還”。 從而帶動各社區圖書室的建設和業務水平,實現集中管理,文獻資源共享。
1.1.3 “一卡通”服務工程的成效
截止2012 年底,全市233 個社區全部建上了高標準、規范化的社區圖書室。平均每個社區圖書室的藏書量都在4000 冊以上,總藏書量約160 萬冊。 在全市213 個社區建起了擁有20 臺電腦的標準化電子閱覽室,音像資料6 萬多盤。 同時諸城市圖書館精心編印了社區圖書室管理人員業務培訓資料,并組織精干力量深入社區進行輔導。 發放輔導材料4 萬余份;舉辦培訓班108 期、共計9218 人次。 使社區圖書管理員能熟練操作Interlib 系統并進行圖書著錄、辦證、借閱、查詢等。全市共辦理“一卡通”借書證l08576 個,僅2012 年:接待讀者119 萬人次,是2007 年的10.8 倍;外借總冊次1225389 冊,是2007 年的21倍;舉辦讀者活動3941 人次,是2007 年的7.4 倍,社區圖書室利用率大幅度提高。諸城市先后榮獲“全國全民閱讀活動先進單位”、“中國農村信息化領先地區”、“首批全國農村社區建設實驗全覆蓋示范單位”、“山東省農家書屋建設十佳單位”等榮譽稱號。諸城市圖書館被山東省文化廳評為“讀者喜愛的圖書館”;“兩公里讀書圈”閱讀服務活動被省廳評為“山東省公共圖書館特色服務品牌”。
近年來,諸城市政府先后投資2000 萬元,利用黨員干部遠程教育網、寬帶網等網絡資源,在社區服務中心建立了“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并開通了全國首個農村社區服務網站群。實現了諸城市社區綜合服務網、各農村社區中心服務網、村級網站的三級縱向互聯,形成遍布城鄉、傳輸迅捷、共建共享的網絡服務體系。
我館建立了“諸城市圖書館”網站,為讀者提供圖文并茂、內容豐富的數字文化信息服務。 通過網站強大的書目檢索功能,讀者可以查詢自己所需的圖書;積極開展網上參考咨詢、知識導航等遠程服務,進一步完善圖書館服務網絡體系。
要全面實現市、鎮(街)綜合文化站和社區圖書室資源共建共享,形成以市圖書館為龍頭的總分館制管理模式, 由于經費投入不足,單憑文化部門協調較難,推進比較緩慢。
個別社區對圖書室重視程度不高,工作開展的不夠正常,還需進一步完善建設,加強創新。
社區圖書室管理人員應具有一定的業務基礎和計算機技能,人員相對固定才有利于工作的開展。 但是由于種種原因,管理人員更換較頻繁, 以致于對圖書管理軟件Interlib 缺乏了解, 給工作造成一定影響。
要統籌社會各界力量,逐步形成各部門齊抓共管、社會各方面共同參與的工作體制和工作格局。一是,部門聯合,城鄉聯動,規劃指導,讓圖書館服務網絡體系最大限度的滿足廣大讀者的需求。 二是,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使之有條不紊的開展服務。三是,繼續搞好圖書管理人員上崗培訓,加強分類、圖書著錄等業務輔導,保障社區圖書室的標準化、統一化、規范化,管理人員實行持證上崗。
一是,提升諸城市圖書館綜合服務工程。選購優質圖書、增加專業管理人員、設立圖書流動站等,積極發揮市圖書館的龍頭帶動作用。二是,完善提高“一卡通”服務工程。把市圖書館與鎮(街)綜合文化站、社區圖書室“一卡通用”工程逐漸深入到學校、企業、醫院,真正實現大容量資源的共建共享。三是,提升軟件更新。諸城市圖書館作為服務網絡體系的中心館,有義務定期維護服務器,查、殺病毒,及時更新軟件,確保Interlib 圖書管理系統正常運行。
由于受種種因素的制約,社區圖書室的發展村村辦難以實現,可以按“兩公里讀書圈”的方式實行多村聯辦,以促進社區圖書室事業持續發展。
“一卡通”使農民群眾一卡在手就能借到所有社區圖書室的圖書,解決了農民群眾看書難、買書難和信息不暢等問題。運行5 年來,農民群眾通過社區圖書室解決生產生活問題的例子比比皆是,提高了農民群眾的文化素質,推動農村文化事業更快更好發展。
我們可以考慮用評“星級社區圖書室”的方式來調動積極性,保證全市圖書館(室)服務網絡體系和“一卡通”服務工程的可持續發展。
[1]張玉蓮,王方.構建城鄉一體化公共圖書館服務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圖書館建設,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