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余
(河源職業技術學院,廣東河源517000)
SMT 是一門綜合型工程科學技術是國內新興的先進制造技術,其崗位的職業能力和素質能力要求高,是現在高職院校所設學科專業很難滿足SMT 的崗位需求,高職院校要培養出合格的SMT 人才需要緊密與相關企業合作, 結合企業崗位特點共同探討SMT 崗位需要的知識素質和、能力定制SMT 課標準。
對SMT 工藝管理有綜合管理人員、 設備管理員或工藝技術員等對應的崗位。 那么什么是工藝管理呢,所謂工藝管理一是能夠對SMT在生產過程中的工藝流程、文件和質量管理及物料控制進行基礎管理的技術人員;二是能夠對SMT 設備日常生產操作、平時的設備測試、維護及維修等后續工作進行管理的工程人員。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設備操作及生產管理都是需要積累少許經驗。
SMT 工藝應用基本能力:1)能夠對SMT 工藝制程進行組織管理,指導工藝生產,監督和管理工藝現場品質。 2)具備在工藝生產過程中出現的異常問題及時排除等基本技能。 比如:遇到異常情況能夠立即采取臨時對策,包括改正工藝指導書的編寫過程。 3)能夠對SMT 產品組裝工藝進行編程和對設備進行管理, 其中包括能夠把分析問題、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應用在生產統計制程控制中。
(1)負責所屬工段進、出、存、退、補的物料管理及掌控生產過程中的物料狀況;能夠對員工在操作技能技巧培訓并對各工序裝配技術進行指導;負責提供真實、準確的產品生產記錄;負責填寫《生產管理看板》[1];負責具體落實ISO、“6S”的認證工作,負責跟進及改善效果驗證等工作參與各類生產異常情況的處理。 (2)負責包括對人員、物料、技術、圖紙、流程圖、作業指導書等產品品質進行基礎保障;負責對各項單據進行審核以及對BOM、ECN、EN 等SMT 文件進行管理;對文件資料能夠全面了解,在制定與編寫中進行參與;負責協助工程部跟進各項工藝改善措施的實施及效果驗證, 對生產線少量不良產品進行維修;負責調試指導技術工程師分配的裝配夾具、測試生產線機架等工裝夾具的工作;參與生產線所有不良產品的技術性原因分析,提出改善對策并指導員工實施,杜絕批量性不良產品發生。[2](3)對SMT 設備的TPM(全員生產維修制度)計劃全面了解并參與實施,對SMT 設備現場操作員進行業務管理,依據設備相關操作指導書、工藝文件與相關流程, 對各線SMT 設備的運行情況及各線產品的品質狀況進行巡查,對ECO、WI、程序、回流爐溫度曲線、生產線工藝規程等檢查,防止印刷連錫、少錫、偏位、漏印錫、厚度超標,注意鋼網清潔,防止焊盤污染、漏點膠、漏點錫等,主動向IPQC 詢問生產中的質量問題,以便及時采取處理措施,并提出維修報告。 對于異常重大設備故障及時反饋給PM 工程師處理。 (4)根據設備操作及保養作業指導書完成對印刷、貼片、焊接、清洗、檢測等SMT 設備保養并確認效果,保證設備處于受控狀態;根據設備點檢指導書,對設備進行月點檢、年點檢并確認效果,參與設備軟件、硬件安全工作,執行安全管理規定;根據SMT 設備手冊使用狀況,建立SMT 經驗共享庫,并在實際運作過程中不斷優化各類文檔,提升SMT 設備使用水平。[2]
SMT 專業人才職業能力培養的方法是依托企業、行業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提供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的幫助, 通過深入研究企業對SMT技能型人才在掌握知識層次和技能與素質能力的要求,以訂單方式培養SMT 技術人才。我校利用與企業合作資源資源共享的原則,以SMT工藝技術與管理能力培養為主線,建成實踐與理論一體化教學,把理論教室搬到實訓室中,在實訓室建立教學區、理論與實踐相互交叉,以實際項目能導向,將知識、能力、素質培養分溶合以一體,所有課程以項目為主體項目中包含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三年的學習安排為第一年專業基礎課程學習階段;第二年專業核心課程學習階段與崗位素質培養、專門技能訓練階段,第三學年下學期到企業頂崗工作并應實施課內教學與課外活動結合, 校內實習與校外實踐結合,頂崗實習與技能學習結合,實現SMT 專業的培養目標。
根據課程內容、任務特點采用不同的方法。 在學習編制作業指導書時,通常現將企業應用的作業指導書作為案例,講解每部分的作用、要求和編寫方法,結合具體的操作崗位、產品進行說明。在學習訓練了解顧客信息時,學生5 人為一小組,小組內其中3 名學生扮演顧客,另2 名學生扮演企業的業務人員進行交流。 按課程標準的項目需要,讓教師或企業相關人員扮演顧客進行溝通。 布置任務時,采用引導文教學法,學生按照任務書中提供的信息和教師提供的信息指導,自己制定實施計劃,進行分工合作完成任務,并對結果進行評價。為了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在項目中留下部分問題需要學生自己完成。
在完成任務后的評價階段,先讓小組成員內部討論總結,鍛煉學生的溝通能力、協調能力,在通過小組任務報告講演,充分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分析問題能力。 比如:發現焊接后PCB 板面有錫珠產生,讓學生進行討論和分析錫珠產生的原因和解決方法,有些學生僅從PCB 板回流焊預熱問題進行分析, 有的學生則考慮了錫膏使用是否合理進行探討,還有的學生采用學到的5M1E 方法進行分析。 用完整項目讓學生實踐,實踐后在進行思考、討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時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根據教學內容提出自己思考的問題,然后就此問題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從而達到明晰學生心中的疑難問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解決問題能力[4]。
SMT 課程采用項目式教學的培養方式, 使學生在掌握SMT 生產工藝設計、管理控制和設備操作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將能勝任的崗位群工作職業能力有:電子產品的表面貼裝生產工藝設計、生產過程控制、質量控制崗位工作;表面貼裝系統電子設備的調試、操作、維護、維修工作;對表面貼裝領域的新工藝、新技術消化進行消化吸收和應用。
[1]涂用軍,吳永,蘇曼波.高職院校SMT 技術專業人才的素質、能力與知識結構[J].職業教育研究,2008.
[2]李光蘭.電子產品組裝與調試精品課程改革與實施[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1.
[3]涂用軍,盧敦陸,鄭菁.深化校企合作,提高SMT 技術人才培養質量[J].機械職業教育,2008.
[4]施振金,王浩.淺談高職數控技術專業人才培養規格[J].科技資訊,2006.